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新安专利>正文

助力自行车的照明指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634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的照明指示装置,它克服了现有助力自行车无完整照明指示装置的缺点,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直流电源、远光灯、近光灯、转向灯、尾灯、刹车灯,它们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接;远、近光灯,尾灯的正极接在开关的AK的触点上;刹车灯的正极通过开关GK接在电源正极,相互并联的前、后左转向灯及相互并联的前、后右转向灯通过开关RK可分别与闪光器F串联后接在电源正极。(*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上使用的照明指示装置。目前,厂家生产并投放市场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一直沿用普通自行车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的,即在普通结构的自行车上简单地装上小容量的蓄电池,而且没有设计完整的照明指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整的助力自行车照明指示装置,从而提高行车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助力自行车的照明指示装置,它包括近光灯和电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远光灯、转向灯、尾灯、刹车灯,它们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接;远光灯、近光灯、尾灯的正极接在波段式灯光开关AK的触点上;刹车灯的正极通过开关GK联接在电源正极;相互并联的前、后左转向灯及相互并联的前、后右转向灯通过开关RK可分别与闪光器F串联后接在电源的正极。本技术设计出了完整的照明指示装置,行车时该装置可以给人以明确的指示,如左转还是右转,以及刹车时安装在尾部的刹车灯不停闪烁给后面行车人以指示从而避免车辆相撞,因此提高了行车安全;另外,电池组及灯光元件采用标准化设计,因此配件互换性好,进而提高了其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蓄电池组采用两只12V,44AH或45AH的铅酸蓄电池串联成直流24V的供电电压,为电动机组、调速器、灯光、喇叭提供工作电源。在图中,蓄电池组Ah1、Ah2组成直流24V的工作电压,经串联后的蓄电池组Ah1正极端子A为电源的正极,Ah2的负极端子H为电源的负极。将远光灯B、近光灯C、尾灯CL和刹车灯br、前左转向灯E1、后左转向灯E2、前右转向灯D1、后右转向灯D2的负极和工作电源的负极H接通;闪光器F、刹车开关GK、灯光开关AK、转向开关RK的接线端子接在触点上。当助力自行车在白天正常行驶时,灯光信号各开关组的动触点处于全极断开的位置。当车行驶时,一旦需要紧急停车,只要拉紧刹把,即可带动刹车开关GK的动触点吸合,电源导通,装在车尾的刹车灯br发亮,以此告知后面的车辆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当需要转向时,用手拨动转向开关RK,向左转时RK置于左的位置,向右转时RK置于右的位置,此时闪光器F与转向灯E1、E2接通,刹车灯br也因开关GK闭合而发亮,告示行人和车辆,助力自行车的行驶方向。当骑车人在夜晚行驶时,用手推动灯光开关AK置于近光灯位置时(即右端位置),近光灯C,尾灯CL同时发亮;开关AK置于远光灯位置时(即左端位置时),远光灯B,尾灯CL同时发亮。尾灯CL、刹车灯br是由灯座,灯罩及双灯丝的灯泡构成的,远光灯B、近光灯C是由灯座、灯罩及双灯丝的灯泡构成的,其余各灯则为单灯丝灯泡。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自行车的照明指示装置,它包括近光灯和电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远光灯、转向灯、尾灯、刹车灯,它们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接;远光灯、近光灯、尾灯的正极接在波段式开关AK的触点上;刹车灯的正极通过开关GK联接在电源正极上;相互并联的前、后左转向灯,相互并联的前、后右转向灯通过开关RK可分别与闪光器F串联后接在电源的正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的照明指示装置,它克服了现有助力自行车无完整照明指示装置的缺点,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本技术包括直流电源、远光灯、近光灯、转向灯、尾灯、刹车灯,它们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接;远、近光灯,尾灯的正极接在开关的AK的触点上;刹车灯的正极通过开关GK接在电源正极,相互并联的前、后左转向灯及相互并联的前、后右转向灯通过开关RK可分别与闪光器F串联后接在电源正极。文档编号B62J6/00GK2162409SQ9320907公开日1994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陈新安 申请人:陈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力自行车的照明指示装置,它包括近光灯和电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远光灯、转向灯、尾灯、刹车灯,它们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接;远光灯、近光灯、尾灯的正极接在波段式开关AK的触点上;刹车灯的正极通过开关GK联接在电源正极上;相互并联的前、后左转向灯,相互并联的前、后右转向灯通过开关RK可分别与闪光器F串联后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安
申请(专利权)人:陈新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