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连福专利>正文

一种三轮拖拉机转向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680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拖拉机转向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导向轮前叉连板上的扇面形转盘,扇面形转盘两侧对称地设有转向轴承,每个转向轴承固定在转向连杆上,转向连杆的上端与位于前插立轴侧端的、带有转向拨杆的转向轴连接,转向拨杆经转向拉线、前转角、拉杆、后转角及拉线与转向拨插轴连接。需要转向时,只需将车把搬向一侧,扇面形转盘就会将转向轴承挤起,带动转向连杆、转向拨杆抬起拉动转向拉线,再经前转角、拉杆、后转角及拉线将转向一侧后轮的转向拨插轴拔出,使该侧的后驱动轮停转,由对侧的后驱动轮驱动实现转向。整个转向过程只需搬动车把即可完成,避免了使用捏手带来的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灵敏度较低等缺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三轮拖拉机转向控制装置。二
技术介绍
三轮拖拉机是手扶拖拉机的改进车型,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手扶拖拉机驾驶起来费 时、费力,难以控制等问题。该种拖拉机包括呈三角形布置的一个前导向轮及两个后驱动 轮,柴油机在导向轮与驱动轮之间,座椅在柴油机上面。柴油机由三角带传动通过变速箱及 离合器驱动后轮转动。导向轮上端设有车把,车把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转向捏手,每个转 向捏手通过拉线与变速箱上一侧后轮的转向拨插轴连接。需要转向时,除了搬动车把外,还 要捏动与转向同侧的捏手,捏手带动拉线将转向一侧后轮的转向拨插轴拔出,使该侧的后 驱动轮停转,由对侧的后驱动轮驱动实现转向。采用该种手捏存在如下缺点1、费时、费力, 劳动强度高,灵敏度较低;2、容易人为忘记,造成无法及时转向,安全性较差。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轮拖拉机转向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有效地克 服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导向轮前 叉连板上的扇面形转盘,扇面形转盘两侧对称地设有转向轴承,每个转向轴承固定在转向 连杆上,转向连杆的上端与位于前插立轴侧端的、带有转向拨杆的转向轴连接,转向拨杆经 转向拉线、前转角、拉杆、后转角及拉线与变速箱上一侧后轮的转向拨插轴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三轮拖拉机需要转向时,只需将车把搬向一侧,该侧的 转向轴承就会被扇面形转盘挤压抬起,并带动转向连杆一起抬起,从而使与转向连杆同轴 的转向拨杆抬起拉动转向拉线,再经前转角、拉杆、后转角及拉线将转向一侧后轮的转向拨 插轴拔出,使该侧的后驱动轮停转,由对侧的后驱动轮驱动实现转向。整个转向过程只需搬 动车把即可完成,避免了使用捏手带来的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灵敏度较低等缺点。同 时,也不会出现人为忘记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能。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灵活方 便,添补了此类控制装置的空白,可以在各种农机上使用。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使用在三轮拖拉机上,该拖拉机包括呈三角形布置 的一个前导向轮17及两个后驱动轮18,柴油机19在前导向轮17与后驱动轮18之间,座椅 20在柴油机19上面。柴油机19由三角带传动通过变速箱26及离合器28驱动后轮转动。前导向轮17通过前叉31、前叉连板2、前插立轴轴套16及前插立轴27与车把21连接。本 技术包括固定在前导向轮17前叉连板2上的扇面形转盘1,扇面形转盘1两侧对称地 设有转向轴承3,每个转向轴承3固定在转向连杆24上,转向连杆24的上端与安装在前插 立轴轴套16侧端的、带有转向拨杆13的转向轴12连接。转向轴12通过轴套15连接在前 插立轴轴套16及前斜梁14上。转向拨杆13与转向拉线4连接,转向拉线4与前转角5连 接,前转角5与拉杆7连接,拉杆7与后转角10连接,后转角10与拉线11连接,拉线11通 过连板8与变速箱26上一侧后驱动轮18的转向拨插轴9连接。本技术除扇面形转盘 1夕卜,其它零件均左右对称布置在机架两侧,并分别控制同侧后驱动轮18的转向拨插轴9。 前转角5是由相互成直角的、分别与转向拉线4及拉杆7连接的前、后拨板30、29构成,它 们的连接处活动连接在车架6侧端。后转角10是由中间转轴23及分别连接在转轴23两 端的内、外拨板22、25构成,并通过轴套32连接在车架6后端。内、外拨板22、25分别与拉 线11及拉杆7连接。内、外拨板22、25按照一定的角度安装,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权利要求一种三轮拖拉机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前导向轮(17)前叉连板(2)上的扇面形转盘(1),扇面形转盘(1)两侧对称地设有转向轴承(3),每个转向轴承(3)固定在转向连杆(24)上,转向连杆(24)的上端与位于前插立轴(27)侧端的、带有转向拨杆(13)的转向轴(12)连接,转向拨杆(13)经转向拉线(4)、前转角(5)、拉杆(7)、后转角(10)及拉线(11)与变速箱(26)上一侧后轮的转向拨插轴(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拖拉机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转角 (10)是由中间转轴(23)及分别连接在转轴(23)两端的内、外拨板(22)、(25)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拖拉机转向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导向轮前叉连板上的扇面形转盘,扇面形转盘两侧对称地设有转向轴承,每个转向轴承固定在转向连杆上,转向连杆的上端与位于前插立轴侧端的、带有转向拨杆的转向轴连接,转向拨杆经转向拉线、前转角、拉杆、后转角及拉线与转向拨插轴连接。需要转向时,只需将车把搬向一侧,扇面形转盘就会将转向轴承挤起,带动转向连杆、转向拨杆抬起拉动转向拉线,再经前转角、拉杆、后转角及拉线将转向一侧后轮的转向拨插轴拔出,使该侧的后驱动轮停转,由对侧的后驱动轮驱动实现转向。整个转向过程只需搬动车把即可完成,避免了使用捏手带来的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灵敏度较低等缺点。文档编号B62D7/00GK201703421SQ20102024674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李连福 申请人:李连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拖拉机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前导向轮(17)前叉连板(2)上的扇面形转盘(1),扇面形转盘(1)两侧对称地设有转向轴承(3),每个转向轴承(3)固定在转向连杆(24)上,转向连杆(24)的上端与位于前插立轴(27)侧端的、带有转向拨杆(13)的转向轴(12)连接,转向拨杆(13)经转向拉线(4)、前转角(5)、拉杆(7)、后转角(10)及拉线(11)与变速箱(26)上一侧后轮的转向拨插轴(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福
申请(专利权)人:李连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