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03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在组成全密封的壳体上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连接转向油缸的油口R和L、四条环形槽通过斜孔与对应油口相通,由定位销连接的阀套和阀芯上设有多组油孔,定子内设有与传动轴啮合的转子,同时在壳体内安装有弹簧销和钢珠组成的单向阀;阀芯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转子端部安装有密封件和盖板;前盖与阀芯为双道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机械阻力小、承受轴向力大、转向器容积效率高、能满足应急人力转向的需要,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简便易于保证精度、便于安装及维修的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动力转向的液压装置,尤其是一种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由壳体、阀套、阀芯和定子、转子等组成,其缺陷有①由于定子和转子有一定的轴向配合间隙,高压油会从转子的两个端平面泄漏到回油口,常常导致在应急人力转向特别是在带负载时发生转向油缸无动作或动作不明显现象;②由于现有的全液压转向器在阀芯与前盖之间设有滑动块,由于阀芯与滑动块之间有相对运动,因为是面接触,所以在转向器工作时,机械阻力矩大,长时间工作易使转向器发热,影响转向器性能;③转子端部无密封措施,影响转向器的容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应急人力转向和额定压力工况下保证车辆精确转向、减少机械阻力并能承受较大轴向力、提高转向器容积效率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为第一目的;同时提供一种采用双道密封使转向器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背压和恶劣环境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为第二目的。本技术的技术问题及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一种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包括由连接件连接的后侧板、定子、前侧板、壳体、前盖组成全密封的外壳,外壳的壳体上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连接转向油缸的油口R和L、四条环形槽,通过斜孔与对应的油口相通,壳体内设有由定位销连接的阀套和阀芯,阀套和阀芯上设有多组油孔,定子内设有转子,该转子与阀芯内的传动轴啮合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由弹簧销和钢珠组成的单向阀;阀芯的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在转子的端部安装有密封连接的盖板。所述的定位销两端与壳体的内孔之间设有保护垫。所述的弹簧销与进油口P相通,钢珠右边与回油口T相通。所述的前盖与阀芯的结合处设有双道密封的星形密封圈和防尘圈。所述的密封连接的盖板与转子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壳体内安装有由弹簧销和钢珠组成的单向阀,分别与进油口P和回油口T相通,形成一个补油回路,使在应急人力转向时实现从回油口T补油。推力轴承的安装可以减少机械阻力、承受较大轴向力;转子端部安装密封的盖板可提高转向器容积效率,采用了双道密封使转向器在工作中能承受较大的背压和恶劣的环境;除此,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简便而易于保证精度、便于安装及维修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再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是一种用于车辆动力转向的液压转向器,其包括由连接件8、19连接的后侧板10、定子13、前侧板31、壳体4、前盖1组成全密封外壳,其中后侧板与定子、定子与前侧板、前侧板与壳体、壳体与前盖的结合面上均设有“O”型密封圈3。壳体4上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油口R、油口L,连接转向油缸的二根管子分别与油口R、油口L连接。壳体上开有四条环形槽21、22、23、24,通过斜孔25、26、27、28分别与进油口P、右转油口R、左转油口L、回油口T相通。壳体内安装有由弹簧销6和钢珠5组成的单向阀,弹簧销6与进油口P相通,钢珠5右边与回油口T相通。壳体内还设有由定位销17连接的阀套7和阀芯15,阀套和阀芯上设有多组油孔,如油孔29、30等等,阀芯的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20。前盖1与阀芯15的结合处设有双道密封的星形密封圈18和防尘圈2。定子13内设有转子9,该转子9与传动轴14啮合传动,在转子的端部安装有“O”型密封圈11和盖板12,以提高容积效率。定位销17两端与壳体4内孔之间设有保护垫16,以避免转向器工作时因定位销的窜动而引起对壳体的强烈撞击,提高使用寿命。下面结合各零件的油路结构及其流向作进一步说明,以达到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当油泵供油时,当不转动阀芯15,油经进油口P通过斜孔25、环形槽21和阀套7、阀芯15上的油孔29到阀芯15内部,再通过环形槽24、斜孔28到回油口T回油箱。当转动阀芯15时,油经进油口P通过斜孔25、环形槽21,此时阀套7阀芯15上油孔29已被关闭,油从阀套7上油孔30进入到阀芯15上的左边配油槽,然后进壳体4和前侧板31中的部分油孔、进入由定子13和转子9构成的部分密封腔内,从而形成三个高低压腔,由于本技术在转子9的左端面装有“O”型圈11和盖板12,使高压腔的油从转子9两端平面泄漏到回油口T的油大大减少,而低压腔和从转子9两端平面泄漏的油、从前侧板31和壳体4内部的另外部分油孔中到达阀芯15的右边配油槽中,如果右转阀芯15时进入环形槽22到油口R或当左转阀芯15时进入环形槽23到油口L,到达车辆上的转向油缸的右或左腔,而车辆上的转向油缸的左或右腔的回油再经转向器油口L或R到阀芯15内部到回油腔环形槽24、回油口T回油箱,从而达到压力损失少,容积效率高的特点。而当油泵不工作时,转动阀芯15,使油腔产生一定的真空,油从油口T经斜孔28推动钢珠5进入阀套7、阀芯15,从而实现车辆人力应急转向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包括由连接件连接的后侧板(10)、定子(13)、前侧板(31)、壳体(4)、前盖(1)组成全密封的外壳,外壳的壳体上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连接转向油缸的油口R和L、四条环形槽(21)、(22)、(23)、(24),通过斜孔与对应的油口相通,壳体内设有由定位销(17)连接的阀套(7)、阀芯(15),阀套和阀芯上设有多组油孔,定子(13)内设有转子(9),该转子与阀芯内的传动轴(14)啮合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内安装有由弹簧销(6)和钢珠(5)组成的单向阀;阀芯(15)的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20);在转子(9)的端部安装有密封连接的盖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销(17)两端与壳体(4)的内孔之间设有保护垫(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销(6)与进油口P相通,钢珠(5)右边与回油口T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1)与阀芯(15)的结合处设有双道密封的星形密封圈(18)和防尘圈(2)。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连接的盖板(12)与转子(9)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1)。专利摘要一种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在组成全密封的壳体上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连接转向油缸的油口R和L、四条环形槽通过斜孔与对应油口相通,由定位销连接的阀套和阀芯上设有多组油孔,定子内设有与传动轴啮合的转子,同时在壳体内安装有弹簧销和钢珠组成的单向阀;阀芯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转子端部安装有密封件和盖板;前盖与阀芯为双道密封。本技术具有机械阻力小、承受轴向力大、转向器容积效率高、能满足应急人力转向的需要,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简便易于保证精度、便于安装及维修的特点。文档编号B62D5/09GK2913122SQ20062010346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蔡国定, 范云富 申请人:宁波中意液压马达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阀式的摆线全液压转向器,包括由连接件连接的后侧板(10)、定子(13)、前侧板(31)、壳体(4)、前盖(1)组成全密封的外壳,外壳的壳体上设有进油口P、回油口T、连接转向油缸的油口R和L、四条环形槽(21)、(22)、(23)、(24),通过斜孔与对应的油口相通,壳体内设有由定位销(17)连接的阀套(7)、阀芯(15),阀套和阀芯上设有多组油孔,定子(13)内设有转子(9),该转子与阀芯内的传动轴(14)啮合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内安装有由弹簧销(6)和钢珠(5)组成的单向阀;阀芯(15)的端部安装有推力轴承(20);在转子(9)的端部安装有密封连接的盖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定范云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意液压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