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8509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7:00
一种用于固定两个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或第二槽(12,14)的第一和第二型材棒(16,18)的固定系统(10),其带有具有滑键式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0,32)的固定体(20),第一和第二凸起(30,32)在装配状态中伸入第一和第二槽开口(34,36)中,其中,凸起(30,32)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螺栓孔,其嘴式地伸入槽开口(34,36)中的分别一个中,其中,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锤头分别是施加扭转的自由形状头,其中,第一和第二杆(50,52)在装配状态中部分地位于槽开口(34,36)内并且在每个锤头螺栓(22,24)处在锤头与杆之间的过渡处彼此大约对角地布置有第一和第二鼻部,其在装配状态中限制旋转地贴靠到嘴式的螺栓孔(38,40)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固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系统,其用于将两个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或第二槽的第一和第二型材棒(Profilstab)彼此以可规定的角度固定,该固定系统带有固定体,其在装配状态中借助于被引入第一和第二槽中的第一第二锤头螺栓(Hammerkopfschraube)利用第一和第二螺母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型材棒处。
技术介绍
原则上已知这样的用于固定两个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或第二槽的型材棒的固定系统或连接系统。然而在这些已知的固定系统中存在该问题,即锤头螺栓或螺母任意旋转。由此其为了装配在型材棒处必须首先被旋转到槽方向上,否则其相互锁住该插入。这特别对于多个锤头螺栓非常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说明一种开头提及的类型的固定系统,其使能够利用技术简单的器件将锤头容易地和简单地插入槽中并且同时显著减少装配时间或装配耗费。该目的在开头提及的类型的固定系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由此来实现,即固定体滑键式地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其在装配状态中伸入第一槽开口和第二槽开口中,其中,凸起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螺栓孔(Schraubenbohrung),其嘴式地伸入槽开口中的分别一个中,其中,相应的第一锤头和第二锤头分别是施加扭转(Drall)的自由形状头,其在较轻压力下的装配中仅分别贴靠在两个彼此远离的第一和第二槽侧沿点(Nutflankenpunkt)中并且由此自主地取向到槽纵向上并且接着沉入槽中,其中,锤头的表面的斜坡在这些槽侧沿点处产生旋入的力矩,其中,第一和第二杆在装配状态中部分地位于槽开口内并且每个锤头螺栓在锤头与杆之间的过渡处彼此大约对角地布置有第一和第二鼻部,其在装配状态中限制旋转地贴靠到嘴式的螺栓孔处。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此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连接元件在面向槽的侧面上具有一种滑键,其嘴式地伸展到螺栓孔之下。-锤头螺栓在其杆的下端处、即就在头之上具有两个小的鼻部,其伸入连接元件的“嘴”中并且由此形成旋转角限制。由此来阻止螺栓在其应用范围(0°用于接合,45°在固定位置中)外旋转。-作为第三特征,锤头螺栓的自由形状头具有扭转。其引起,锤头螺栓(其应在固定位置中碰到槽上)自动旋回到槽方向上。这由此发生,即锤头螺栓在仅仅两个彼此远离的点(91)处接触型材的槽侧沿,并且表面的斜坡在这些点处产生旋入的力矩。通过该组合,装配工能够从包装中拿取固定系统并且以用于插入相应的槽中的简单的操作将锤头螺栓与固定体连接并且然后在没有另外注意螺栓的情况下将其插入待连接的型材中。由此该连接技术在时间上非常高效并且极其适合于单人装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嘴式的螺栓孔以其较长的开口在凸起的纵向上延伸。由此,被插入的锤头螺栓已经历在槽纵向上的一定的预取向。当较长的开口将鼻部围绕螺栓孔的中点的旋转在凸起纵轴线的两侧限制到22°至23°的角度ß上、优选地到22.5上时,在此是有利的。由此,锤头的上述取向通过特别简单的方式是可能的。此外当嘴式的螺栓孔被两个同心的圆区段限制时,是有利的。为了在完成装配的固定系统中螺母头不再从固定体的平面中伸出,当固定体在螺栓孔中设有柱状的第一和第二下沉部(Senkung)时,是有利的。当下沉部联接有第三和第四截顶锥式的下沉部并且第一和第二螺母相应地成形时,来提供螺母在固定体处的还更好的摩擦面。通过该截顶锥式的下沉部来提高螺母与固定体的相接触的体部的表面积。如果第一杆和第二杆的自由的端侧设有第一位置标记和第二位置标记,那么提供完成装配的锤头螺栓的正确的位置的检查。如果螺栓孔具有相应于第一和第二位置标记的第一和第二标记用于示出第一和第二锤头螺栓的期望位,那么这还可有利地来改进。当然,固定体的形状可在可行性界限中是任意的。但是当固定体板形地、角形地或空心角形地来构造时,是有利的。在此,板形的固定体可在具有多个底切的槽的型材中也在两侧被布置在型材棒的设有固定体的表面处。在相同的表面处但是也可来固定角形的板,其中,装配工能够自由在两侧分别设置角形的板并且也还附加地将在这些板之间的所谓的空心角形的固定单元安装到在该情况中彼此垂直分开的型材棒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改进方案设置成,固定体也被成形用于在这两个型材棒之间的连接角度,该角度处于0°到180°的范围中。由此可能保证在待固定的型材棒之间的每个期望的角度。但是在此最常见地可能出现角度90°和4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改进方案设置成,固定体由铝压铸元件构成。固定系统的单件被预装配证实为特别有利的。此外通过尺寸精确的预装配,固定螺母的转动最大足以装配固定系统。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由多个实施例的接下来的说明以及由所参考的附图得出。其中:图1显示了对于两个彼此T形布置的型材棒的固定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显示了在图1中示出的固定系统的单件的透视性的分解图;图3显示了对用于容纳锤头螺栓的杆的螺栓孔的俯视图;图4显示了带有插入的锤头螺栓以及凸起的螺栓孔的类似图3的视图,凸起借助于两个对角布置的鼻部将锤头螺栓防旋转地保持在固定状态中;图5显示了类似图4的图示,然而带有在对于槽开口的插入状态中的锤头;图6显示了锤头螺栓的透视图,其中,较弱地示出的“轮廓”应表示这两个鼻部和锤头的自由形状;图7显示了锤头的底视图,其中,较弱的线这里又还应表示头部的自由形状;图8在省略型材棒的情况下显示了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显示了对根据图8的带有型材棒的固定系统的俯视图;图10显示了以所谓的空心角的形式的固定系统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相应的锤头在这两个边腿处伸出;图11显示了非常类似图10的图示,然而在边腿处分别带有两个第一和第二锤头螺栓;以及图12显示了同样分别带有两个第一和第二锤头螺栓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三角形的固定板,省略三角形的尖端。具体实施方式现在根据图1到12来说明用于固定系统10的固定的多个实施例,固定系统10用于固定两个具有至少分别一个第一或第二槽12和14的第一和第二型材棒16、18。在此,只要未另外说明,对于相同的或类似的部件应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2、8和9中示出的固定系统10中固定体20分别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体。固定系统的另外的可能的实施例在图10到12中示出。在此,每个固定体20具有滑键式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0、32。该第一和第二凸起30、32那么在装配状态中伸入第一和第二槽开口34、36中。这里,凸起30、32中的每个或每个固定体20在凸起30和32中具有第一和第二螺栓孔38、40,其在装配状态中嘴式地伸入槽开口34和36中。在此显而易见的是,每个锤头螺栓22、24利用第一和第二螺母26和28固定在固定体20处。重要的第二点在于,第一和第二锤头螺栓22和24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锤头42、44,其是施加扭转的自由形状头。这意味着,在较轻的压力下装配时被相应地引导的锤头42、44贴靠在两个彼此远离的第一和第二槽侧沿点46和48处并且由此在装配中近似自动地取向到槽纵向上并且接着沉入槽12和14中。这仅仅由此是可能的,即锤头42、44具有所谓的自由形状,其设计成施加扭转到锤头42、44上。因为锤头42、44不是固定的形状,术语自由形状头被用作对该轮廓的说明。为了所谓的自由形状可发挥其作用,此外还重要的是,每个锤头螺栓22、24在锤头42、44与联接在其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定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系统(10),其用于将两个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或第二槽(12,14)的第一和第二型材棒(16,18)彼此以可规定的角度固定,所述固定系统带有固定体(20),所述固定体在装配状态中借助于被引入第一和第二槽(12,14)中的第一和第二锤头螺栓(22,24)利用第一第二螺母(26,28)安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型材棒(16,18)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20)滑键式地具有第一和第二凸起(30,32),其在装配状态中伸入第一和第二槽开口(34,36)中,其中,所述凸起(30,32)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螺栓孔(38,40),其嘴式地伸入所述槽开口(34,36)中的分别一个中,其中,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锤头(42,44)分别是施加扭转的自由形状头,其在较轻压力下的装配中仅分别贴靠在两个彼此远离的第一和第二槽侧沿点(46,48)中并且由此自主取向到槽纵向上并且接着沉入所述槽(12,14)中,其中,所述锤头(42,44)的表面的斜坡在这些槽侧沿点(46,48)处产生旋入的力矩,其中,第一和第二杆(50,52)在装配状态中部分地位于所述槽开口(34,36)内并且每个锤头螺栓(22,24)在锤头(42,44)与杆(50,52)之间的过渡处彼此大约对角地布置有第一和第二鼻部(54,56),其在装配状态中限制旋转地贴靠到嘴式的所述螺栓孔(38,40)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15 DE 202012007790.21.一种固定系统(10),其用于将两个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槽(12)或第二槽(14)的第一型材棒(16)和第二型材棒(18)彼此以可规定的角度固定,所述固定系统带有固定体(20),所述固定体在装配状态中借助于被引入第一槽(12)和第二槽(14)中的第一锤头螺栓(22)和第二锤头螺栓(24)利用第一螺母(26)和第二螺母(28)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棒(16)和第二型材棒(18)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20)滑键式地具有第一凸起(30)和第二凸起(32),其在装配状态中伸入第一槽开口(34)和第二槽开口(36)中,其中,所述第一凸起(30)和第二凸起(32)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栓孔(38)和第二螺栓孔(40),其嘴式地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槽开口(34)和第二槽开口(36)中,其中,相应的第一锤头(42)和第二锤头(44)分别是施加扭转的自由形状头,其在较轻压力下的装配中仅分别贴靠在两个彼此远离的第一槽侧沿点(46)和第二槽侧沿点(48)中并且由此自主取向到槽纵向上并且接着沉入所述第一槽(12)和第二槽(14)中,其中,所述第一锤头(42)和第二锤头(44)的表面的斜坡在所述第一槽侧沿点(46)和第二槽侧沿点(48)处产生旋入的力矩,其中,第一杆(50)和第二杆(52)在装配状态中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槽开口(34)和第二槽开口(36)内并且每个锤头螺栓在锤头与杆之间的过渡处彼此大约对角地布置有第一鼻部(54)和第二鼻部(56),其在装配状态中限制旋转地贴靠到嘴式的所述第一螺栓孔(38)和第二螺栓孔(40)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系统(10),其特征在于,嘴式的所述第一螺栓孔(38)和第二螺栓孔(40)以其较长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凸起(30)和第二凸起(32)的纵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较长的开口将所述第一鼻部(54)和第二鼻部(56)围绕所述第一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里克森格里特皮尔斯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夫冈里克森格里特皮尔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