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立体自行车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1323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立体自行车存放装置,包括支撑架、多个车辆放置单元、智能控制仪,支撑架由上、下横梁和立柱连接构成,各车辆放置单元分别布置在上、下横梁上;每个车辆放置单元由支座、气缸、车槽组成,气缸固接在支座内腔的底部,车槽嵌装在支座的顶部,车槽通过铰接机构与支座连接,气缸的运动部件通过滑动机构与车槽的前端连接,车槽的后端安装有锁车机构,气缸通过供气管路与气源连接,供气管路上跨接有电磁换向阀,支座的末端安装有接近开关;智能控制仪由读卡器、微处理器、显示器、译码器、锁存器、选择器、触发器、继电器组成,本装置以气泵作为动力源,通过气缸推动车槽,实现自行车的自动存取,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可使车辆之间更紧密的放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存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的立体自行 车存放装置。背荣技术我国是自行车的生产和使用大国,为解决自行车乱摆乱放、挤占道路、 阻碍交通、影响市容等问题,许多地区都建立了自行车库,自行车库内设置 有自行车存放装置,现有的自行车存放装置多为单层的,不能有效的利用空 间,自行车存量少,近年来, 一些地区也出现了双层立体自行车存放装置,但都存在如下缺点一、 由于不是自动控制的,相邻两排自行车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距离, 作为车主进出通道,因而降低了自行车的存放密度。二、 存取车时,车主需要进入较窄的通道,才能推车,容易磕磕碰碰, 人身不安全,若不小心碰到他人,还可能引起纠纷。三、 现有的自行存放装置没有防盗措施,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车库推车, 容易发生失窃。四、 自行车存放位置没有提示,取车的车主进入车库后往往要花很大的 时间寻找自己的车辆,而存车的车主进入车库后往往要花很大的时间寻找空 车位,在早晚上、下班时间,存取车相对集中,可能形成拥堵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自行车存放装置不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安全性差、存取车不 方便、不防盗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立体自行车存放装 置,以气泵作为动力源,通过气缸推动车槽,实现自行车的自动存取,方便 快捷,安全可靠,并可使车辆之间更紧密的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立体自行车存放装置,包括支撑架、多个车辆放置单元、智能控制仪,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由上、下横梁和立柱连接构成,所述各车辆放置单元分别布 置在上、下横梁上;所述各车辆放置单元的结构相同,每个车辆放置单元由凹槽形支座、气 缸、车槽组成,所述气缸固接在支座内腔的底部,所述车槽嵌装在支座的顶 部,车槽通过铰接机构与支座连接,气缸的运动部件通过滑动机构与车槽的 前端连接,车槽的后端安装有锁车机构,所述气缸通过供气管路与气源连接, 该供气管路上跨接有电磁换向阀,所述支座的末端安装有接近开关;所述智能控制仪由读卡器、微处理器、显示器、译码器、锁存器、选择 器、触发器、继电器组成,所述读卡器通过电平转换芯片与微处理器的串行通信接口连接,所述显示器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连接,所述译码器的数据 输入端、片选端都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连接,所述译码器的数据输出端与锁存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锁存器的数据输出端与继电器连接,该继电器的 常开触点串接在所述电磁换向阀的供电回路上,所述译码器的数据输出端通 过反相器与所述触发器的清零端连接,该触发器的清零端与启动开关常闭触 点相连接,该启动开关常开触点也串接在所述电磁换向阀的供电回路上,所 述选择器的数据输出端、地址端、片选端与微处理器的I/0端口连接,该选 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触发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所述接近 开关连接。所述铰接机构由左、右铰销、左、右定导轮、左、右动导槽、左、右紧 固件组成;该左、右动导槽分别焊接在车槽的两侧壁上;所述左、右铰销分 别通过左、右紧固件固定在支座的两側壁上,所述左、右定导轮分别套接在 左、右铰销的前端,该左、右定导轮分别嵌装在所述左、右动导槽内。所述滑动机构由左、右定导槽、左、右动导轮、轮轴、连接块组成,所 述左、右定导槽由分别焊接在支座的两侧壁上,所述轮轴与车槽焊接固定, 所述左、右动导轮分别套接在该轮轴的两端,该轮轴穿置在连接块的轴孔中, 该左、右动导轮与车槽之间设置有定位套,该连接块与汽缸的运动部件连接。所述锁车机构由左、右销轴、左、右弧形锁车臂、左、右耳板、左、右 护套、左、右支板组成,该左、右耳板分别固接在车槽的两侧壁上,所述左、 右弧形锁车臂上分别焊接有左、右支板,该左、右支板分别通过左、右销轴 铰接在该左、右耳板上,左、右护套分别套接在左、右弧形锁车臂的顶端。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一、本装置采用气压动力源,通过气缸把车槽推出来,让车主存车或取 车,再自动縮回去,下层存放单元与上层存放单元是交错布置的,上层的自 行车的上行、下行运动轨迹为斜线,存取车方便,节省人力,不需要预留人 员进出通道,车辆之间可以更紧密地摆放,使自行车存放量大为增加。二、 本装置采用气压动力源,通过气缸把车槽推出来,让车主存车或取 车,再自动縮回去,所以车主存车、取车时都是在外围位置;不会发生磕磕 碰碰,人身更安全。三、 采用刷卡控制,通过智能控制仪启动气缸工作, 一张卡对应一辆车, 没有卡的人员不能存取车,安全可靠,不易发生丢失,解决了管理员劳动负 荷大的难题,车主通过简单的刷卡就完成自行车的存取,方便快捷。四、 各车位通过智能控制仪实现互锁,不会发生干涉,刷卡时,显示器 将自动提示相应的车位,存车时,车主只需要按提示对号入座即可,取车时, 只需要按图索骥即可,节省时间,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5是图3的D-D剖视图。 图6是图1的B向视图。 图7是图6的E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的F向视图。 图9是图8的G-G剖视放大图。 图10是图1中一个车辆放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ll是图10的H-H剖视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车辆放置单元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3是图1中自行车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技术的气路原理图。 图15是本技术的智能控制仪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16是图15中读写卡器、电平转换芯片、显示器、微处理器、译码器 的电路原理图。图17是图15中触发器与选择器的电路原理图。图18是图15中锁存器的电路原理图。图19是图15中七路执行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标号 1支座203气嘴 401左铰销 405左动导槽 5滑动机构 504右动导轮 508右定位套 603左弧形锁车臂 606右耳板 610右支板 702调压阀 9护车栏2气缸204气B205滑块201缸体 3车槽402右铰销 406右动导4501左定导槽505轮轴6锁车机构403左定导轮 407左紧固件 502右定导槽 506连接块601左销轴604右弧形锁车臂 607左护套608右护套 611挡板 7气泵 8自行车 801后轮IO上横梁 ll下横梁202活塞 4铰接机构 404右定导轮 408右紧固件503左动导轮507左定位套 602右销轴605左耳板609左支板 701储气罐 802前轮 12立柱本技术是一种智能立体自行车存放装置,包括支撑架、七个车辆放 置单元、智能控制仪。请参照图1、图2、图3,支撑架由上、下横梁10、 11和立柱12连接构 成,立柱12有两根,上、下横梁IO、 11分别焊接在立柱12的两端,各车辆 放置单元分别布置在上、下横梁IO、 11上。七个车辆放置单元G1、 G2、 G3、 G4、 G5、 G6、 G7的结构相同,每个车辆 放置单元由凹槽形支座1、气缸2、车槽3组成,气缸2固接于支座1内腔的 底部,车槽3嵌装在支座1的顶部,车槽3通过铰接机构4与支座1连接, 气缸2的运动部件通过滑动机构5与车槽3的前端连接,车槽3的后端安装 有锁车机构6。请参照图l、图2,车辆放置单元G1、 G2、 G3、 G4的支座l通过螺栓固 接在上横梁10上,车辆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立体自行车存放装置,包括支撑架、多个车辆放置单元、智能控制仪,其特征是:    所述支撑架由上、下横梁和立柱连接构成,所述各车辆放置单元分别布置在上、下横梁上;所述各车辆放置单元的结构相同,每个车辆放置单元由凹槽形支座、气缸、车槽组成,所述气缸固接在支座内腔的底部,所述车槽嵌装在支座的顶部,车槽通过铰接机构与支座连接,气缸的运动部件通过滑动机构与车槽的前端连接,车槽的后端安装有锁车机构,所述气缸通过供气管路与气源连接,该供气管路上跨接有电磁换向阀,所述支座的末端安装有接近开关;所述智能控制仪由读卡器、微处理器、显示器、译码器、锁存器、选择器、触发器、继电器组成,所述读卡器通过电平转换芯片与微处理器的串行通信接口连接,所述显示器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连接,所述译码器的数据输入端、片选端都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连接,所述译码器的数据输出端与锁存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锁存器的数据输出端与继电器连接,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所述电磁换向阀的供电回路上,所述译码器的数据输出端通过反相器与所述触发器的清零端连接,该触发器的清零端与启动开关常闭触点相连接,该启动开关常开触点也串接在所述电磁换向阀的供电回路上,所述选择器的数据输出端、地址端、片选端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连接,该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触发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触发器的触发端与所述接近开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海涛王麒富孟东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软媒视频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