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国专利>正文

自行车多功能挂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83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摩托车及其类似交通工具的多功能挂篮。它由挂篮各边、铰链连接件、撑杆、撑杆插座和撑杆连接件、吊挂件、稳定钩组成。对称挂靠于上述交通工具后轮行李架两侧,可作为挂篮载物,可由挂篮各边重叠形成的平面构成后轮两侧的护脚安全网,还可将护脚安全网向上提起构成后轮行李架两侧的载物平台搭运大件物品。结构简单,用途广泛,使用安全方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物附件。(*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摩托车及其类似的交通工具的载物附件。在本技术之前,曾出现过一些类似的载物附件,如①.公知的前置式挂篮,有一个固定的篮体,挂靠于转向龙头及前车轮轴上。②.见于《中国专利分类年度索引》1987年版P589的“自行车多功能附加行李架”,专利申请号86204679,该装置由细条材料构成,靠滑块、滑槽及橡筋等改变形状,可将原行李架加宽约三分之二载物,可在原行李架基础上构成一行李篮。上述载物附件存在的不足有例①.篮体固定,作用单一,体积较大,在停车空间狭小时使用不便,前置挂靠于转向龙头,前车轮轴上当载物过重时操作困难,存在不安全因素,使用功能少。例②.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实施,所构成的行李篮只能装载体积较大的物品,功能转换程序多,作为载物平台架对行李架的扩展也不够充分,不能充当后车轮的安全网。鉴于原有载物附件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称挂靠在后轮行李架两侧(或单侧)、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多功能、体积小、使用安全、方便的自行车、摩托车及其类似的交通工具的多功能挂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多功能挂篮,包括挂篮两侧的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前周边(1)、后周边(5)和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内周边(2)、外周边(3)以及底边(7)、底边支撑件(8)、铰链连接件(6)、挂篮吊挂件(4)、周边稳定钩(9)和撑杆稳定钩(13)、撑杆(11)、撑杆连接件(10)和撑杆插座(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篮的前周边(1)、后周边(5)、内周边(2)、外周边(3)相互之间采用铰链连接件(6)活动连接,底边(7)一端与任一个周边一端也采用铰链连接件(6)活动连接,连接底边(7)一端的周边相对的周边下端装有底边支撑件(8),在挂篮内周边(2)上装有两个吊挂件(4),为吊挂后的直径略大于行李架的环状物,同时在内周边(2)上还装有撑杆稳定钩(13),周边稳定钩(9)可装在任意一周边上,撑杆(11)一端由撑杆连接件(10)连接在挂篮内周边(2)外侧底端,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原行李架固定支撑杆上的撑杆插座(12)插接。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挂篮的前周边(1)、后周边(5)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内周边(2)、外周边(3)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四个周边相互之间采用铰链连接件(6)活动连接,底边(7)一端与任一个周边一端也采用铰链连接件(6)活动连接,因此整个篮体为活动可变式。当前周边(1)、后周边(5)、内周边(2)、外周边(3)之间互为90度时,四边围成一个长方体,底边(7)与上述四边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内部横截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始终位于挂篮四边内部、连接底边(7)一端的周边相对的周边下端装有底边支撑件(8),即为几个横向凸出物,当底边(7)同与之连接的周边也互为90度时,该横向凸出物正好把底边支撑住,使之不能再移动,这样,周围四边与底边共同形成一挂篮,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挂篮的内周边(2)上端装有两个吊挂件(4),为吊挂后直径略大于行李架杆的环状物,见图4,能使挂篮以原行李架杆为轴转动。由于吊挂件(4)采用环状形式安装吊挂在原行李架横杆两侧,阻止了挂篮向前后左右方向滑动,保证了吊挂稳固性。同时,松开吊挂件(4)上的螺丝还能方便地把挂篮取下。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挂篮的内周边(2)还装有撑杆稳定钩(13)或同时还装有周边稳定钩(9),均为一端形状为开放的圆环钩状,另一端安装在周边上可适当活动。当提起底边(7)使之与连接该底边(7)的周边成0度,并将挂篮前周边(1)、后周边(5)、内周边(2)、外周边(3)移动至互为0度时,将安装在内周边(2)上的周边稳定钩(9)挂在外周边(3)上,可使各边相对固定不移动。此时,由挂篮各边重叠形成的平面可充当后车轮的护脚安全网,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撑杆(11)则由撑杆稳定钩(13)挂住固定在内周边(2)外侧。如图2。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撑杆(11)一端由撑杆连接件(10)连接在挂篮内周边(2)外侧底端,另一端可与固定安装在原行李架支撑杆上的撑杆插座(12)插接,撑杆连接件(10)与撑杆(11)一端和内周边(2)外侧底端的连接均为绕轴旋转活动式,且两轴间互相垂直,见图4。撑杆插座(12)上有一个与撑杆(11)自由端相配合的插口,其安装在原行李架支撑杆上的位置要调整至撑杆(11)插接支撑后所构成的载物平台与原行李架表面平行后用螺栓固定。由于撑杆连接件(10)与撑杆(11)一端和内周边(2)外侧底端的连接均为绕轴旋转活动式,且两轴间互相垂直,因此,撑杆可同时在内周边(2)外侧纵横两个方向绕轴转动,由于这种转动,当撑杆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在撑杆稳定钩(13)的作用下,长度始终大于挂篮高度的撑杆(11)斜向固定在内周边(2)外侧不至于冒出影响使用。当向上提起由挂篮各边重叠形成的护脚安全网,并松开撑杆稳定钩(13),这种转动可使撑杆自由端灵活、方便地插入固定在原行李架支撑杆上的撑杆插座(12),由此构成与原行李架表面平行的充分扩展的载物平台,如图3。本技术所提供的自行车多功能挂篮既可以作挂篮载物,也可以作后轮两侧的护脚安全网,还能充分扩展原有行李架的面积,构成较大的载物平台搭运大件物品。由于采用后置式对称挂靠在后轮行李架两侧,与前置式挂靠在转向龙头和前车轮轴上的挂篮相比,载物重量增加对操纵影响不大,有利于行驶安全,一般情况下,采用护脚安全网结构,停车空间窄小时使用十分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安装、使用均简便易行。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多功能挂篮呈挂篮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挂篮呈护脚安全网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多功能挂篮呈载物平台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多功能挂篮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挂篮前周边,(2)挂篮内周边,(3)挂篮外周边,(4)挂篮吊挂件,(5)挂篮后周边,(6)铰链连接件,(7)底边,(8)底边支撑件,(9)周边稳定钩,(10)撑杆连接件,(11)撑杆,(12)撑杆插座,(13)撑杆稳定钩。图4中K向为撑杆插座(12)俯视示意图。A向放大为撑杆连接件(10)侧视放大示意图。B向放大为挂篮吊挂件(4)侧视放大示意图。C向放大为周边稳定钩(9)、撑杆稳定钩(13)俯视放大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阐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挂篮的前周边(1)、后周边(5)、内周边(2)、外周边(3)以及底边(7)可采用金属条状材料,使用压电点焊方式焊成如图的网状,边框部分材料强度要适当加大,铰链连接件(6)可采用市售普通铰链活页,仍然以压电点焊方式焊接在挂篮各周边边框上(须注意左右两侧挂篮周边移动方向相反),底边(7)一端与周边下端的铰链可采用将底边(7)竖向条预留并直接绕在周边下端边框上的方式实现。底边支撑件(8)可采用将周边竖向边条采用预留并向内弯折成90度的方式构成。撑杆插座(12)、撑杆连接件(10)、挂篮吊挂件(4)均可采用1.5-2.5mm的金属板弯折、钻孔成如图的形状,配上螺栓,使用焊接、铆接或螺栓紧固的方式构成。周边稳定钩(9)、撑杆稳定钩(13)可采用φ2-4mm的金属丝弯折后直接绕在周边竖向边条上构成。撑杆(11)可采用将现有的自行车挡泥板支承杆稍做加工即成。当使用塑性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多功能挂篮,包括挂篮的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前周边(1)、后周边(5)和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内周边(2)、外周边(3)以及底边(7)、底边支撑件(8)、铰链连接件(6)、挂篮吊挂件(4)、周边稳定钩(9)和撑杆稳定钩(13)、撑杆(11)、撑杆连接件(10)和撑杆插座(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的前周边(1)、后周边(5)、内周边(2)、外周边(3)相互之间采用铰链连接件(6)活动连接,底边(7)一端与任意一个周边一端也采用铰链连接件(6)活动连接,连接底边(7)一端的周边相对的周边下端装有底边支撑件(8),在挂篮内周边(2)上端装有两个吊挂件(4),为吊挂后直径略大于行李架杆的环状物,同时在内周边(2)上还装有撑杆稳定钩(13)、周边稳定钩(9)可装在任一周边上,撑杆(11)一端由撑杆连接件(10)连接在挂篮内周边(2)外侧底端,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原行李架固定支撑杆上的撑杆插座(12)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