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73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动机装配夹具,包括回转支架、夹具底板、支承板,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架(1)竖直方向上设有旋转丝杆(3),上下旋转丝杆(3)中部分别设有滑板(4、5);滑板(5)沿水平方向设旋转丝杆(6),旋转丝杆(6)两端设有滑板(7、8);滑板(7、8)上有燕尾滑板结构的定位支承板(9、10),定位支承板(9、10)中部有锁紧螺栓(1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发动机装配之用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装配夹具,属机械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型号、规格不同,其装配夹具也不尽相同,因而在装配时通常都需采用专用的配套夹具,这样势必会增加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夹具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夹尺寸可以调整,能适应不同型号、规格的立式发动机装配要求的发动机装配夹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发动机装配夹具,包括回转支架、夹具底板、支承板,回转支架竖直方向上设有旋转丝杆,上下旋转丝杆中部分别设有滑板;滑板沿水平方向设旋转丝杆,旋转丝杆两端设有滑板;滑板上有燕尾滑板结构的定位支承板,定位支承板中部有锁紧螺栓。所述旋转丝杆一头为左旋丝杆,另一头为右旋丝杆。本技术在夹具结构上采用丝杆螺母和燕尾滑板结构,使用发动机的装夹定位尺寸沿X、Y、Z三个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从而解决了发动机挂机孔的不同尺寸与夹具尺寸固定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发动机夹具的柔性化设计,大大降低了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夹具的制造成本,也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工人更换夹具带来的麻烦。还具有结构紧凑、通用性强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发动机装配夹具,由回转支架1、夹具底板2、丝杆3、6,滑板4、5、7、8,挂机板11、支承板9、10,锁紧螺栓12等组成。回转支架1竖直方向上设有旋转丝杆3,上下旋转丝杆3中部分别设有滑板4、5;滑板5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旋转丝杆6,旋转丝杆6两端设有滑板7、8;滑板7、8上有燕尾滑板结构的定位支承板9、10,定位支承板9、10中部有锁紧螺栓12。所述旋转丝杆3、6一头为左旋丝杆,另一头为右旋丝杆。发动机装配之前,先调整装配夹具各定位点的位置。旋转丝杆3(一头为左旋,另一头为右旋),使滑板4、滑板5沿Z轴方向同步地张开或靠拢,以达到调整Z轴坐标的目的;旋转丝杆6(一头为左旋,另一头为右旋),使滑板7、滑板8同步地张开或靠拢,从而调整了X轴方向的定位尺寸;松开锁紧螺栓12,使支承板9沿支承板10上的滑槽滑动,调整其相对位置,以改变Y轴的定位尺寸,拧紧锁紧螺栓12使之固定。整个夹具装在回转支架1上,绕回转支架的回转轴转动,可改变发动机的装配位置。权利要求1.发动机装配夹具,包括回转支架、夹具底板、支承板,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架(1)竖直方向上设有旋转丝杆(3),上下旋转丝杆(3)中部分别设有滑板(4、5);滑板(5)沿水平方向设旋转丝杆(6),旋转丝杆(6)两端设有滑板(7、8);滑板(7、8)上有燕尾滑板结构的定位支承板(9、10),定位支承板(9、10)中部有锁紧螺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丝杆(3、6)一头为左旋丝杆,另一头为右旋丝杆。专利摘要发动机装配夹具,包括回转支架、夹具底板、支承板,回转支架竖直方向上设有旋转丝杆,上下旋转丝杆中部分别设有滑板;滑板沿水平方向设旋转丝杆,旋转丝杆两端设有滑板;滑板上有燕尾滑板结构的定位支承板,定位支承板中部有锁紧螺栓。本技术在夹具结构上采用丝杆螺母和燕尾滑板结构,使用发动机的装夹定位尺寸沿X、Y、Z三个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从而解决了发动机挂机孔的不同尺寸与夹具尺寸固定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发动机夹具的柔性化设计,大大降低了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夹具的制造成本,也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工人更换夹具带来的麻烦。还具有结构紧凑、通用性强的特点。文档编号B23P21/00GK2700045SQ0324967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春阳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