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684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大功率采煤机变压器的冷却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冷却箱体易出现水路堵塞、检修困难、冷却效果不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所述箱体由一块顶板、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焊接组成,两块侧板分别通过其连接凸台与顶板两侧的连接凹槽嵌入式连接。各板上均设有冷却水路,增强了变压器箱体的冷却能力,满足了大功率采煤机的使用需求;各板上的冷却水路既能单独使用,又能组合使用;各冷却板上的盖板设计也利于对冷却水路的检测疏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功率采煤机变压器的冷却系统的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
技术介绍
大功率采煤机(3000kW系列)所需的牵引变压器已达到500kVA,此类牵引变压器若使用原有的冷却方法,即单靠变压器铁芯与水冷底板接触散热,已不能满足该变压器的冷却需求,容易出现过温导致电气故障。这就需要增加箱体的散热能力。除去箱体前后两个面(前后盖板安装处)需要进出变压器外,其余上下左右四面,每个面均须部有冷却水路。因此,在设计箱体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制造箱体的工艺问题;2、四面水套的联通问题;3、水路堵塞时维修及及时处理的问题。若采用整体铸造工艺,会导致箱体体积很大,直接铸出每一面中都有中空的盘旋式水路有很大的困难,磨具的设计也难以完成。若采用浇铸工艺,可用铁水包围直接成型的水管,使得最终箱体成型,但该方法很难实现,其原因是:(1)铁水流动不均匀,影响箱体的强度及美观性;(2)由于箱体积极较大,水路行程较长,所以在浇铸最终成型时,较早与铁水接触的钢管发生熔化现象,造成水路堵塞;(3)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冷却箱体易出现水路堵塞、检修困难、冷却效果不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由一块顶板、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焊接组成,两块侧板分别通过其连接凸台与顶板两侧的连接凹槽嵌入式连接;所述顶板的主体钢板I上设有“S”型冷却水路I,冷却水路I的外表面设有盖板I,冷却水路I的进水口 I和出水口 I均设于主体钢板I的外表面,进水口 I和出水口 I处安装有螺堵;所述侧板的主体钢板II上设有“S”型冷却水路II,冷却水路II的外表面设有盖板II,冷却水路II的进水口 II和出水口 II设于主体钢板II侧面的连接凸台处,进水口 II和出水口 II处安装有螺堵;所述底板的主体钢板III上也设有“S”型冷却水路III,冷却水路III的外表面设有盖板III,冷却水路III的进水口 III和出水口 III分别设置于主体钢板III两侧的凸柱上,进水口 III和出水口 III处安装有螺堵;所述顶板的出水口 I与一块侧板的进水口 II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该侧板的出水口 II与另一侧板的进水口 II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顶板的进水口 I与底板的出水口III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所述顶板的进水口 I和出水口 I以及两侧板的进水口 II和出水口 II的开口方向均朝上。所述的顶板的主体钢板I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冷却水路I的两个端头分别位于主体钢板I开有连接凹槽的两侧面上,两个端头处均设有螺堵。所述冷却水路III在与进水口 III和出水口 III方向垂直的主体钢板III的两侧面处也设有螺堵。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箱体是通过组焊而成,制作工艺简单,成本更低;2、各板上均有冷却水路,增强了变压器箱体的冷却能力,满足了大功率采煤机的使用需求;3、各板上的冷却水路是通过接头、胶管并用的连接方式,避免了各钢板进出水口直接对接时容易出现漏水到箱体内部的情况;4、各板上的冷却水路既能单独使用,又能组合使用,且其水流路径可根据需要设计,有效的避免了当某一个水路发生堵塞时导致整套冷却系统瘫痪的问题;5、每个冷却板上都设置了盖板,当诊断出某个冷却板发生堵塞时,也可铣除其盖板来进行检测疏通,重复利用率高;6、侧板与顶板的进出水口都设置在箱体顶部(即进出水口方向朝上),可方便水流路径的自由组合,操作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顶板(I)的主视图;图3为顶板(I)的A-A剖视图;图4为侧板(2)的主视图;图5为侧板(2 )的A-A剖视图;图6为底板(3)的主视图;图7为底板(3 )的A-A剖视图;图中:1-顶板、2-侧板、3-底板;11-冷却水路1、12-连接凹槽、13-进水口 1、14-连接孔、15-出水口 1、16_主体钢板1、17_盖板1、18-螺堵;21-盖板II ,22-主体钢板II >23-进水口 I1、24_出水口 I1、25_冷却水路II >26-连接凸台;31-主体钢板II1、32-冷却水路II1、33-进水口II1、34-出水口II1、35-盖板II1、36-凸柱。【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由一块顶板1、两块侧板2和一块底板3焊接组成,两块侧板2分别通过其连接凸台26与顶板I两侧的连接凹槽12嵌入式连接。如图2、3所示,顶板I的主体钢板I 16上设有“S”型冷却水路I 11,冷却水路I11的外表面设有盖板I 17,冷却水路I 11的进水口 I 13和出水口 I 15均设于主体钢板I 16的外表面,进水口 I 13和出水口 I 15处安装有螺堵18 ;所述冷却水路I 11的两个端头分别位于主体钢板I 16开有连接凹槽12的两侧面上,两个端头处均设有螺堵18,两端头处的螺堵18能有效防止水经端头处流出,影响各板之间的水循环冷却。如图4、5,所述侧板2的主体钢板II 22上设有“S”型冷却水路II 25,冷却水路II 25的外表面设有盖板II 21,冷却水路II 25的进水口 II 23和出水口 II 24设于主体钢板II 22侧面的连接凸台26处,进水口 II 23和出水口 II 24处安装有螺堵18。如图6、7,所述底板3的主体钢板III 31上也设有“S”型冷却水路III 32,冷却水路III32的外表面设有盖板III 35,冷却水路III 32的进水口III 33和出水口III 34分别设置于主体钢板III31两侧的凸柱36上,进水口III33和出水口III34处安装有螺堵18 ;冷却水路III31在与进水口III 33和出水口III 34方向垂直的主体钢板III 31的两侧面处也设有螺堵18。顶板I的出水口 I 15与一块侧板2的进水口 II 23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该侧板2的出水口 II 24与另一侧板2的进水口 II 23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顶板I的进水口 I 13与底板3的出水口III 34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因此,顶板、两侧板和底板上的冷却水路形成循环,且顶板、两侧板和底板上的冷却水路路径不固定,各板上的每个水口均可作为进水口或出水口。因顶板、两侧板和底板上之间的冷却水路是通过标准接头和胶管连接,根据需要,四个冷却板也可进行单独冷却,能有效避免当某一个水路发生堵塞时导致整套冷却系统瘫痪的问题。每个冷却板上都设置了盖板,当诊断出某个冷却板发生堵塞时,可铣除其盖板来进行检测疏通。两侧板与顶板的进出水口都设置在箱体顶部(开口方向朝上),可方便水流路径的自由组合。为了便于安装变压器箱体,在顶板I的主体钢板I 16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14。【主权项】1.一种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一块顶板(I)、两块侧板(2)和一块底板(3)焊接组成,两块侧板(2)分别通过其连接凸台(26)与顶板(I)两侧的连接凹槽(12)嵌入式连接; 所述顶板(I)的主体钢板I (16)上设有“S”型冷却水路I (11),冷却水路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环绕水冷设计的采煤机变压器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一块顶板(1)、两块侧板(2)和一块底板(3)焊接组成,两块侧板(2)分别通过其连接凸台(26)与顶板(1)两侧的连接凹槽(12)嵌入式连接;所述顶板(1)的主体钢板Ⅰ(16)上设有“S”型冷却水路Ⅰ(11),冷却水路Ⅰ(11)的外表面设有盖板Ⅰ(17),冷却水路Ⅰ(11)的进水口Ⅰ(13)和出水口Ⅰ(15)均设于主体钢板Ⅰ(16)的外表面,进水口Ⅰ(13)和出水口Ⅰ(15)处安装有螺堵(18);所述侧板(2)的主体钢板Ⅱ(22)上设有“S”型冷却水路Ⅱ(25),冷却水路Ⅱ(25)的外表面设有盖板Ⅱ(21),冷却水路Ⅱ(25)的进水口Ⅱ(23)和出水口Ⅱ(24)设于主体钢板Ⅱ(22)侧面的连接凸台(26)处,进水口Ⅱ(23)和出水口Ⅱ(24)处安装有螺堵(18);所述底板(3)的主体钢板Ⅲ(31)上也设有“S”型冷却水路Ⅲ(32),冷却水路Ⅲ(32)的外表面设有盖板Ⅲ(35),冷却水路Ⅲ(32)的进水口Ⅲ(33)和出水口Ⅲ(34)分别设置于主体钢板Ⅲ(31)两侧的凸柱(36)上,进水口Ⅲ(33)和出水口Ⅲ(34)处安装有螺堵(18);所述顶板(1)的出水口Ⅰ(15)与一块侧板(2)的进水口Ⅱ(23)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该侧板(2)的出水口Ⅱ(24)与另一侧板(2)的进水口Ⅱ(23)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顶板(1)的进水口Ⅰ(13)与底板(3)的出水口Ⅲ(34)通过接头和胶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松郭生龙彭嘉伟张丽明张世宗卢川川樊帅
申请(专利权)人:太重煤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