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3420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混凝土浇筑后,对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原有的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若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止水带注浆方法,通过多次注浆达到零风险的目的,解决只设置一条注浆管或注浆条易使止水带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止水带注浆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进行二次注浆修补的止水带注浆方法。
技术介绍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是一种主要用于在混凝土变形缝、伸缩缝等混凝土内部设置的止水带产品,具有以橡胶材料弹性和结构形式来适应混凝土伸缩变形的能力。现有技术中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在各种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有效地起到紧固密封的作用,以此来防止建筑构件的漏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可确保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虽然止水带可以起到紧固密封的作用,但在止水带施工期间安装不到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都会引起止水带失效,所以需要对止水带进行注浆处理。在目前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中,均只设置了一条注浆管或注浆条,如施工质量不好则止水带有失效的风险。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可进行二次注浆修补的止水带注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通过多次注浆达到零风险的目的,解决只设置一条注浆管或注浆条易使止水带失效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需注浆的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并将备用橡胶注浆条固定于需注浆的止水带上;S2、将需注浆的止水带在待浇筑的位置安装好后,预埋与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原有橡胶注浆条相同数量的注浆管,进行混凝土浇筑;S3、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所述注浆管对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原有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S4、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S5、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无渗水,则注浆完毕;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第二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与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相同。优选的,前述步骤S1中,备用橡胶注浆条的固定方法为:用胶水将备用橡胶注浆条与需注浆的止水带进行粘接,保证需注浆的止水带与备用橡胶注浆条之间没有空隙,并且备用橡胶注浆条的接头处相接。优选的,前述备用橡胶注浆条的接头位置相接的方法为,先对两个接头进行搭接,再用胶水将两个接头的搭接部分粘结牢固。优选的,前述步骤S3中,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为:S31、先从第一个注浆管开始注浆,待第二个注浆管和第三个注浆管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一个注浆管;S32、接着从第二个注浆管、第三个注浆管开始注浆,待第四个注浆管、第五个注浆管分别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二个注浆管和第三个注浆管;S33、随后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注浆管出浆;S34、向最后一个注浆管注浆,当最后一个原有橡胶注浆条内浆液的压力达到0.6MPa,且压力保持5分钟无明显降低时,结束注浆。优选的,进行注浆时,注浆压力为0.5MPa~1MPa,注浆持续时间为7~15分钟。(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混凝土浇筑后,对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原有的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若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本方法针对止水带安装完成后可能出现渗水现象,在止水带的背水侧安置备用橡胶注浆条,有了这一补救措施,在止水带原有的注浆橡胶条注浆完成后,万一缝隙出现渗漏,不需要在结构表面开槽钻孔,进行堵漏,而是可利用止水条的备用橡胶注浆条道直接注入注浆液,快捷方便地将漏渗处堵住,以达到100%防水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止水带注浆方法的优点为可检测,并可以进行二次注浆修补,操作简易,且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需注浆的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需注浆的止水带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止水带;2:原有橡胶注浆条;3:备用橡胶注浆条4:注浆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需注浆的止水带1背水侧沿需注浆的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3,并将备用橡胶注浆条3固定于需注浆的止水带上,制备好的需注浆的止水带1如图1所示。备用橡胶注浆条3的固定方法为:用胶水将备用橡胶注浆条3与止水带1进行粘接,保证止水带1与备用橡胶注浆条3之间没有空隙,并且备用橡胶注浆条3不能有断开的情况,备用橡胶注浆条3的接头处相接,必须保证围绕需注浆的止水带一圈的备用橡胶注浆条是一个整体。备用橡胶注浆条3的接头位置相接的方法为,先对两个接头进行搭接,再用胶水将两个接头的搭接部分粘结牢固。S2、将需注浆的止水带1在待浇筑的位置安装好后,预埋与需注浆的止水带1上原有橡胶注浆条2相同数量的注浆管4,进行混凝土浇筑;其中,在需注浆的止水带1安装好后,混凝土浇筑之前,要注意对其进行保护,不能让其有任何损伤,影响需注浆的止水带安装质量。S3、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注浆管4对需注浆的止水带1上的原有橡胶注浆条2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本实施例中共预埋24根注浆管4。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为:S31、先从第一个注浆管4开始注浆,待第二个注浆管4和第三个注浆管4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一个注浆管4;S32、接着从第二个注浆管4、第三个注浆管4开始注浆,待第四个注浆管4、第五个注浆管4分别出浆后,停止注浆,采用闷头封闭第二个注浆管4和第三个注浆管4;S33、随后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注浆管4出浆;S34、向最后一个注浆管4注浆,当最后一个原有橡胶注浆条2内浆液的压力达到0.6MPa,且压力保持5分钟无明显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需注浆的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备用橡胶注浆条,并将所述备用橡胶注浆条固定于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S2、将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在待浇筑的位置安装好后,预埋与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原有橡胶注浆条相同数量的注浆管,进行混凝土浇筑;S3、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所述注浆管对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原有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S4、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S5、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无渗水,则注浆完毕;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找到所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所述第二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与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水带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需注浆的止水带背水侧沿需注浆的止水带的方向增加一条
备用橡胶注浆条,并将所述备用橡胶注浆条固定于所述需注浆的止水
带上;
S2、将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在待浇筑的位置安装好后,预埋与所
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原有橡胶注浆条相同数量的注浆管,进行混凝土
浇筑;
S3、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所述注浆管对所述需注浆的止水带上的
原有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一次环氧注浆;
S4、注浆完成且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止水带水密试验,检
测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是否存在渗水现象;
S5、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无渗水,则注浆完毕;第一次注浆
完毕的止水带出现渗水,则检查出第一次注浆完毕的止水带的渗水点,
找到所述渗水点附近的备用橡胶注浆条,进行第二次环氧注浆,所述
第二次环氧注浆的方法与第一次环氧注浆的方法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带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S1中,所述备用橡胶注浆条的固定方法为:用胶水将所述备用橡胶
注浆条与需注浆的止水带进行粘接,保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然苏怀平王李唐宋范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