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6135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9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包括充电部分和机载部分,其中,充电部分包括充电平台及防风墙,机载部分包括电能接收装置及机载电池。该充电系统适用于各类能够垂直起降的电动旋翼飞机的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平台上所设置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接触面,便于电动旋翼飞机通过导电体与该接触面直接接触,实现传导式充电。而可折叠的充电平台的设置,使得该充电平台占用空间较小,且利于保护导电接触面的正面或背面,可加热的加热电阻的使用更使得该充电平台避免因为结冰或积雪造成充电障碍的问题。使用该充电系统时,当电动旋翼飞机停靠在该充电平台上后即可直接进行机载电池的充电,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旋翼飞机的充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旋翼飞机在需要充电时,必须将电池从飞机上拆卸下来进行充电,充电后再将电池组装至电动旋翼飞机上。这种先拆卸电池再充电的方式不仅使用不便而且难以实现自动化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动旋翼飞机的电池充电时不方便且难以实现自动化充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包括: 充电平台:包括降落平台及导电接触面,所述导电接触面设于所述降落平台上,所述导电接触面包括彼此隔离的正极导电面及负极导电面; 电能接收装置:安装于电动旋翼飞机的起落架上,包括正极接收器及负极接收器,所述正极接收器用于在电动旋翼飞机充电时与所述正极导电面进行电连接,所述负极接收器用于在电动旋翼飞机充电时与所述负极导电面进行电连接; 机载电池:设置于电动旋翼飞机上并给该电动旋翼飞机供电,所述机载电池串接在所述电能接收装置的电流回路上。较佳地,该充电系统还包括:防风墙,所述防风墙为一片或多片结构,所述防风墙树立于所述充电平台的周围,用于避免周围风力对电动旋翼飞机降落的影响。较佳地,所述防风墙的外表面上设有视觉标识,所述视觉标识为较易识别的文字、符号或数字。较佳地,所述视觉标识为喷漆图案或者为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或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图案。较佳地,所述降落平台包括一中轴,所述中轴将所述降落平台分别相互对称的两部分,并分别承载所述正极导电面及负极导电面,所述中轴用于将所述降落平台进行翻折。较佳地,所述降落平台翻折时为向下收起或向上收起。较佳地,所述正极导电面包括一块充电面板或由多块充电面板拼接而成,相应地,所述负极导电面包括一块充电面板或由多块充电面板拼接而成。 较佳地,所述充电面板的形状为栅格状或为实心面板状。较佳地,所述充电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引导标识,所述引导标识为递归式图案;所述递归式图案为喷漆图案或者为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或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图案。较佳地,所述正极导电面内设有第一加热电阻,所述第一加热电阻紧贴正极导电面且与正极导电面绝缘,所述及负极导电面内设有第二加热电阻,所述第二加热电阻紧贴负极导电面且与负极导电面绝缘;所述第一加热电阻、第二加热电阻分别与直流电源相连并构成加热回路。较佳地,在第一加热电阻与直流电路构成的加热回路中以及第二加热电阻与直流电路构成的加热回路中分别设有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为电磁继电器或电力电子开关。较佳地,所述充电平台由直流电源供电,所述直流电源经一充电控制电路将电能输出至所述正极导电面及负极导电面。较佳地,所述电能接收装置的正极接收器及负极接收器分别通过导电线与机载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正极接收器及负极接收器的结构为平整接触面、齿状接触面或点/针状接触面或其中任意两种结构的组合。较佳地,所述正极接收器及负极接收器安装于所述起落架的下方或侧方,以使其在电动旋翼飞机降落后与导电接触面相接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包括充电部分和机载部分,其中,充电部分包括充电平台及防风墙,机载部分包括电能接收装置及机载电池。该充电系统适用于各类能够垂直起降的电动旋翼飞机的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平台上所设置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接触面,便于电动旋翼飞机通过导电体与该接触面直接接触,实现传导式充电。而可折叠的充电平台的设置,使得该充电平台占用空间较小,且利于保护导电接触面的正面或背面,可加热的加热电阻的使用更使得该充电平台避免因为结冰或积雪造成充电障碍的问题。使用该充电系统时,当电动旋翼飞机停靠在该充电平台上后即可直接进行机载电池的充电,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的充电部分构成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的充电平台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平台折叠后向上收起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平台折叠后向下收起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平台的电路原理构成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的机载部分构成图; 图7A为起落架为足式起落架时本专利技术电能接收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7B为起落架为滑橇式起落架时本专利技术电能接收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平台展开后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_充电平台;2_防风墙;3_机载电池;4_电能接收装置;11_降落平台;12-导电接触面;13-中轴;14-直流电源;15-充电控制电路;16-第一加热电阻;17_第二加热电阻;18_第一电子开关;19_第二电子开关;121-正极导电面;122-负极导电面;201-视觉标识;112_引导标识;41_正极接收器;42_负极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平台1、防风墙2、机载电池3及电能接收装置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防风墙2包括四片相同的防风墙结构,这四片防风墙树立于充电平台的周围,可以避免周围风力对电动旋翼飞机降落的影响。此外,防风墙的外表面上还可以设有视觉标识201,以便于从周围环境中凸显出该充电系统。其中,视觉标识201可以为任何较易识别的文字、符号、数字或其他简易图案,本实施例中的视觉标识为“中”字图。视觉标识可以为喷漆图案或者为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或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图案,以便于识别。如图2所示,充电平台包括降落平台11及导电接触面12,导电接触面12设于降落平台11上,导电接触面12包括彼此隔离的正极导电面121及负极导电面122。降落平台11包括一中轴13,中轴13将降落平台分别相互对称的两个部分,并分别承载正极导电面121及负极导电面122。在不使用该充电平台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中轴13将降落平台11进行翻折。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备选的翻折方式,分别如图3、图4所示。参见图3,当充电平台I的折叠模式为向上收起时,翻折后,有利于保护正极导电面121及负极导电面122的正面(即充电侧)。参见图4,当充电平台I的折叠模式为向下收起时,翻折后,有利于保护正极导电面121及负极导电面122的背面(即非充电侧)。这种可折叠充电平台不但节省空间,而且有利于维护,特别是当在室外应用时,折叠状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可以实现避免积雪或积冰等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中的,正极导电面及负极导电面是由形状为栅格状的一块充电面板构成。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正极导电面及负极导电面还可以为多块充电面板拼接而成的,此外,充电面板的形状也可以为实心面板状。如图5所示,充电平台由直流电源14供电,直流电源经一充电控制电路15将电能输出至所述正极导电面及负极导电面。正极导电面内还设有第一加热电阻16,第一加热电阻紧贴正极导电面且与正极导电面绝缘,负极导电面内设有第二加热电阻17,第二加热电阻紧贴负极导电面且与负极导电面绝缘;第一加热电阻、第二加热电阻分别与直流电源相连并构成加热回路。另外,在第一加热电阻与直流电路构成的加热回路中以及第二加热电阻与直流电路构成的加热回路中分别设有第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旋翼飞机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平台:包括降落平台及导电接触面,所述导电接触面设于所述降落平台上,所述导电接触面包括彼此隔离的正极导电面及负极导电面;电能接收装置:安装于电动旋翼飞机的起落架上,包括正极接收器及负极接收器,所述正极接收器用于在电动旋翼飞机充电时与所述正极导电面进行电连接,所述负极接收器用于在电动旋翼飞机充电时与所述负极导电面进行电连接;机载电池:设置于电动旋翼飞机上并给该电动旋翼飞机供电,所述机载电池串接在所述电能接收装置的电流回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多翼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