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30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属机动车转向机构,其特征是设置左、右两根转向直拉杆,左转向直拉杆的两端分别与转向垂臂的下端段和第一桥转向节臂相铰接,右转向直拉杆的两端分别与过渡垂臂的下端段和第二桥转向节臂相铰接,在转向垂臂中段和过渡垂臂的中段铰接装有调节杆的转向连杆,来实现转向垂臂和过渡垂臂的同步运动,调节杆调节转向垂臂和过渡垂臂之间的距离,当转向器旋转时,转向垂臂和过渡垂臂各自牵引第一桥、第二桥转向节臂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桥和第二桥的同步旋转,有效地提高了双前桥的转向传动效率和安全可靠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机动车转向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助力器的转向拉杆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由三根转向拉杆和一个转向垂臂,二个过渡垂臂组成,铸锻件多,机构复杂,不仅安装调试工作量大,而且传动效率较低,有的还采用了双转向器结构,占用底盘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简化传动机构,提高双前桥转向的传动效率和工作可靠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由转向垂臂、转向器、转向器支座、助力器、助力器支座、过渡垂臂、过渡垂臂支座组成,其中转向器支座、助力器支座、过渡垂臂支座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汽车底盘的车架大梁上,转向器固装在转向器支座上,转向垂臂的上端段用花键连接在转向器的输出轴上,过渡垂臂的上端段用花键连接在过渡垂臂支座的横转轴上,助力器的油缸底座用球节铰接在助力器支座上,其特征是设置左右两根转向直拉杆,左转向直拉杆的一端用球节与第一桥的转向节臂铰接,右转向直拉杆的一端用球节与第二桥的转向节臂铰接;在转向垂臂的中段设置转向垂臂中锥孔,在转向垂臂的下端段设置转向垂臂下锥孔,在过渡垂臂的中段均布开设左、右两个中锥孔,而在过渡垂臂的下端段开设过渡垂臂下锥孔,在转向垂臂中锥孔和过渡垂臂的左中锥孔中均安装球节以铰接右端段旋装有调节杆的转向连杆,以实现转向垂臂和过渡垂臂的连动,该调节杆由带内反螺纹的卡套和左端段为反螺纹而右端段为正螺纹的调节螺杆旋装而成,也就是转向连杆的左端用球节与转向垂臂的中段铰接,转向连杆的右端用反螺纹连接卡套的左端段,卡套的右端段和右球节的左端段之间用对应螺纹连接调节螺杆,右球节的右端段与过渡垂臂的左中锥孔铰接,调节杆的各正、反螺纹连接均用锁紧螺栓锁紧,过渡垂臂中段的右中锥孔中安装球节来铰接助力器的活塞杆,当正转或反转调节螺杆,就可很方便地调节转向连杆,即调节转向垂臂中锥孔和过渡垂臂的左中锥孔之间的距离,或拆装转向连杆,同时转向连杆受助力器的作用而工作省劲、灵敏;此外,在转向垂臂下锥孔中安装左转向直拉杆另一端的球节,使左转向直拉杆与转向垂臂的下端段铰接,而在过渡垂臂下锥孔中安装右转向直拉杆另一端的球节,使右转向直拉杆与过渡垂臂的下端段铰接,操作人员只要先旋松锁紧螺栓,用扳手正转或反转调节螺杆,使转向连杆处于合适的位置,然后旋紧锁紧螺栓,将调节螺杆锁紧,这时,转动方向盘,使方向杆驱动转向器工作,转向器的输出轴随之旋转,花键传动就带动转向垂臂摆转,铰接于转向垂臂中段的转向连杆又带动过渡垂臂作同步摆转,转向垂臂和过渡垂臂各自带动与其下端段铰接的左、右转向直拉杆同步运动,而同步牵动第一桥、第二桥转向节臂动作,使第一桥和第二桥同步旋转。本技术所提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结构紧凑,通用性强,工作安全可靠,有效地提高了转向传动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中1、转向器2、转向器支座3、转向垂臂中锥孔4、转向垂臂5、转向垂臂下锥孔6、左转向直拉杆7、转向连杆8、过渡垂臂支座9、过渡垂臂10、助力器11、助力器支座12、卡套13、锁紧螺栓14、调节螺杆15、右球节16、左中锥孔17、过渡垂臂下锥孔18、右转向直拉杆19、右中锥孔20、第二桥转向节臂21、第一桥转向节臂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由转向垂臂4、转向器1、转向器支座2、助力器10、助力器支座11、过渡垂臂9、过渡垂臂支座8组成,其中转向器支座2、助力器支座11、过渡垂臂支座8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汽车底盘的车架大梁上,转向器1固装在转向器支座2上,转向垂臂4的上端段用花键连接在转向器1的输出轴上,过渡垂臂9的上端段用花链连接在过渡垂臂支座8的横转轴上,助力器10的油缸底座用球节铰接在助力器支座11上,其特征是设置左、右转向直拉杆6、18,左转向直拉杆6的右端用球节与第一桥转向节臂21铰接,右转向直拉杆18的右端用球节与第二桥转向节臂20铰接;在转向垂臂4的中段设置转向垂臂中锥孔3,在转向垂臂4的下端段设置转向垂臂下锥孔5,在过渡垂臂9的中段均布开设左、右中锥孔16、19,而在过渡垂臂9的下端段开设过渡垂臂下锥孔17,在转向垂臂中锥孔3和过渡垂臂的左中锥孔16中均安装球节以铰接右端段旋装有调节杆的转向连杆7,以实现转向垂臂4和过渡垂臂9的连动,该调节杆由带内反螺纹的卡套12和左端段为反螺纹而右端段为正螺纹的调节螺杆14旋装而成,也就是转向连杆7的左端用球节与转向垂臂4的中段铰接,转向连杆7的右端用反螺纹连接卡套12的左端段,卡套12的右端段和右球节15的左端段之间用对应螺纹连接调节螺杆14,右球节15的右端段与过渡垂臂9的左中锥孔16铰接,上述调节杆的各正、反螺纹连接均用锁紧螺栓13锁紧,过渡垂臂9中段的右中锥孔19中安装球节来铰接助力器10的活塞杆,当正转或反转调节螺杆14,就可很方便地调节转向连杆7,即调节转向垂臂中锥孔3和过渡垂臂9上的左中锥孔16之间的距离,或拆装转向连杆7,同时转向连杆7受助力器10的作用而工作省劲、灵敏;此外,在转向垂臂下锥孔5中安装左转向直拉杆6左端的球节,左转向直拉杆5与转向垂臂4的下端段铰接,而在过渡垂臂下锥孔17中安装右转向直拉杆18左端的球节,右转向直拉杆18与过渡垂臂9的下端段铰接,操作人员只要先旋松锁紧螺栓13,用扳手正转或反转调节螺杆14,使转向连杆7处于合适的位置,然后旋紧锁紧螺栓13,将调节螺杆14锁紧,这时,转动方向盘,使方向杆(图中未画出)驱动转向器1工作,转向器1的输出轴随之旋转,花键传动就带动转向垂臂4摆转,铰接于转向垂臂4中段的转向连杆7又带动过渡垂臂9作同步摆转,转向垂臂4和过渡垂臂9各自带动与其下端段铰接的左、右转向直拉杆6、18同步运动,而同步牵动第一桥、第二桥转向节臂21、20动作,使第一桥和第二桥同步旋转。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由转向垂臂(4)、转向器(1)、转向器支座(2)、助力器(10)、助力器支座(11)、过渡垂臂(9)、过渡垂臂支座(8)组成,其特征是a、设置左、右转向直拉杆(6)、(18),左转向直拉杆(6)的右端用球节与第一桥转向节臂(21)铰接,右转向直拉杆(18)的右端用球节与第二桥转向节臂(20)铰接;;b、在转向垂臂(4)的中段设置转向垂臂中锥孔(3),在转向垂臂(4)的下端段设置转向垂臂下锥孔(5),在过渡垂臂(9)的中段均布开设左、右中锥孔(16)、(19),而在过渡垂臂(9)的下端段开设过渡垂臂下锥孔(17),在转向垂臂中锥孔(3)和过渡垂臂的左中锥孔(16)中均安装球节以铰接右端段旋装有调节杆的转向连杆(7);c、调节杆由带内反螺纹的卡套(12)和左端段为反螺纹而右端段为正螺纹的调节螺杆(14)旋装而成;d、转向垂臂下锥孔(5)中安装左转向直拉杆(6)左端的球节,左转向直拉杆(5)与转向垂臂(4)的下端段铰接,而在过渡垂臂下锥孔(17)中安装右转向直拉杆(18)左端的球节,右转向直拉杆(18)与过渡垂臂(9)的下端段铰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重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汽车的双前桥转向传动机构,由转向垂臂(4)、转向器(1)、转向器支座(2)、助力器(10)、助力器支座(11)、过渡垂臂(9)、过渡垂臂支座(8)组成,其特征是:    a、设置左、右转向直拉杆(6)、(18),左转向直拉杆(6)的右端用球节与第一桥转向节臂(21)铰接,右转向直拉杆(18)的右端用球节与第二桥转向节臂(20)铰接;    b、在转向垂臂(4)的中段设置转向垂臂中锥孔(3),在转向垂臂(4)的下端段设置转向垂臂下锥孔(5),在过渡垂臂(9)的中段均布开设左、右中锥孔(16)、(19),而在过渡垂臂(9)的下端段开设过渡垂臂下锥孔(17),在转向垂臂中锥孔(3)和过渡垂臂的左中锥孔(16)中均安装球节以铰接右端段旋装有调节杆的转向连杆(7);    c、调节杆由带内反螺纹的卡套(12)和左端段为反螺纹而右端段为正螺纹的调节螺杆(14)旋装而成;    d、转向垂臂下锥孔(5)中安装左转向直拉杆(6)左端的球节,左转向直拉杆(5)与转向垂臂(4)的下端段铰接,而在过渡垂臂下锥孔(17)中安装右转向直拉杆(18)左端的球节,右转向直拉杆(18)与过渡垂臂(9)的下端段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如王延安张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