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钻井装置的船舶及使用其钻井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661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钻井的包括钻井装置的船舶,所述装置包括:-围绕作业线的钻台;-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上的第一钻塔,所述第一钻塔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平行于所述框架的纵向轴线延伸,并通过连接元件刚性连接至彼此的两个细长中空壳体,其中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钻台的侧部,使得所述框架的纵向轴线平行于所述作业线延伸,并使得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作业线在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彼此对齐;-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与所述第一钻塔处的高度的位置之间的另外的塔支撑件;-用于竖直储存钻探管的两个储存装置;-两个管支撑架,每个管支撑架与所述两个储存装置中的一个相关联,且每个管支撑架构造为在相关联的储存装置与所述作业线之间移动钻探管,其中所述两个储存装置设置于所述钻台的相对的侧部处,使得所述储存装置和所述钻台在所述框架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对齐,且其中所述第一钻塔的框架的壳体各自支撑所述两个管支撑架中的一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钻井装置的船舶及使用其钻井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钻井装置的船舶,所述船舶用于通过所述装置来钻井,所述井例如油井、气井或地热井。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用于钻井的方法,其中利用所述船舶。
技术介绍
包括钻井装置的许多现有技术的船舶(例如来自本申请人的现有技术的船舶)为已知的。目前的钻井装置的一个缺点在于,它们在很多时候为庞大且沉重的。由于安全性在钻井操作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这些庞大且沉重的设计已很好地被工业界接受,这是因为它们至少给出了坚固和安全的印象。然而,最近朝着如下构造进行发展:其中寻求例如重量与强度之间的最佳平衡,同时还能够容易地对钻探管和其他附件进行所有必要处理。这例如已产生诸如公开于本申请人的US2012/0103623A1中的桅杆状设计。然而,尽管桅杆状设计具有许多优点,但仍持续寻求具有其他或额外优点的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代的钻井装置,其具有有利的重量和足够的强度,并同时允许容易地对钻探管和其他附件进行处理。所述目的通过如下的一种包括钻井装置的船舶而至少部分实现,所述船舶用于通过所述钻井装置而钻井,所述钻井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括钻井装置的船舶及使用其钻井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钻井装置的船舶,所述船舶用于通过所述装置而钻井,所述井例如为油井、气井或地热井,所述装置包括:‑围绕竖直延伸的作业线的基本上为矩形的钻台;‑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上的第一钻塔,所述第一钻塔包括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的竖直延伸的框架,所述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框架的宽度,且所述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框架的厚度,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在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紧挨设置的两个细长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框架的纵向轴线延伸,所述壳体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元件而刚性连接至彼此,且所述壳体构造为将施加至所述第一钻塔的载荷传递至所述船舶,其中所述第一钻塔的框架设置于钻台的侧部处,使得所述框架的纵向轴线平行于作业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22 NL 20096771.一种包括钻井装置的船舶,所述船舶用于通过所述钻井装置而钻井,所述钻井装置包括:-围绕竖直延伸的作业线的基本上为矩形的钻台;-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上的第一钻塔,所述第一钻塔包括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的竖直延伸的框架,所述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框架的宽度,且所述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框架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钻塔的框架设置于钻台的侧部处,使得所述框架的纵向轴线平行于作业线延伸,并使得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作业线在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彼此对齐;-用于竖直储存钻探管的两个储存装置;-两个管支撑架,每个管支撑架与所述两个储存装置中的一个相关联,且每个管支撑架构造为在相关联的储存装置与所述作业线之间移动钻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在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紧挨设置的两个细长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框架的纵向轴线延伸,所述壳体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元件而刚性连接至彼此,且所述壳体构造为将施加至所述第一钻塔的载荷传递至所述船舶,其中所述第一钻塔的框架的壳体各自支撑所述两个管支撑架中的一个,并且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储存装置设置于所述钻台的相对的侧部处,使得所述储存装置和所述钻台在所述第一钻塔的框架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对齐,并且所述钻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船舶的甲板与所述第一钻塔处的高度的位置之间的另外的塔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中所述钻井装置还包括第二钻塔,所述第二钻塔包括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的竖直延伸的框架,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宽度,且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包括在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紧挨设置的两个细长中空的壳体,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所述壳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纵向轴线延伸,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所述壳体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元件而刚性连接至彼此,且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所述壳体构造为将施加至所述第二钻塔的载荷传递至船舶,其中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设置于与第一钻塔的框架相对的钻台的侧部处,使得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纵向轴线平行于作业线延伸,且使得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纵向轴线和所述作业线在所述第二钻塔的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基本上彼此对齐,且其中所述第二钻塔为所述第一钻塔的塔支撑件。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鲁登伯格D·B·韦宁
申请(专利权)人:伊特里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