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敬德强专利>正文

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820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提供更大承载电流的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由至少一组具有弹性的簧片式电极或至少一个固定电极与一个具有弹性的簧片式电极组成,簧片式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互迭端相对面有触点,有触点端部侧面有电弧放电装置。此结构的簧片式开关采用特殊设计的触点结构,在传统开关触点结构的基础上,增设电弧放电结构装置,将开关触点在通断的瞬间产生的电弧快速转移到触点电弧放电结构装置上,从而减轻电弧对电触点接触面的烧蚀,使触点不宜粘连,大幅度提高簧片式开关的电流承载和通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各种开关所用的一种电力或电子开关中的关键部件电触点结构,特别是一种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均采用简单的平面式结构设计生产,在应用于比较大负荷的负载时,通断电压超过10V、电流超过0.1A的电路时,在触头间隙会产生一团温度极高、亮度极强并能导电的气体,称为电弧。电弧会严重烧蚀电触点接触面而造成触点粘连无法断开,甚至将开关触点完全烧毁。为提高开关的通断能力,采用各种不同电触点的化学结构来提高电触点的耐电弧烧蚀能力,从而提高开关的通断能力和使用寿命。在中大型开关中,为减轻电弧对电触点的烧蚀,均专门设计有专用的灭弧装置。常用的灭弧方式有金属栅片灭弧、磁吹灭弧、惰性保护气体灭弧、真空灭弧等方式。这些灭弧方式虽然都有较好的灭弧作用,但在一些小型,特别是一些体积受到限制的小型的簧片式开关中,受到开关结构及体积的限制,是没办法加入传统的灭弧装置的。目前簧片式开关在小型开关中主要应用在小型继电器、磁簧开关、微动开关、行程开关等系列产品中,这些开关由于开关触点均采用传统的开关电触点设计结构,均无法承载较大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由至少一组具有弹性的簧片式电极或至少一个固定电极与一个具有弹性的簧片式电极组成,簧片式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互迭端相对面有触点,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的基础上,增设电弧放电结构装置,将开关触点在通断瞬间产生的电弧快速转移到触点电弧放电结构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由至少一组具有弹性的簧片式电极或至少一个固定电极与一个具有弹性的簧片式电极组成,簧片式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互迭端相对面有触点,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的基础上,增设电弧放电结构装置,将开关触点在通断瞬间产生的电弧快速转移到触点电弧放电结构装置上。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极侧面肩部和电弧放电装置肩部相对面电镀有耐电弧烧蚀的电镀层。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触点间正面间距(L1)和电极侧面与电弧放电装置之间间距(L2)按开关具体开断电流电压以及击穿电压等相关工作参数确定,其特征在于触点间正面间距(L1)应大于电极侧面肩部与电弧放电装置肩部之间间距(L2),触点侧面与电弧放电装置之间间距(L2)即为开关的最大击穿电压距离。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构,它主要由至少一组具有弹性的簧片式电极(11、12)或至少一个固定电极(12)与一个具有弹性的簧片式电极(11)组成;电极(11、12)由导电材料制成,其中一端端面互迭,互迭端相对面有触点(13、14), 其特征在于簧片式电极(11、)有触点端部侧面有突出的电弧放电装置(16),簧片式电极(12)有触点端部侧面有突出的电弧放电装置(162)。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电流簧片式开关触点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敬德强东莞市川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