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108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阀,包括管状壳体,壳体内部的活塞,以及位于壳体与活塞之间能够控制出气口通断的机械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纯机械的阀门启闭控制结构,相应迅速。通过辊轮与密封挡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压紧密封圈,能够在密封圈上形成较大的压紧力,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并且在反复的启闭过程中,该结构稳定性高,不会失灵。活塞采用圆筒结构,并且前后两端设置有滑板和滑环用以支撑和滑动,结构相对较为对称,因此比较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燃气长输管道的单向阀
技术介绍
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单向阀有直通式和直角式两种。直通式单向阀用螺纹连接安装在管路上,直角式单向阀有螺纹连接、板式连接和法兰连接三种形式。液控单向阀也称闭锁阀或保压阀,它与单向阀相同,用以防止油液反向流动。但在液压回路中需要油流反向流动时又可利用控制油压,打开单向阀,使油流在两个方向都可流动。液控单向阀采用锥形阀芯,因此密封性能好,在要求封闭油路时,可用此阀作为油路的单向锁紧而起保压作用。液控单向阀控制油的泄漏方式有内泄式和外泄式二种,在油流反向出口无背压的油路中可用内泄式;否则需用外泄式,以降低控制油压力。目前对于高压燃气长输管道,需要控制高压燃气的流向,常常使用到单向阀。然而现有的单向阀常常失灵不起作用,响应速度较慢,长时间连续使用过程中密封效果不佳容易漏气,同时由于高压燃气管道内部环境导致单向阀容易损坏,导致高压燃气回流,造成损失,甚至造成生广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响应,密封结构稳定,密封效果好的单向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单向阀,包括管状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为进气口,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外部连接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上连接有管道支路,所述管道支路连通至壳体的相对于进气口的另一端支路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可沿着壳体内壁轴向滑动的活塞;该活塞包括外径小于壳体内径的活塞管体,固定在活塞管体靠近所述支路气口一端的圆形的滑板,以及固定在活塞管体靠近进气口一端的圆环形的滑环;所述滑板与滑环的外圆周与壳体内壁密封设置,在所述滑环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口,用于气体穿过;所述出气口设置在壳体侧壁上并位于所述滑板与滑环之间;在所述出气口靠近活塞管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挡板,该密封挡板能够压紧位于壳体内壁上并套设在出气口外圈上的密封圈,实现对出气口的密封;在所述密封挡板靠近活塞管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凹槽,在所述活塞管体上安装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辊轮。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在所述密封挡板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的至少一个导向滑块,在所述壳体内壁上与所述导向滑块相对应地设置有导向滑槽,在所述导向滑槽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导向滑块上,另一端顶在导向滑槽的槽底。所述导向滑块为T形,即上部为平板,下部为圆杆。所述滑槽开口处螺接有一中间设置有孔的外螺纹挡圈,导向滑块的圆杆穿过所述外螺纹挡块。气体在进气口处进入单向阀。当气体压力足够大时,气体推动活塞向前移动,辊轮在密封挡板上向前滚动,直至辊轮滚到凹槽位置,由于密封挡板连接的导向滑块被第一弹簧顶住,密封挡板有向活塞管体靠近的趋势,所以当辊轮滚入凹槽内后,密封挡板向活塞管体方向移动,从而使出气口丧失密封挡板与密封圈的密封,气体在进气口进入,穿过透气口以及出气口后,进入输气管道。当输气管道中的气压大于单向阀内的气压时,管道支路内的气体通过支路气口进入单向阀内并对活塞产生压力,推动其向后移动,使辊轮在凹槽中滚出,密封挡板重新对密封圈构成挤压,完成对出气口的密封。本技术的单向阀,采用纯机械的阀门启闭控制结构,相应迅速。通过辊轮与密封挡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压紧密封圈,能够在密封圈上形成较大的压紧力,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并且在反复的启闭过程中,该结构稳定性高,不会失灵。活塞采用圆筒结构,并且前后两端设置有滑板和滑环用以支撑和滑动,结构相对较为对称,因此比较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单向阀处于连通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图2的C-C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单向阀,如图所示,包括管状壳体103,所述壳体103 —端为进气口 101,另一端为支路气口 104 ;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 102外部连接输气管道198,所述输气管道198上连接有管道支路197,管道支路197连通至支路气口 104。所述壳体103内设置有可沿着壳体103内壁轴向滑动的活塞;该活塞包括外径小于壳体103内径的活塞管体105,固定在活塞管体105靠近所述支路气口 104—端的圆形的滑板106,以及固定在活塞管体105靠近进气口 101 —端的圆环形的滑环107,所述滑板106与滑环107的外圆周与壳体103内壁密封设置。所述出气口 102设置在壳体103侧壁上并位于所述滑板106与滑环107之间。在所述出气口 102靠近活塞管体10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挡板108,该密封挡板108能够压紧位于壳体103内壁上并套设在出气口 102外圈上的密封圈109,实现对出气口 102的密封;所述密封挡板108靠近壳体103内壁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滑块110,在所述壳体103内壁上与所述导向滑块110相对应地设置有导向滑槽111,在所述导向滑槽111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12,第一弹簧112的一端顶在所述导向滑块110上,另一端顶在导向滑槽111的槽底。所述导向滑块110为T形,即上部为平板,下部为圆杆。所述滑槽111开口处螺接有一中间设置有孔的外螺纹挡圈122,导向滑块110的圆杆穿过所述外螺纹挡块122。该外螺纹挡块122用于防止第一弹簧112将导向滑块110在滑槽111内顶出。在所述密封挡板108靠近活塞管体105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凹槽113,在所述活塞管体105上安装有与所述凹槽113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辊轮114。在所述滑环107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口 199,用于气体穿过。气体在进气口 101处进入单向阀。当气体压力足够大时,气体推动活塞向前移动,辊轮114在密封挡板108上向前滚动,直至辊轮114滚到凹槽113位置,由于密封挡板108连接的导向滑块110被第一弹簧112顶住,密封挡板108有向活塞管体105靠近的趋势,所以当辊轮114滚入凹槽113内后,密封挡板108向活塞管体105方向移动,从而使出气口102丧失密封挡板108与密封圈109的密封,气体在进气口 101进入,穿过透气口 199以及出气口 102后,进入输气管道198。当输气管道198中的气压大于单向阀内的气压时,管道支路197内的气体通过支路气口 104进入单向阀内并对活塞产生压力,推动其向后移动,使辊轮114在凹槽113中滚出,密封挡板108重新对密封圈109构成挤压,完成对出气口 102的密封。本技术的单向阀,采用纯机械的阀门启闭控制结构,相应迅速。通过辊轮与密封挡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压紧密封圈,能够在密封圈上形成较大的压紧力,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并且在反复的启闭过程中,该结构稳定性高,不会失灵。活塞采用圆筒结构,并且前后两端设置有滑板和滑环用以支撑和滑动,结构相对较为对称,因此比较稳定。【主权项】1.一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壳体(103),所述壳体(103) —端为进气口(101),另一端为支路气口(104);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壳体(103),所述壳体(103)一端为进气口(101),另一端为支路气口(104);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102)外部连接输气管道(198),所述输气管道(198)上连接有管道支路(197),管道支路(197)连通至支路气口(104);所述壳体(103)内设置有可沿着壳体(103)内壁轴向滑动的活塞;该活塞包括外径小于壳体(103)内径的活塞管体(105),固定在活塞管体(105)靠近所述支路气口(104)一端的圆形的滑板(106),以及固定在活塞管体(105)靠近进气口(101)一端的圆环形的滑环(107);所述滑板(106)与滑环(107)的外圆周与壳体(103)内壁密封设置,在所述滑环(107)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透气口(199),用于气体穿过;所述出气口(102)位于所述滑板(106)与滑环(107)之间;在所述出气口(102)靠近活塞管体(10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挡板(108),该密封挡板(108)能够压紧位于壳体(103)内壁上并套设在出气口(102)外圈上的密封圈(109),实现对出气口(102)的密封;在所述密封挡板(108)靠近活塞管体(105)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凹槽(113),在所述活塞管体(105)上安装有与所述凹槽(113)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辊轮(1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正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