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655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包括挡杆、配重和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摆动杆、弹簧Ⅰ、弹簧Ⅱ,上挡板,中挡板,下挡板,所述摆动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穿过所述中挡板与所述下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中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弹簧Ⅰ,所述中挡板与所述下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弹簧Ⅱ,所述中挡板通过铰点Ⅱ与所述挡杆的下部铰接,所述头部通过铰点Ⅲ与所述配重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两端铰接仅受拉压的可转动杆件的原理,通过杆件的旋转解决了套杆因横向力导致的弯曲破坏问题,同时,摆动杆、可旋转及中空的中挡板,又解决了缓冲压缩的问题,具有结构紧凑可靠,受力简洁合理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翻车机压车机构用缓冲装置,尤其涉及翻车机配重式机械压车装置用摆动式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翻车机卸车系统是一种广泛用于钢厂、电厂、港口等处的高效自动化作业系统,用于翻卸铁路敞车。国外现有翻车机采用全机械配重式压车装置,其中的配重装置是铰接的,在配重的一端设有缓冲装置用于降低翻车速度变化时配重产生的冲击。国外的类似设备在缓冲处由于具有较大的空间,因此一般采用长行程橡胶缓冲等方法解决相对摆动配重与相对静止挡杆之间的位移问题。现有技术中的翻车机压车装置采用国外的配重式机械压车装置时,由于空间限制,常配置行程短而弹力大的碟簧缓冲机构,但该碟簧缓冲机构的套杆与配重为一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因配重绕铰点摆动产生位移而造成结构损坏,带来安全隐患。如图4和图5所示,当配重I 16绕配重铰点17转动(转动的角度为c)时,固结在所述配重I 16上的套杆18将转动同样的角度,这样,在所述套杆18上的弹簧III19受压的同时,固结在所述配重I 16上的所述套杆18将带动所述弹簧III 19在挡杆I 20上的带孔挡板21上滑移(所述套杆18相对于原始位置产生了一个夹角d),同时所述弹簧III 19会偏斜受力,这一切,都会大大影响结构的受力,导致固结在所述配重I 16上的所述套杆18的损坏。因此开发一种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碟簧缓冲机构使用过程中会因配重绕铰点摆动产生位移而造成结构损坏,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包括挡杆、配重和缓冲器,所述配重通过铰点I与所述挡杆的上部铰接,所述缓冲器包括摆动杆、弹簧1、弹簧II,上挡板,中挡板,下挡板,所述摆动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之间通过所述上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杆部穿过所述中挡板与所述下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中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弹簧I,所述中挡板与所述下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弹簧II,所述中挡板通过铰点II与所述挡杆的下部铰接,所述中挡板可以所述铰点II为圆心旋转,所述头部通过铰点III与所述配重铰接,工作状态下,当所述配重推动所述摆动杆绕所述铰点I摆动时,所述上挡板压缩所述弹簧I,实现缓冲,同时,所述配重带动所述摆动杆发生角度改变,从而带动所述中挡板旋转;当所述配重拉动所述摆动杆绕所述铰点I摆动时,所述下挡板压缩所述弹簧II,实现缓冲,同时,所述配重带动所述摆动杆发生角度改变,从而带动所述中挡板旋转。通过所述铰点III和所述铰点II的设置形成间距可以改变的两端铰接仅受拉压的可转动杆件结构。所述杆部的外壁套接有所述弹簧I和所述弹簧II。所述中挡板上设有所述摆动杆穿过的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翻车机向某一方向翻转速度发生变化后,由于惯性的作用,所述配重将相对所述挡杆产生绕铰点I相对转动的趋势,由于惯性的推动,所述配重通过所述铰点III推动所述摆动杆,由于铰接在所述挡杆的所述中挡板中间有孔,因此,所述摆动杆将相对所述挡杆及所述中挡板的轴向移动,由于所述中挡板9铰接在固定的所述挡杆I上,因此所述弹簧I 6被压缩,实现缓冲。由于所述铰点II与所述铰点III的存在,及所述中挡板中间有孔的存在,所述配重的转动将会引起所述摆动杆的转动,这样,因所述配重绕所述铰点I转动时,而产生的延所述挡杆的轴向位移将不存在,从而解决因所述配重转动而引起的相对所述挡杆的轴向位移所引起的相对于所述摆动杆的横向受力问题。当翻车机向另一方向翻转速度变化后,所述配重通过所述铰点III拉动所述摆动杆,由于铰接在所述挡杆的所述中挡板中间有孔,因此,所述摆动杆将相对所述挡杆及所述中挡板的轴向移动,通过所述下挡板压缩所述弹簧II,实现缓冲。本专利技术利用两端铰接仅受拉压的可转动杆件的原理,通过杆件的旋转解决了套杆因横向力导致的弯曲破坏问题,同时,摆动杆、可旋转及中空的中挡板,又解决了缓冲压缩的问题,具有结构紧凑可靠,受力简洁合理等优点。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翻车机压车机构用缓冲装置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的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的装置动作过程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摆动式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摆动式缓冲装置的装置动作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包括挡杆1、配重2和缓冲器3,所述配重2通过铰点I 4与所述挡杆I的上部铰接,所述缓冲器3包括摆动杆5、弹簧I 6、弹簧II 7,上挡板8,中挡板9,下挡板10,所述摆动杆5包括头部11和杆部12,所述头部11与所述杆部12之间通过所述上挡板8固定连接,所述杆部12穿过所述中挡板9与所述下挡板10固定连接,所述杆部12远离所述头部11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杆部12与所述下挡板10之间通过所述螺纹和螺母13配合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挡板8与所述中挡板9之间设有所述弹簧I 6,所述中挡板9与所述下挡板10之间设有所述弹簧II 7,所述中挡板9通过铰点II 14与所述挡杆I的下部铰接,所述中挡板9可以所述铰点II 14为圆心旋转,所述头部11通过铰点III 15与所述配重2铰接,工作状态下,当所述配重2推动所述摆动杆5绕所述铰点I 4摆动时,所述上挡板8压缩所述弹簧I 6,实现缓冲,同时,所述配重2带动所述摆动杆5发生角度改变,从而带动所述中挡板9旋转;当所述配重2拉动所述摆动杆5绕所述铰点I 4摆动时,所述下挡板10压缩所述弹簧II 7,实现缓冲,同时,所述配重2带动所述摆动杆5发生角度改变,从而带动所述中挡板9旋转。通过所述铰点III15和所述铰点II 14的设置形成两端铰接仅受拉压的可转动杆件结构。所述杆部12的外壁套接有所述弹簧I 6和所述弹簧II 7。所述中挡板9上设有所述摆动杆5穿过的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翻车机向某一方向翻转速度发生变化后,由于惯性的作用,所述配重2将相对所述挡杆I产生绕铰点I 4相对转动的趋势(所述配重2相对于原位置产生一个转角a),由于惯性的推动,所述配重2通过所述铰点III15推动所述摆动杆5,由于铰接在所述挡杆I的所述中挡板9中间有孔,因此,所述摆动杆5将相对所述挡杆I及所述中挡板9的轴向移动,由于所述中挡板9铰接在固定的所述挡杆I上,因此所述弹簧I 6被压缩(工作前,所述铰点II 14与所述铰点III 15的距离为A ;工作后,所述铰点II 14与所述铰点III15的距离为B),实现缓冲。由于所述铰点II 14与所述铰点III15的存在,及所述中挡板9中间有孔的存在,所述配重2的转动将会引起所述摆动杆5的转动(转动的角度为b),这样,因所述配重2绕所述铰点I 4转动时,而产生的延所述挡杆I的轴向位移将不存在,从而解决因所述配重2转动而引起的相对所述挡杆I的轴向位移所引起的相对于所述摆动杆5的横向受力问题。当翻车机向另一方向翻转速度变化后,所述配重2通过所述铰点III15拉动所述摆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车机压车机构用摆动式缓冲装置,包括挡杆、配重和缓冲器,所述配重通过铰点Ⅰ与所述挡杆的上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包括摆动杆、弹簧Ⅰ、弹簧Ⅱ,上挡板,中挡板,下挡板,所述摆动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之间通过所述上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杆部穿过所述中挡板与所述下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挡板与所述中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弹簧Ⅰ,所述中挡板与所述下挡板之间设有所述弹簧Ⅱ,所述中挡板通过铰点Ⅱ与所述挡杆的下部铰接,所述中挡板可以所述铰点Ⅱ为圆心旋转,所述头部通过铰点Ⅲ与所述配重铰接,工作状态下,当所述配重推动所述摆动杆绕所述铰点Ⅰ摆动时,所述上挡板压缩所述弹簧Ⅰ,实现缓冲,同时,所述配重带动所述摆动杆发生角度改变,从而带动所述中挡板旋转;当所述配重拉动所述摆动杆绕所述铰点Ⅰ摆动时,所述下挡板压缩所述弹簧Ⅱ,实现缓冲,同时,所述配重带动所述摆动杆发生角度改变,从而带动所述中挡板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福王鹏陶然洪德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