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地板角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48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后地板角板结构,它是在现有的后地板角板上设置沿纵向排列的横向吸能筋,吸能筋间的距离沿纵向逐级递增。在后碰撞时,先接触的地方变形大,吸能效果好,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变形逐渐变小,吸能减弱,这样不但起到了良好的吸能效果,降低了因碰撞造成对后地板的破坏,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技术,具体涉及到汽车的后地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轿车上的后地板主要是通过在两侧安装后碰撞纵梁来减少后地板在遭受纵向碰撞时受到的破坏,即后碰撞纵梁承担了主要的抗碰撞作用,因此对后碰撞纵梁在吸能方面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尽管如此,后碰撞纵梁任无法十分有效地保护后地板,在遇到较强烈的后碰撞时,任会造成整个后地板的严重破坏。通常,在后碰撞纵梁与后地板之间有起连接作用的后地板角板,它与后碰撞纵梁沿纵向焊接为一体,实际上也对后碰撞纵梁具有加强作用,但是,现有的后地板角板在结构上并没有对碰撞吸能进行考虑,这是一个欠缺,无法更有效地发挥其对后碰撞纵梁的支持,保护后地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汽车后地板角板,在其上设计吸能结构,以对后碰撞纵梁进行支持,共同保护后地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的后地板角板上设置沿纵向排列的横向吸能筋,吸能筋间的距离沿纵向逐级递增。在后碰撞时,先接触的地方变形大,吸能效果好,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变形逐渐变小,吸能减弱,这样不但起到了良好的吸能效果,降低了因碰撞造成对后地板的破坏,提高整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后地板角板与后碰撞碰撞纵梁焊接后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后地板角板为单一零件,弯折为一L型,其表面设置有沿纵向排列的横向吸能筋1,吸能筋间的距离沿纵向逐级递增。后地板角板2直接与后碰撞横梁3焊接,对后碰撞横梁起到支持作用,如图2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地板角板,其为单一零件,弯折为一L型,其特征在于,在后地板角板的表面设置有沿纵向排列的横向吸能筋,吸能筋间的距离沿纵向逐级递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后地板角板结构,它是在现有的后地板角板上设置沿纵向排列的横向吸能筋,吸能筋间的距离沿纵向逐级递增。在后碰撞时,先接触的地方变形大,吸能效果好,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变形逐渐变小,吸能减弱,这样不但起到了良好的吸能效果,降低了因碰撞造成对后地板的破坏,提高整车的安全性。文档编号B62D25/20GK2908276SQ200620110498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傅昌宏, 朱振涛, 张海清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地板角板,其为单一零件,弯折为一L型,其特征在于,在后地板角板的表面设置有沿纵向排列的横向吸能筋,吸能筋间的距离沿纵向逐级递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昌宏朱振涛张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