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清煌专利>正文

机车置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91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机车置物箱,包括置物箱本体、固定架及连杆组,固定架设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且固定在机车车身后方;连杆组装设在固定架上,其包括,架设在两侧杆间的轴杆,两个设在轴杆上的摇臂,两摇臂之中插置有一可伸缩的伸缩杆,及套设在轴杆上的轴套,并可供摇臂固定装置在其上,轴套末端设固定构件可锁固轴杆,使轴套与轴杆固定结合且不相对旋转;置物箱铰接在伸缩杆末端,其前方设靠背装置,该置物箱可调整位置骑乘者使用舒适。(*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物品安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置物箱。一般机车不具备置物空间,因而无法在机车上置放物品,这是其使用不便的一个较大问题,现今一些速克达型机车虽然通常在车身座垫下方设置有一个置物箱,但是该置物箱的容量有限,只能够放置诸如雨衣、手套等零碎物品,如果放置了安全帽,就不能再放置其他别的物品,而且只能放置一顶安全帽,可是近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规定机车乘骑人员及被载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因此一部机车上必须能够放置两顶安全帽,才能符合使用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设计在机车上再额外装置一个外挂的置物箱,以放置第二顶安全帽或其他体积较大的物品,然而,习用的机车置物箱通常都是固定结构,其如装置的机车上后,便无法拆卸,因此不能改变其使用状态,从而使其功能受到限制,也并未能根本解决问题。本技术的创作人有鉴于此,而进行不断的研究和设计改良,终于形成本技术的设计。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置物箱,该置物箱可兼作为机车靠背,以增进机车骑乘的舒适感。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置物箱,该置物箱的安装位置可进行调整变换。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机车置物箱,包括置物箱本体,其改进之处在于,它还包括一固定架、一连杆组,所述固定架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且固定在机车车身后方;所述连杆组装设在固定架上,其包括,一架设在两侧杆间的轴杆,两个可旋转地架设在轴杆上的摇臂,该两摇臂之中插置有一可伸缩的伸缩杆,及一套设在轴杆上的轴套,并可供摇臂固定装置在其上,该轴套末端装设有一固定构件,可锁固轴杆,使轴套与轴杆固定结合且不相对旋转;所述置物箱本体铰接在伸缩杆末端,其前方装设有一供机车乘骑者背部躺靠的靠背装置,该置物箱本体通过连杆组可固定在一个靠近骑乘者而且能供骑乘者背部躺靠在靠背装置的第一位置、一个位于机车车身后方的第二位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机车置物箱,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一束套,其设置在滑套末端,该束套纵轴方向切割有数个切缝,且外表设有一外螺纹,并在其末端设有一外锥部;一锁紧套,其套设在束套上,其内孔孔壁设有一可锁附在外螺纹上的内螺纹,且内孔末端设置有一内锥孔;所述摇臂末端设置有一固定伸缩杆伸出该摇臂长度的第二固定构件;所述轴杆两端设置有一个滑套,该两滑套滑动地套设在两侧杆上,使轴杆沿侧杆直线移动;所述置物箱底面设置有一可钩住固定架、机车车身以防止置物箱晃动的固定扣,该固定扣包括,一连接在置物箱底部且可伸缩的弹性带及一可钩住固定架、机车车身且设在弹性带末端的挂钩;所述置物箱底面两侧设有两个可扣合在固定架侧杆的扣件,其内侧面底缘设有一向内延伸突出的扣合部,两扣合部的间距小于固定架侧杆的宽度,且可与侧杆卡合;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一使滑套固定在侧杆上的第三固定构件;所述第三构件包括,一束套,其设置在滑套末端,该束套纵轴方向切割有数个切缝,且外表设有一外螺纹,并在其末端设有一外锥部;一锁紧套,其套设在束套上,其内孔孔壁设有一可锁附在外螺纹上的内螺纹,且内孔末端设置有一内锥孔。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在机车车身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在机车座垫上方作为靠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架与连杆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构件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机车置物箱,包括置物箱本体30、一固定架10、一连杆组20,所述固定架10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11,且固定在机车车身1后方,所述连杆组20可活动地装设在固定架10上,置物箱本体30通过连杆组20装设在固定架10上。参阅图4所示,该固定架10利用一管体弯折而概呈П形,其两侧分别具有一相互平行的侧杆11,该两侧杆11间的宽度大于车身1后侧的宽度,且可以固定在车身1原先锁固置物架的固定接点上;连杆组20具有两滑套21,分别套设在侧杆11上,该两滑套21之间连接有一与侧杆11垂直的轴杆22,该轴杆22上可旋转地套设有一轴套23,轴套23上垂直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摇臂24,该两摇臂24之中插置有一可伸缩的伸缩杆25;前述的置物箱本体30铰接在两伸缩杆25的末端,使置物箱本体30可连接在固定架10上。参阅图2、3所示,连杆组20的滑套21可以在侧杆11上滑动而调整其位置。参阅图5所示,该滑套21上设有一个固定构件40,以将滑套21固定在该侧杆11上,以使其调整到所需位置后,可以与侧杆11固定地结合在一起而无法位移;该实施例中所用的固定构件40包括一束套41,其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滑套21的一端,该束套41的开口端沿其纵轴方向切割有多道切缝42,而使得该束套41的开口端的直径可以改变;该束套41的外侧设有外螺纹43,且在其开口端设有一锥形部44及一锁紧套45,该锁紧套45套设在束套41上,其内部设有一个内螺纹46,可与外螺纹43相互锁合,同时在该内螺纹46的末端设置有一个与该锥形部44具有相互配合的内锥孔47。参阅图4、5所示,该锁紧套45的外表面刻有数条横向刻纹,以供使用者用手转动锁紧套45,当使用者朝一特定方向转动锁紧套45,使内螺纹46与外螺纹43相互锁紧,可带动内锥孔47朝向锥形部44靠近,而将锥形部44向内抵压,因此迫使束套41开口端的直径缩小而夹紧侧杆11,使滑套21与侧杆11固定在一起。参阅图2、4所示,两滑套21移动的时候,可带动轴杆22与摇臂24一起移动,同时轴杆22上所套设的轴套23可旋转,所以使摇臂24可绕轴杆22旋转;轴套23的末端设置有一个固定构件50,可以使轴套23与轴杆22固定地结合在一起,使摇臂24无法摆动;同时两摇臂24与伸缩杆25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固定构件60,以将伸缩杆固定在一固定的伸出长度上;由于固定构件50、60的内部构造与固定构件40相似,因此不再详述。置物箱本体30的底端设置有一对连接耳31,该两连接耳31通过一栓轴32与伸缩杆25的末端枢接在一起;该置物箱本体30主要的特征是在该置物箱本体30的前侧面设置有一个靠垫33,并且可通过滑套21、摇臂24及伸缩杆25调整其位置,并通过固定构件40、50、60将其位置固定。参阅图3所示,当机车只有一人骑乘时,该置物箱本体30可向前移动在机车后座的第一位置34a,使其前侧的靠背33靠近骑乘者的背后,供骑乘者腰部和背部依靠,以增加骑乘机车的舒适性。参阅图2所示,当机车有两人骑乘时,该置物箱本体30可移动到一个第二位置34b,而固定在机车座垫的后方,并固定在固定架10上。本技术的置物箱安装时,是先将机车1上原先安装的置物架拆下,再将固定架10固定在机车1上,然后将滑套21调整到一个可以使置物箱本体30移动到第一位置34a和第二位置34b的定位上,利用该固定构件40将其固定,在使用者变换置物箱本体30的位置时,可通过调整摇臂24的转动角度及伸缩杆25伸出的长度而使置物箱本体30改变位置。本技术的机车置物箱可以设置在现今市售的各种型号的机车上,安装时可调整滑套21的位置,使置物箱本体30的位置与机车车身1后座的尺寸配合。参阅图2、3所示,为防止置物箱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置物箱,包括置物箱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固定架、一连杆组,所述固定架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且固定在机车车身后方;所述连杆组装设在固定架上,其包括,一架设在两侧杆间的轴杆,两个可旋转地架设在轴杆上的摇臂,该两摇臂之中插置有一可伸缩的伸缩杆,及一套设在轴杆上的轴套,并可供摇臂固定装置在其上,该轴套末端装设有一固定构件,可锁固轴杆,使轴套与轴杆固定结合且不相对旋转;所述置物箱本体铰接在伸缩杆末端,其前方装设有一供机车乘骑者背部躺靠的靠背装置,该置物箱本体通过连杆组可固定在一个靠近骑乘者而且能供骑乘者背部躺靠在靠背装置的第一位置、一个位于机车车身后方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煌
申请(专利权)人:李清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