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中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376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冷器。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中冷器壳体具有顺次相连的进口管段、进口集气腔段、芯体段、出口集气腔段和出口管段;中冷器芯体,所述中冷器芯体设置在所述芯体段内,所述中冷器芯体具有冷介质通道和热介质通道;以及出口导流叶片,所述出口导流叶片设置在所述出口集气腔段内以对从所述热介质通道内流出的气体介质进行导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冷器,通过在出口集气腔段设置出口导流叶片以对从热介质通道内流出的气体介质进行导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中冷器出口气体流场畸变对下一级压气机的性能的影响,提高整个增压系统的稳定工作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冷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冷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两级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小发动机排量,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作用。两级涡轮增压技术通过在低、高压串联的两级压气机间增加级间中冷器,能够有效的降低压缩系统的最高温度。然而,由于中冷器出口集气腔段的流通面积的缩小造成出口流场产生严重的轴向速度畸变,而且叶尖低速流动区使叶尖部分叶片攻角增大,流动势能减小,从而更容易产生流动分离和失速,使与中冷器出口相连的高压级压气机的性能降低,稳定工作的范围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中冷器,改进后的所述中冷器内设置有出口导流叶片,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中冷器出口流场畸变对下一级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提高整个增压系统的稳定工作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冷器,其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中冷器壳体具有顺次相连的进口管段、进口集气腔段、芯体段、出口集气腔段和出口管段;中冷器芯体,所述中冷器芯体设置在所述芯体段内,所述中冷器芯体具有冷介质通道和热介质通道;以及出口导流叶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中冷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冷器,其特征在于,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中冷器壳体具有顺次相连的进口管段、进口集气腔段、芯体段、出口集气腔段和出口管段;中冷器芯体,所述中冷器芯体设置在所述芯体段内,所述中冷器芯体具有冷介质通道和热介质通道;以及出口导流叶片,所述出口导流叶片设置在所述出口集气腔段内以对从所述热介质通道内流出的气体介质进行导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器,其特征在于,中冷器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中冷器壳体具有顺次相连的进口管段、进口集气腔段、芯体段、出口集气腔段和出口管段;中冷器芯体,所述中冷器芯体设置在所述芯体段内,所述中冷器芯体具有冷介质通道和热介质通道;以及出口导流叶片,所述出口导流叶片设置在所述出口集气腔段内以对从所述热介质通道内流出的气体介质进行导流,所述出口导流叶片的出口导流叶片前缘与所述热介质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出口导流叶片的出口导流叶片尾缘与所述出口管段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出口导流叶片前缘与所述出口导流叶片尾缘之间通过出口导流叶片过渡段平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导流叶片为多个且关于所述出口管段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所述多个出口导流叶片将所述出口集气腔段内部隔离成多个出口导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口导流通道的进口面积与进口总面积之比为K1,且出口面积与出口总面积之比为K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军陈进科诸葛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