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皮渣菌渣制有机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395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橙皮渣菌渣制有机肥料,制备该有机肥的原料包括:橙皮渣、食用菌菌渣、油枯、生石灰、高温型粗纤维降解复合菌种,按比例送入发酵槽混合,控制其含水率、酸碱度,经过2次发酵,全腐熟时间约为30天,其C/N比达25-30∶1,含水<30%,即获本发明专利技术橙皮渣菌渣制有机肥料,此制肥用发酵菌种量少,成本低,腐熟用时短,肥效优长,改良土壤能力强,对农作物利多,制备工艺简单实用,解决了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物制备技术,涉及一种橙皮渣菌渣制有机肥料和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橙汁生产厂橙榨汁后排出的橙皮渣占橙原料总重的一半,因无较好处理橙皮渣实用方法,都在土地里挖坑将其填埋,既破坏环境又浪费有机物资源。近来有人仅就橙皮渣掺入发酵菌种以腐熟成有机肥,虽可利用,尙有问题需解。首先,橙汁生产厂橙榨汁后排出的橙皮渣(混有生产工艺废水)含水高达65%-75%,现有技术直接掺入发酵菌种制肥,会因混合料水分含量> 65%,发酵繁殖升温降解腐熟慢,发酵腐熟期> 60天,虽掺入发酵菌种>8%,仍是发酵效果差,成本高,于是有的现有技术先把橙皮渣脱水至含水< 40 %,再加发酵菌种腐熟,如此增加了制肥处理工作,更是脱除了橙皮渣中含的大部分果汁肉浆,损失了其中近半的有机质,排放废果汁肉浆又影响环境。其次,橙皮渣含粗纤维和矿质元素少,现有技术单一橙皮渣腐熟的有机肥料施于土壤后对其形成通气蓄水能力不够,不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促进土壤自身养分释放,缺乏改良土壤效力。再有,橙皮渣含植物多糖为主,单一橙皮渣腐熟的有机肥料易水解,在土壤中肥力易流失,肥效发挥时间短,作物吸肥不充分。还有,橙皮渣含C多、N少,单一橙皮渣发酵腐熟有机肥过程中会因C/N比失衡,不利于大量嗜热性微生物繁殖和有机质腐熟成肥,发酵产生的热量不够,其混合料温度< 50°C,不利于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各种虫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和其生产工艺,即橙皮渣与食用菌菌渣混合,掺入油枯、生石灰、高温型粗纤维降解复合菌种,发酵成有机肥,使得发酵菌种用量少,腐熟用时短,肥效优长,改良土壤能力强,对农作物利多,制月巴生产工艺简单实用,成本低,解决环保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现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橙皮渣菌渣制有机肥料,制备该有机肥的原料按其重量组份包括:橙皮渣(含水20% -80% ) 40-80 份,食用菌菌渣(含水< 15% ) 30-70份,油枯5-10 份,生石灰1-3份,高温型粗纤维降解复合菌种2-4份。所述橙皮渣是橙汁生产厂榨取橙汁后废弃的橙皮肉渣。所述食用菌菌渣是人工培植食用菌生产中收菌后废弃的已育菌料渣。所述油枯是用油菜籽、大豆、花生榨油后废弃的已榨油料渣。制备所述橙皮渣菌渣制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进行有下述工作:把合符上述要求的组合份额范围内的预脱水橙皮渣、食用菌菌渣、油枯、生石灰、高温型粗纤维降解复合菌种送入发酵槽,此混合料含水率控制在35-40%,酸碱度(PH)调节到7.5-8.0,把此混合料充分搅拌混和均匀,放置约3日当混合料中心温度达到55-60°C,维持发酵5-7天后,又对混合料进行I次搅拌,再维持发酵5-6天,至此混合料已连续发酵12-16天即完成第I次发酵,再把完成第I次发酵的混合料转入第2次发酵场,接着进行第2次发酵,持续时间为10-15天,促使混合料进一步腐熟,其C/N比达25-30: 1,酸碱度(PH) 6.0-7.0,发酵过程中空气流通,使此混合料水分< 30%,即获本专利技术橙皮渣菌渣制有机肥料。所述预脱水橙皮渣是将其含水率预降到20% -80%的橙皮渣。发酵过程中使所述混合料中心温度于60-70°C保持24小时以上。按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因食用菌菌渣一般是干料(含水< 15% ),橙汁生产厂橙榨汁后排出的橙皮渣通常含水65% -75%,将两者适当混合,可使初混合料含水率控制在35-40%,不用对橙皮渣预脱水,一则此有机肥生产工艺简化,二则不损失橙皮渣中的果汁肉浆,完全利用了橙皮渣中有机质制备有机肥,橙皮渣全部利用无排放,解决了环保问题。本专利技术制肥初混合料含水率控制在35-40%,酸碱度(PH)7.5-8.0,干湿度酸碱度都利于发酵过程,所需掺和的发酵菌种量少,混合料中发酵菌种仅占2% _4%,制备成本低,并且发酵繁殖升温降解腐熟快,全腐熟用时20-30天,比单一橙皮渣制肥快一倍多。食用菌菌渣含粗纤维和各种矿质元素多,本专利技术把食用菌菌渣作主料之一与橙皮渣混合制备的有机肥料的养分比单一橙皮渣腐熟的肥料又丰又多(如有机质,氮磷钾,有益微量元素等),施于土壤后对其形成通气蓄水效果佳,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促进土壤自身养分释放,本专利技术肥料改良土壤能力强,对农作物利更多。食用菌菌渣含粗纤维多,其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掺入橙皮渣,腐熟后的本专利技术肥料比单一橙皮渣腐熟的肥料水解慢,其肥力在土壤中逐步转化释放,肥效发挥时间长,作物吸收更充分。食用菌菌渣和油枯含N比橙皮渣多,本专利技术原料加入食用菌菌渣和油枯,使其混合料含N比单一橙皮渣料增加,其C/N比平衡,又用高温型粗纤维降解复合菌种,利于大量嗜热性微生物繁殖和有机质腐熟成肥,发酵自产生的热量多,发酵过程中混合料中心温度可达60-70°C,在此温度保持> 24小时,利于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各种虫害,本专利技术有机肥料是无害、绿色环保的。按照本专利技术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除非橙皮渣含水> 80%,须预脱水至含水20% -80%,通常工厂排出的橙皮渣含水65% -75%,可直接与捣碎的干食用菌菌渣(含水< 15% )混合,按上述原料组合份额加入油枯、生石灰、高温型粗纤维降解复合菌种,使初混合料含水35-40%。此控制初混合料含水率主要由原料橙皮渣与干食用菌菌渣适当调配实现,若含水率不足,可加水调节。加入油枯主要是增加混合料含N量,若橙皮渣含水多,本专利技术为达初混合料含水35-40%,须多加干食用菌菌渣,此情因食用菌菌渣在混合料中增加了部分N,则可少加油枯(在上述原料组合份额范围内);反之则多加油枯。因橙皮渣酸性重,虽加有酸性轻的食用菌菌渣,本专利技术仍需加入生石灰(CaO)以调节初混合料的酸碱度(PH)到7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橙皮渣菌渣制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制备该有机肥料的原料按其重量组份包括:橙皮渣(含水20%‑80%)  40‑80份,食用菌菌渣(含水<15%)  30‑70份,油枯  5‑10份,生石灰  1‑3份,高温型粗纤维降解复合菌种  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茂奎祝喜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可士可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