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在水田区应用的两轮或三轮驱动型反相位转向的三轮拖拉机,利用有发动机、变速箱等零件组成的有两前轮驱动的前桥和尾轮折转反相位转向,用转向机控制其前后轮转向状态,以达到具有优异操作转向性能的能在小块田地上应用的农用拖拉机,而并不追求太好的公路运输性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能在南方水田区小块田地间耕作应用的三轮拖拉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手扶式拖拉机或类似主机的前桥和尾轮间,用转向机、拉杆、前左转向臂,后右转向臂等按要求连接,以得到前桥和尾轮联动反相位转向的三轮拖拉机,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整体结构简图,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左向拉动方向盘,转向机拉动前桥向左折转,后左拉杆推动尾转向右偏转,强制两前轮滑移形成反相位转向,若拉住方向盘不动,本机就维持滑移转向状态,松开方向盘,拖拉机自行或控制恢复直行状态,方向盘转回,反之亦然,在拉动牙嵌的情况下,方向盘自动或控制向拉牙嵌侧转动,机体和尾轮偏转,形成转向状态,松开牙嵌后,拖拉机和转向机自行或控制恢复直行状态,在各种行驶状态下,方向盘都能对本机进行控制,具有优异的操作灵活性能。因为是反相位转向和犁沟具有导向性,尾轮就和犁沟形成良好的配合行驶状态。如图4是本三轮拖拉机转向状态简图。在采用尾轮驱动的情况下,发动机动力经变速箱变速后,通过皮带盘传至前桥侧传动箱,此时的皮带盘起着离合器和调速器的作用,(最好是不同直径的同轴双皮带盘),动力经调整后经传动箱锥齿轮转向90°传至前万向节、传动杆、后万向节,此时两个单万向节可形成较好的传动,因为前后桥的折转量都不大,能很好的互相补偿传动不等速,然后将动力传至尾轮侧转传动箱,形成尾轮驱动。可以看出,本尾轮驱动结构简单,零部件相对较少,可用较简单的结构就可实现全轮驱动、全轮转向,对主机仅需要和档位同步的动力输出轴,并且,在转向状态下,尾轮驱动力可形成一定的转向力距。本技术拖拉机有益效果是可提供比现在有手扶拖拉机更好的田间机动性能,同时有尾轮和犁沟配合良好,操作灵活省力,机体轻小,结构简单的特点,可方便的利用现有主机生产出实用的配套后桥,极低的生产成本(500-1000元)使得本机对现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极为适应,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图1是两轮驱动型反相位转向三轮拖拉机结构简图。图2是三轮驱动型反相转向的三轮拖拉机结构简图。图3是三轮拖拉机抗翻倾性能在大转角和直行情况下的比较,可看出其性能并没降低多少。图4是三轮拖拉机单犁情况下犁沟和尾轮适应性示意图。在图中1、发动机 2、离合器 3、前桥折转轴 4、大梁 5、前左转向臂 6、前左拉杆 7、拉杆调整套 8、转向机 9、方向盘 10后右拉杆11、后右拉杆臂 12、座位 13、后挂点 14、尾轮 15、操纵踏板 16、犁17、深浅调节螺杆 18、主变速箱 19、和档位同步的动力输出轴皮带盘 20、前桥侧传动箱 21、前万向节 22、传动杆 23、伸缩套 24、右万向节 25、轮侧传动减速箱 26、操纵拉线 A前桥重心点 B整车重心点 C后桥重心点 D尾轮接地点 EF尾轮左右抗翻倾点 B′大转角状态。下整车重心点,E′F′转向状态下尾轮左右抗翻倾点,C′转向状态下后桥重心点,D′尾轮接地点。在图2中,和档位同步的动力输出轴19通过皮带将动力传至前桥侧传动箱20带动前万向节21、传动杆22、后万向节24、将动力传入尾轮侧传动减速箱25,形成尾轮驱动力,其中前后桥折转量都不大,同时只要设计合理传动杆也不会和大梁脚踏板碰擦。三轮拖拉机的改进措施1、采用90cm以上的两轮距,以提高本机的抗翻倾性能。2、尽量降低本机重心高度,发动机和座位高度适当下调,减少座位后悬量,采用一定量尾叉和尾叉轴前倾。3、尽量采用刚性中挂农具,犁耙等农具应采用升缩套筒式调节,可用螺杆式深浅调节或钢丝绳拉绳式深浅调节,可采有折转式起犁或液压起犁。4、带尾轮驱动的型号必须有和档位同步的动力输出轴。5、操纵机构要适应折转前桥的影响,可采用浮动式连杆或其它形式的拉杆拉线结构将操纵传至脚踏板。6、因本机抗偏载能力较差,犁具最好用可调式侧板或抗偏载轮调节偏载,同时可提高耕作效率和降低主机负荷。7、本机前后两轴距以最大两前轮距的4/3-5/3为宜。8、有后挂运输能力的型号应采用宽尾轮或双尾轮结构。9、转向机转向比以停车状态下拉动方向盘,两前轮能滑移转向为准,建议前后桥转向比例为前桥20°后桥30°-40°。10、改装型主机应有一定强度储备,建议采用5千瓦以上机型。权利要求1.一种两轮或三轮驱动型反相位转向三轮拖拉机,在本技术中,有两前驱动轮和尾轮组成的三轮拖拉机,其特征是发动机在本机最前面,其后是有两前驱动轮的驱动前桥和相应的操纵机构,(现有的手扶拖垃机主机或重新设计主机)前桥主挂架下方可挂载各种农具,主挂架上主是前桥折转轴,并和大梁相连,大梁后端连接着尾叉轴,轴下是尾叉和尾轮,大梁后上方是转向机,转向机前后拉杆通过前后拉杆臂和前桥,尾轮轴相连,大梁后方是座位,大梁后下方是脚踏板和操纵踏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或三轮驱动型反相位转向三轮拖拉机,其特征是在前桥主变速箱上有和档位同步的动力输出轴,其轴上有皮带盘,皮带盘通过皮带和前桥侧传动箱相连传动(也可在主机上直接用锥齿轮传动而不用前桥侧传动箱)前桥侧传动箱后伸传动轴上有万向节和传动杆将动力传入后桥尾轮上的尾轮侧传动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或三轮驱动型反相位转向三轮拖拉机,特征是(能和现有手扶式拖拉机配套组成本机的后桥部分)前面是前桥折转轴和主挂架,中间连着大梁,大梁另一头是尾叉轴和轴下尾轮,大梁后上方是转向机,转向机前后拉杆分别连接前桥和尾轮轴,大梁后方是座位,座位下是尾挂点,大梁后下方尾轮前是脚踏板和操纵踏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或三轮驱动型反相位转向三轮拖拉机,其特征是(能和现有或改进后主机组成本机的后桥部分)前面是前桥折转轴,前桥折转轴侧有一个前桥侧传动箱,前桥侧传动箱通过传动杆、万向节和尾轮侧传动箱相连传动,折转轴连着大梁,大梁另一头是尾叉折转轴和轴下的尾轮,大梁后上方是转向机和前后拉杆分别连着前桥和尾轮轴,大梁后下方是操纵踏板和脚踏板,尾叉轴后是座位和座位下面的后挂点。专利摘要一种能在水田区应用的两轮或三轮驱动型反相位转向的三轮拖拉机,利用有发动机、变速箱等零件组成的有两前轮驱动的前桥和尾轮折转反相位转向,用转向机控制其前后轮转向状态,以达到具有优异操作转向性能的能在小块田地上应用的农用拖拉机,而并不追求太好的公路运输性能。文档编号B62D7/00GK2538651SQ0125264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冯明勋 申请人:冯明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或三轮驱动型反相位转向三轮拖拉机,在本实用新型中,有两前驱动轮和尾轮组成的三轮拖拉机,其特征是:发动机在本机最前面,其后是有两前驱动轮的驱动前桥和相应的操纵机构,(现有的手扶拖拉机主机或重新设计主机)前桥主挂架下方可挂载各种农具,主挂架上主是前桥折转轴,并和大梁相连,大梁后端连接着尾叉轴,轴下是尾叉和尾轮,大梁后上方是转向机,转向机前后拉杆通过前后拉杆臂和前桥,尾轮轴相连,大梁后方是座位,大梁后下方是脚踏板和操纵踏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勋,
申请(专利权)人:冯明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