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389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包括气缸,在所述气缸内设旋转体,在所述气缸的壁上设开口,在所述开口内设隔离体所述隔离体将所述开口分割成至少两个通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道设为流体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道设为流体出口,所述隔离体本身构成所述流体入口的侧壁的一部分,所述隔离体本身构成所述流体出口的侧壁的一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和压气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性好、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排共用流体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和压气机。
技术介绍
带有隔离体(所谓隔离体也可称为滑片)的流体机构(包括泵、压缩机、膨胀机构和发动机)的性能取决于流体机构入口和流体机构出口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隔离体所占据的圆心角,此圆心角越小,流体机构的效率越高。在这类机构的传统结构中,流体机构的入口与隔离体之间存在共用壁(此壁属于壳体的一部分),隔离体和流体出口之间也存在着共用壁(此壁属于壳体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增大了上述三者的圆心角,同时也使得隔离体的密封问题难以解决。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流体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方案1,一种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包括气缸,在所述气缸内设旋转体,在所述气缸的壁上设开口,在所述开口内设隔离体,所述隔离体将所述开口分割成至少两个通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道设为流体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道设为流体出口,所述隔离体本身构成所述流体入口的侧壁的一部分,所述隔离体本身构成所述流体出口的侧壁的一部分。方案2,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气缸设为圆形气缸,所述旋转体设为非满缸旋转体,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侧壁上。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非满缸旋转体设为对称非满缸旋转体。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对称非满缸旋转体设为椭圆对称旋转体或设为凸轮对称旋转体。方案5,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非满缸旋转体设为正圆偏心旋转体或设为非正圆偏心旋转体。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非满缸旋转体设为设为非正圆偏心旋转体时,所述非正圆偏心旋转体设为椭圆偏心旋转体或设为凸轮偏心旋转体。方案7,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气缸设为圆形气缸,所述旋转体设为满缸旋转体,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气缸的端盖上。方案8,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隔离体设置为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直线往复运动隔离体或者设置为同时做直线往复运动和摆动的摆动往复运动隔离体。方案9,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还包括流体入口通道壁,所述流体入口通道壁与所述隔离体密封滑动配合。方案10,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还包括流体出口通道壁,所述流体出口通道壁与所述隔离体密封滑动配合。方案11,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隔离体设为板式隔离体、椭圆式隔离体、十字截面式隔离体或设为圆形截面式隔离体。方案12,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隔离体与所述旋转体接触密封配合。方案13,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隔离体与所述旋转体非接触密封配合。方案14,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隔离体受往复控制装置控制。方案15,在方案14的基础上,所述往复控制装置设为与所述旋转体具有相同轮廓线的缸外旋转体。方案16,在方案14的基础上,所述往复控制装置设为曲柄连杆控制装置。方案17,在方案16的基础上,所述曲柄连杆控制装置设为曲柄连杆往复件机构。方案18,在方案16的基础上,所述曲柄连杆控制装置设为曲柄连杆机构。方案19,在方案16的基础上,所述曲柄连杆控制装置设为曲柄连杆齿轮齿条摆动件机构。方案20,在方案16的基础上,所述曲柄连杆控制装置设为曲柄连杆摆杆摆动件机构。方案21,在方案14的基础上,所述往复控制装置设为凸轮控制机构。方案22,在方案14的基础上,所述往复控制装置设为偏心旋转行星控制机构。方案23,在方案14的基础上,所述往复控制装置设为斜盘控制机构。方案24,在方案14的基础上,所述隔离体以所述往复控制装置的静止点为心的近心点和远心点与所述隔离体以所述旋转体的静止点为心的近心点和远心点分别对应。方案25,在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设为液体泵。方案26,在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设为液体马达。方案27,一种包括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多级压气机,两个以上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串联连通,所有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排量依次减小。方案28,在方案27的基础上,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隔离体不在同一方向上。方案29,在方案27的基础上,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旋转体的凸起部不在同一方向上。方案30,一种包括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多级膨胀机,两个以上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串联连通,所有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排量依次增大。方案31,在方案30的基础上,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隔离体不在同一方向上。方案32,在方案30的基础上,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旋转体的凸起部不在同一方向上。方案33,一种包括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入口与高压工质源连通。方案34,在方案33的基础上,在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高压工质源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置工质控制阀。方案35,在方案33或34的基础上,所述高压工质源设为间歇燃烧室或设为连续燃烧室。方案36,一种包括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出口经燃烧室与另外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方案37,一种包括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出口经工质控制阀再经燃烧室与另外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方案38,在方案36或37的基础上,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入口与速度型压气机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出口与速度型做功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方案39,在方案38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和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联动设置。方案40,在方案38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和所述速度型压气机联动设置。方案41,在方案38的基础上,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和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联动设置。方案42,在方案41的基础上,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和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三者联动设置。方案43,在方案38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压气机设为多级速度型压气机。方案44,在方案38的基础上,所述速度型做功机构设为多级速度型做功机构。方案45.—种包括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出口经燃烧室与此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方案46,一种包括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出口经工质控制阀再经燃烧室与此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方案47,在方案45或46的基础上,在所述发动机的工质包络上设工质导出口。方案48,在方案47的基础上,在所述工质导出口处设工质控制阀。方案49.一种包括方案I至24中任一方案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发动机,两个以上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串联连通,所有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排量依次减小形成多级压气单元;两个以上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串联连通,所有所述进排共用流体机构的排量依次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排共用流体机构,包括气缸(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1)内设旋转体(2),在所述气缸(1)的壁上设开口(3),在所述开口(3)内设隔离体(4),所述隔离体(4)将所述开口(3)分割成至少两个通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道设为流体入口(5),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通道设为流体出口(6),所述隔离体(4)本身构成所述流体入口(5)的侧壁的一部分,所述隔离体(4)本身构成所述流体出口(6)的侧壁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