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95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7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至少包括风扇机构、传动机构、传动支架、外壳、滚筒支架、筒体和隔离网板,隔离网板封装在筒体的一端口,传动支架固定在滚筒支架上,风扇机构包括风扇轴、风扇壳、风扇叶、风扇带轮、皮带A、风扇电机带轮和风扇电机,风扇带轮和风扇叶分别固定在风扇轴的两端,风扇电机固定在传动支架上,风扇电机带轮固定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上,风扇带轮通过皮带与风扇电机带轮连接,风扇叶位于风扇壳内,风扇壳固定在外壳上,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传动机构固定在传动支架上,主传动轴通过轴承套装在风扇轴上,主传动轴固定在风扇壳上。该风选机能有效去除杀青叶过程中的单片、焦片等轻质杂质叶片,提高绿茶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
技术介绍
优质绿茶加工过程中,由于鲜叶采摘标准不统一,往往带有老叶、碎叶片、单叶片,杀青后这些叶片一部分变成黄片,一部分变成焦叶片,严重影响优质绿茶品质。但现有的杀青叶风选设备是借助于精制风选机的原理而设计(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杀青后的茶叶风选机”、CN20086064.9),存在风选不完全的缺陷,不能满足优质绿茶杀青工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该风选机设计巧妙合理,结构加单,能有效去除杀青叶过程中的单片、焦片等轻质杂质叶片,提尚绿茶的品质。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至少包括滚筒、风扇机构、传动机构、传动支架、外壳和滚筒支架,滚筒由筒体和隔离网板组成,隔离网板封装在筒体的一端口,筒体的另一端口为茶叶进出口,筒体固定在外壳上,外壳固定滚筒支架上,传动支架固定在滚筒支架上,风扇机构包括风扇轴、风扇壳、风扇叶、风扇带轮、皮带A、风扇电机带轮和风扇电机,风扇带轮和风扇叶分别固定在风扇轴的两端,风扇电机固定在传动支架上,风扇电机带轮固定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上,风扇带轮通过皮带与风扇电机带轮连接,风扇叶位于风扇壳内且位于筒体封装有隔离网板一侧的外侧,风扇壳固定在外壳上,传动机构至少包括主传动轴,传动机构固定在传动支架上,主传动轴通过轴承套装在风扇轴上,主传动轴固定在风扇壳上。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主传动电机、主传动电机带轮、皮带B、大带轮、一级传动轴、小链轮A、链条A、大链轮A、二级传动轴、小链轮B、链条B和大链轮B,主传动电机带轮固定套装在主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一级传动轴和二级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传动支架上,大带轮和小链轮A分别固定套装在一级传动轴上,大链轮A和小链轮B分别固定套装在二级传动轴上,大链轮B固定套装在主传动轴上,主传动电机带轮通过皮带B与大带轮连接,小链轮A通过链条A与大链轮A连接,小链轮B通过链条B与大链轮B连接。所述的筒体由两个圆锥半筒组成,整体呈腰鼓状。靠近风扇机构的圆锥半筒内壁上设有抛叶板,抛叶板有10-14条,所有抛叶板整体呈圆锥螺旋状,螺旋角为10-20°。筒体靠近茶叶进出口的一侧设有出叶导槽,出叶导槽有四个,四个出叶导槽均匀分布在筒体内壁,出叶导槽与筒壁的倾斜角为20-25°。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变频控制箱,变频控制箱与风扇电机连接。还包括传动机构防护罩,传动机构防护罩固定在传动支架上。皮带A和皮带B均为三角带。传动机构还包括轴承座,传动主轴安装在轴承座中,轴承座固定在滚筒支架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I)该风选机的主传动电机经过三级减速后,将主传动电机的输出转速减小到滚筒工作所需的转速,增加了滚筒工作的扭矩,且动力传送平稳,提高了该风选机的工作效率。2)该风选机将风扇机构安装滚筒的一侧,在滚筒转动的同时吹走杀青叶中的单片、焦片等非正常叶片,大幅度提高了杀青叶去杂的去杂率。试验表明,使用该风选机杀青叶去杂,去杂率高达99%。3)该风选机设计巧妙,将传动机构的主传动轴通过轴承套装在风扇机构的风扇轴上,使风扇轴与主传动轴的轴心线重合,从而大幅度减小了该风选机的体积和重量,进而减少其生产成本。4)该风选机还可用于杀青叶的快速冷却降温,保持茶叶的绿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中I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其中,1-滚筒支架,2-传动支架,3-传动机构,4-外壳,5-防护罩,6_风扇机构,7-隔离网板,8-筒体,9-抛叶板,10-出叶导槽,11-风扇轴,12-风扇壳,13-风扇叶,14-风扇带轮,15-皮带A,16-风扇电机带轮,17-风扇电机,18-主传动轴,19-主传动电机,20-主传动电机带轮,21-皮带B、22-大带轮,23- 一级传动轴,24-小链轮A,25-链条A,26-大链轮A,27- 二级传动轴,28-小链轮B,29-链条B,30-大链轮B,31-变频控制箱,32-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至少包括滚筒、外壳4、滚筒支架1、风扇机构6、传动机构3、传动支架2和变频控制箱31。传动支架2固定在滚筒支架I上。滚筒由筒体8和隔离网板7组成。所述的筒体8由两个圆锥半筒组成,整体呈腰鼓状,筒体固定在外壳上,外壳4固定滚筒支架上。隔离网板7封装在筒体的一端口,筒体的另一端口为茶叶进出口。风扇机构6包括风扇轴11、风扇壳12、风扇叶13、风扇带轮14、皮带A15、风扇电机带轮16和风扇电机17,风扇带轮14和风扇叶13分别固定套装在风扇轴11的两端,风扇电机17固定在传动支架2上,风扇电机带轮16固定套装在风扇电机17的输出轴上,风扇带轮14通过皮带与风扇电机带轮16连接,风扇叶13位于风扇壳内且位于筒体封装有隔离网板一侧的外侧,风扇壳12固定在外壳4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18、主传动电机19、主传动电机带轮20、皮带B21、大带轮22、一级传动轴23、小链轮A24、链条A25、大链轮A26、二级传动轴27、小链轮B28、链条B29、大链轮B30和轴承座32。皮带A和皮带B均为三角带。主传动轴通过轴承套装在风扇轴上,主传动轴固定在风扇壳上。主传动电机带轮20固定套装在主传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上,一级传动轴23和二级传动轴27通过轴承固定在传动支架2上,大带轮22和小链轮A24分别固定套装在一级传动轴23上,大链轮A26和小链轮B28分别固定套装在二级传动轴27上,大链轮B30固定套装在主传动轴18上,主传动电机带轮20通过皮带B21与大带轮22连接,小链轮A24通过链条A25与大链轮A26连接,小链轮B28通过链条B29与大链轮B30连接。传动主轴安装在轴承座中,轴承座固定在滚筒支架上。轴承座是为了使传动主轴工作时更加稳固。靠近风扇机构的圆锥半筒内壁上设有抛叶板9,抛叶板9有10-14条,所有抛叶板整体呈圆锥螺旋状,螺旋角为10-20°。10-14条抛叶板形成圆锥螺旋状的通风道,更加有利于吹走杀青叶中的单片、焦片等非正常叶片,提高杀青时的去杂率。筒体靠近茶叶进出口的一侧设有出叶导槽10,出叶导槽有四个,四个出叶导槽均匀分布在筒体内壁,出叶导槽与筒壁的倾斜角为20-25°。导叶槽有利于进料和出料。传动支架上安装有传动机构防护罩,避免传动机构暴露在外,引起安全事故。【主权项】1.一种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至少包括滚筒、外壳(4)和滚筒支架(I),滚筒由筒体(8)和隔离网板(7)组成,隔离网板(7)封装在筒体的一端口,筒体的另一端口为茶叶进出口,筒体固定在外壳上,外壳(4)固定滚筒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机构¢)、传动机构(3)和传动支架(2),传动支架(2)固定在滚筒支架(I)上,风扇机构(6)包括风扇轴(11)、风扇壳(12)、风扇叶(13)、风扇带轮(14)、皮带A(15)、风扇电机带轮(16)和风扇电机(17),风扇带轮(14)和风扇叶(13)分别固定套装在风扇轴(11)的两端,风扇电机(17)固定在传动支架⑵上,风扇电机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筒式杀青叶风选机,至少包括滚筒、外壳(4)和滚筒支架(1),滚筒由筒体(8)和隔离网板(7)组成,隔离网板(7)封装在筒体的一端口,筒体的另一端口为茶叶进出口,筒体固定在外壳上,外壳(4)固定滚筒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机构(6)、传动机构(3)和传动支架(2),传动支架(2)固定在滚筒支架(1)上,风扇机构(6)包括风扇轴(11)、风扇壳(12)、风扇叶(13)、风扇带轮(14)、皮带A(15)、风扇电机带轮(16)和风扇电机(17),风扇带轮(14)和风扇叶(13)分别固定套装在风扇轴(11)的两端,风扇电机(17)固定在传动支架(2)上,风扇电机带轮(16)固定套装在风扇电机(17)的输出轴上,风扇带轮(14)通过皮带与风扇电机带轮(16)连接,风扇叶(13)位于风扇壳内且位于筒体封装有隔离网板一侧的外侧,风扇壳(12)固定在外壳(4)上,传动机构至少包括主传动轴(18),传动机构固定在传动支架上,主传动轴通过轴承套装在风扇轴上,主传动轴固定在风扇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德江余志贺勇武世华李红兵胡道松
申请(专利权)人:红安县老君眉茶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