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主开关锁内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474 阅读:5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内部机构,包括锁心、锁座、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曲轴杆、锁杆、导电盘组、第一拉引件、第二拉引件及第三拉引件,其中:第一连动件可改以冲压成型的限位片配合限位、并以第二连动件直接连动第二拉引件、及以第二连动件的扭力弹簧可令第二拉引件复位,且令曲轴杆只有在被锁心下压连动时,方可以其第二驱动块带动一连动片而带动锁杆,从而可减少不良品、降低制造成本、并可避免锁杆被误动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内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的多功能主开关锁均是除了龙头锁(栓)及启动导电盘组之外,另外具有可控制如油箱盖锁、座垫锁(或行李箱锁)、挂钩锁或主脚架锁等多组锁具启闭的功用,而主开关锁均是连动其他缆线以控制增加的锁具。然而,锁具愈多,连动的机构就愈多,体积就愈大,且零部件的配合面也愈多,除了制造上精度要求高、成本高之外,使用上也比较容易出故障,寿命较低。这一类型的摩托车主开关锁,虽然有一定的改良与进步,但是在其主要连动的机构中,还是以压铸件相配合为主,如图10所示,其转筒91、限位件92、轴管93、转座94、卡合环95及连动板96,都是压铸件,尤其是转筒91与限位件92,制造组装时,常常因细微的毛边导致卡住而无法动作,因此必须进行饰边处理,而修饰毛边如磨过头,也一样会导致故障。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轴管93、转座94、卡合环95及连动板96上。此外,上述习用结构还存在整体体积太大,无法将主开关锁设置于油箱上方的缺点;另外,该锁具的曲柄件97在作多段操作时,即使未被下压也常会有误动作而带作连动片98及锁杆99的缺失。这两点缺失或许不存在于早期的产品中,但,早期的产品并没有带动这么多组的锁具,因此,在要带动多组锁具的前题下,减少零部件、缩小体积、减短动作行程及避免误动作,其实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且并非单纯改良某部分组件可以达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内部机构,其部件动作效率佳、且可减少制造上的不良品、减少零部件及缩小体积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避免锁杆被误动作而开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内部机构,包括锁心、锁座、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曲轴杆、锁杆、导电盘组、第一拉引件、第二拉引件及第三拉引件,其中 锁心,其下段周缘设有凸耳,锁心下端还设有嵌孔;锁座,其中央设有容纳锁心的穿通孔,其内部为中空,而在锁座上方设有滑槽,锁座侧面设有容纳锁杆的横向孔,锁座的中空内部另设有滑槽;第一连动件,为中空的筒体,其内设有供锁心穿置的穿通孔,穿通孔内壁设有弧垣,锁心的凸耳对应该弧垣且接触而滑移,弧垣具有供凸耳轴向穿滑的缺槽,第一连动件的穿通孔内上段设有对应凸耳的挡垣;筒体上设有可在锁座上方滑槽内滑移的凸柱,筒体下段横贯二间隔开的沟槽;一限位片为环片,其中央为可供后述曲轴杆穿置的穿通孔,在环片两相对处外缘各延伸一L型的嵌翼,嵌翼对应嵌入二沟槽之一,限位片下抵接一弹簧;第二连动件,为中空的筒体,其内设有可供后述曲轴杆穿置的阶孔,阶孔内设有供曲轴杆连动的挡垣,阶孔内壁设有嵌槽;另,筒体上设有凸柱,筒体下抵接一扭力弹簧,并以一限位板抵住扭力弹簧,再以螺栓将限位板锁固于锁座上,而将第二连动件限制于锁座内;该扭力弹簧设有二端脚,一端脚对应嵌固于第二连动件的嵌槽内,限位板中央设有供曲轴杆穿透的穿通孔,限位板两侧设有固定孔供螺栓穿透,此外,限位板设有长槽供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脚穿滑;曲轴杆,为一杆状,其上端嵌固于锁心下端,中段侧向延伸第一驱动块、侧向弯折出第二驱动块与挡环,其下端为启动端,曲轴杆下段套接一弹簧并穿置于导电盘组内;锁杆,穿设于锁座的横向孔内,其内端设有一嵌环嵌接一连动片,连动片设有嵌槽与嵌环对应嵌合,连动片中央设有内缘为凸轮状的槽孔,曲轴杆的第二驱动块穿置该槽孔而连动连动片,连动片另弯折一折片;导电盘组以螺栓固接于锁座上;第一拉引件、第二拉引件及第三拉引件分别设置于锁座的侧面,且分别设有一折片;第一拉引件的折片由第一连动件的凸柱抵接连动,第二拉引件的折片为叉状而叉住第二连动件的凸柱,而由该凸柱来回连动,第三拉引件的折片由锁杆的折片抵接而连动;另,第一拉引件、第二拉引件及第三拉引件分别连动置物箱盖、油箱盖、挂勾锁;组装时,第一连动件置于锁座内部,锁心穿设于锁座的穿通孔及第一连动件的穿通孔内,且锁心的凸耳常态时搭在第一连动件的弧垣上,第一连动件的限位片以嵌翼对应嵌滑于锁座内部的滑槽内,第一拉引件的折片由第一连动件的凸柱抵接连动;另,限位片的嵌翼对应嵌入二沟槽之一,限位片下抵接其弹簧的一端,该弹簧另一端抵在第二连动件的阶孔内,第二连动件的嵌槽嵌设扭力弹簧的端脚,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脚伸置于限位板的长槽内,螺栓穿透固定孔将限位板固定于锁座内,第二拉引件的折片叉住第二连动件的凸柱;又,曲轴杆上段穿透限位板的穿通孔、第二连动件的穿通孔与第一连动件的穿通孔,曲轴杆的上端嵌固于锁心下端的嵌孔内,锁杆穿设于锁座的横向孔内,其嵌环嵌接于连动片的嵌槽,连动片搭于锁座内壁的阶缘上,且连动片中央的槽孔供曲轴杆的第二驱动块穿置而连动,连动片的折片抵接并连动第三拉引件的折片,曲轴杆下段套接其弹簧,并以挡环抵住该弹簧一端,该弹簧另一端抵在导电盘组上,曲轴杆下端的启动端穿置于导电盘组内以启动导电盘,导电盘组以螺栓固接于锁座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减少制造上的不良品。第一连动件3改为与限位片36配合,由于限位片36为等厚金属板冲压成型,沟槽34、35只要稍大于限位片36的厚度,第一连动件3与限位片36的配合毫无问题。至于,锁心1的凸耳12在第一连动件3的穿通孔31内壁上下滑移更无问题,只要弧垣311的缺口较凸耳12的宽度大一些即可。原先因两配合组件皆以压铸成型,进而造成细微毛边,使组件配合面滞涩或擦卡而形成不良品的缺失,将不再存在。同理,第二连动件4与其限位板44也有同样的优点。2、组件动作效率佳。锁心1连动曲轴杆5的第一驱动块51直接连动第二连动件4,使其连动第二拉引件82动作的行程更少而更直接,且第二拉引件82的复位可以其叉状的折片821,而直接借助扭力弹簧43使第二连动件4复位且连动确实。3、减少零部件的设置。第二连动件4带动第二拉引件82的组件因为是直接连动而更精简,且进一步节省第二拉引件82的复位弹簧。4、降低制造成本。由于限位片36的冲压模具与制造成本远比压铸件的模具与制造成本更节省,再加上,第二连动件4带动第二拉引件82的组件更精简,则总体成本更为下降。5、避免误开锁杆6。曲轴杆5的第二驱动块52只有在锁心1下压时才会伸入连动片62的槽孔622内,所以在操作中不会有误动作的情形。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仅制造成本降低,且在连动各拉引件(如81、82、83)的操作上,行程缩减而令动作更确实,也减少很多零部件的设置,更重要的是,锁心1要下压时,曲轴杆5才会带动连动片62进而带动锁杆6的开锁或闭锁,如此的考量规划更加完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3是本技术的纵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限位片36组合于锁座2的示意图;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第一连动件3的动作横剖视);图6是图3的B-B剖视图(第二连动件4的动作横剖视);图7是本技术的锁心下压的动作示意(纵剖视);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锁杆6的动作横剖视);图9是本技术的锁杆6的动作示意之二;图10是习用品的分解图。图中1锁心2锁座3第一连动件4第二连动件 5曲轴杆 6锁杆7导电盘组81 第一拉引件 82 第二拉引件83 第三拉引件 11 锁心盖 111 螺栓12 凸耳13 嵌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主开关锁内部机构,包括锁心、锁座、第一连动件、第二连动件、曲轴杆、锁杆、导电盘组、第一拉引件、第二拉引件及第三拉引件,其特征在于:    锁心,其下段周缘设有凸耳,锁心下端还设有嵌孔;    锁座,其中央设有容纳锁心的穿通孔,其内部为中空,而在锁座上方设有滑槽,锁座侧面设有容纳锁杆的横向孔,锁座的中空内部另设有滑槽;    第一连动件,为中空的筒体,其内设有供锁心穿置的穿通孔,穿通孔内壁设有弧垣,锁心的凸耳对应该弧垣且接触而滑移,弧垣具有供凸耳轴向穿滑的缺槽,第一连动件的穿通孔内上段设有对应凸耳的挡垣;筒体上设有可在锁座上方滑槽内滑移的凸柱,筒体下段横贯二间隔开的沟槽;一限位片为环片,其中央为可供后述曲轴杆穿置的穿通孔,在环片两相对处外缘各延伸一L型的嵌翼,嵌翼对应嵌入二沟槽之一,限位片下抵接一弹簧;    第二连动件,为中空的筒体,其内设有可供后述曲轴杆穿置的阶孔,阶孔内设有供曲轴杆连动的挡垣,阶孔内壁设有嵌槽;另,筒体上设有凸柱,筒体下抵接一扭力弹簧,并以一限位板抵住扭力弹簧,再以螺栓将限位板锁固于锁座上,而将第二连动件限制于锁座内;该扭力弹簧设有二端脚,一端脚对应嵌固于第二连动件的嵌槽内,限位板中央设有供曲轴杆穿透的穿通孔,限位板两侧设有固定孔供螺栓穿透,此外,限位板设有长槽供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脚穿滑;    曲轴杆,为一杆状,其上端嵌固于锁心下端,中段侧向延伸第一驱动块、侧向弯折出第二驱动块与挡环,其下端为启动端,曲轴杆下段套接一弹簧并穿置于导电盘组内;    锁杆,穿设于锁座的横向孔内,其内端设有一嵌环嵌接一连动片,连动片设有嵌槽与嵌环对应嵌合,连动片中央设有内缘为凸轮状的槽孔,曲轴杆的第二驱动块穿置该槽孔而连动连动片,连动片另弯折一折片;    导电盘组以螺栓固接于锁座上;    第一拉引件、第二拉引件及第三拉引件分别设置于锁座的侧面,且分别设有一折片;第一拉引件的折片由第一连动件的凸柱抵接连动,第二拉引件的折片为叉状而叉住第二连动件的凸柱,而由该凸柱来回连动,第三拉引件的折片由锁杆的折片抵接而连动;另,第一拉引件、第二拉引件及第三拉引件分别连动置物箱盖、油箱盖、挂勾锁;    组装时,第一连动件置于锁座内部,锁心穿设于锁座的穿通孔及第一连动件的穿通孔内,且锁心的凸耳常态时搭在第一连动件的弧垣上,第一连动件的限位片以嵌翼对应嵌滑于锁座内部的滑槽内,第一拉引件的折片由第一连动件的凸柱抵接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再传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