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庆生专利>正文

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678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别活性固定在前底板、驾驶座椅的前护栏、中立柱,一弧形前面罩插接在前护栏和中立柱之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包括分别活性固定在前底板、驾驶座椅的前护栏、中立柱,一弧形前面罩插接在前护栏和中立柱之间。它还包括活性固定在后乘客座椅上的后立柱,在中立柱与后立柱上端间插接有后顶棚。在前护栏、中立柱、后立柱所构筑的侧围披有软挂。本技术的优点是重量轻、视野开阔,便于拆卸和安装,且有利于包装和运输。它还可设立一后舱(如图2所示),包括活性固定在后乘客座椅上的后立柱5,在中立柱与后立柱上端间插接有后顶棚4。在前护栏、中立柱、后立柱所构筑的侧围可同时或部分披有软挂6。本驾驶舱的前舱、后舱可同时全部安装在车上,亦可只装前舱或只装后舱,也可如图3所示,前舱与现有的遮阳蓬7结合,以满足不同季节的需要,软挂也可随时装上或取下,便于运输和存放。所述的弧形前面罩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前护栏管架上置成型顶板(可用拉铆钉把成型顶板铆在管架上。下部前护栏管架1周边焊有玻璃安装板203,然后用螺栓、螺母204把夹在防震防水胶条202内的有机玻璃201固定在其上(如图4所示)。所述的前护栏、中立柱、后立柱系为金属管件(圆或方管)构成,相互间插接成整体,插接件均采用内管插接在开口外管内,然后在插接部位钻孔再用螺栓、螺母紧固,如图5所示,其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包括顶棚管架401,顶棚内插管402,前面罩管架205,中立柱管架301。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别活性固定在前底板、驾驶座椅的前护栏、中立柱,一弧形前面罩插接在前护栏和中立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活性固定在后乘客座椅上的后立柱,在中立柱与后立柱上端间插接有后顶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活性固定在后乘客座椅上的遮阳棚。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其特征在于在前护栏、中立柱、后立柱所构筑的侧围披有软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护栏、中立柱、后立柱系为金属管件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前面罩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管架上置成型定板,下部的管架上置有有机玻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管架周边焊有玻璃安装板,夹在防震防水胶条内的有机玻璃固定在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三轮车分体式驾驶舱,包括分别活性固定在前底板、驾驶座椅的前护栏、中立柱,一弧形前面罩插接在前护栏和中立柱之间;它还包括活性固定在后乘客座椅上的后立柱,在中立柱与后立柱上端间插接有后顶棚,或可在后乘客座椅上活性固定遮阳棚。在前护栏、中立柱、后立柱所构筑的侧围披有软挂。本技术的优点是:重量轻、视野开阔,便于拆卸和安装,且有利于包装和运输。文档编号B62D33/06GK2519763SQ0127811公开日2002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魏庆生 申请人:魏庆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魏庆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