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泵管支架,涉及汽车配套系列产品-一种汽车罩的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气泵管本体(1)、支架(2)、弹性圈(3)、硬质管壁片(4)、软质管壁条(5),在所述气泵管本体(1)上设有若干所述支架(2),所述的支架(2)固定在所述的气泵管本体(1)管壁上,所述的支架(2)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的气泵管支架(2)呈圈状、或呈菱形状、或呈保持一定管径截面空间的其它形状,达到受压变扁气泵管部分恢复气体流动的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套系列产品一一种汽车罩的生产
技术介绍
一种气泵管支架用于汽车罩配套系列产品,有一种车后备箱内气泵与汽车罩相连接的气泵管,气泵管一般是采用筋条盘管、或弹簧缠绕管、或骨喉管等等结构,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呈一个环状整体结构,从而支撑开管壁,防止气体流动受阻。当车后备箱关闭时,车后备箱外汽车罩与车后备箱内气泵之间连接的气泵管被车后备箱门压变成扁状时,由于受压变扁部分与其它不受压部分气泵管呈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当再次充气使用时,变形部分无法恢复原状,严重影响气体的流动,因而失去了气泵管气体流动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受压变扁气泵管部分恢复气体流动的装置。本技术包括气泵管本体(I)、支架(2)、弹性圈(3)、硬质管壁片(4)、软质管壁条(5),在所述气泵管本体(I)上设有若干所述支架(2),所述的支架(2)固定在所述的气泵管本体(I)管壁上,所述的支架(2)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的支架(2)呈圈状、或呈菱形状、或呈保持一定管径截面空间的其它形状。当车后备箱门外汽车罩与车后备箱门内气泵管本体(I)之间相互连接的气泵管本体(I)被车后备箱门压变成扁状时,由于受压变扁部分支架(2)与其它不受压部分支架(2)不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受压部分支架(2)与气泵管本体(I)各自单独十分服贴地被车后备箱门压住倒下,但当再次充气使用时,由于气泵管本体(I)受充气压力带动倒下的单个支架(2)恢复原状,达到受压变扁气泵管部分恢复气体流动的使用。本技术包括所述的支架(2)为所述弹性圈(3)。支架(2)被车后备箱门压住倒下,但当再次充气使用时,由于支架(2)具有弹性,它既能起支撑功能,又容易恢复原状,达到受压变扁气泵管部分恢复气体流动的使用。本技术包括所述的支架(2)之间相互呈弹性连接。本技术包括所述的气泵管本体(I)的管壁为所述硬质管壁片(4),所述的硬质管壁片(4)之间设置所述软质管壁条(5),所述的硬质管壁片(4)与所述的软质管壁条(5)相互连接。由于气泵管本体⑴上的硬质管壁片(4),不易变型,当硬质管壁片⑷之间相互重叠,气泵管本体(I)收缩时,由于软质管壁条(5)与硬质管壁片(4)相互连接,气泵管本体(I)伸长时,软质管壁条(5)带动硬质管壁片(4)随之伸长,同同祥达到受压变扁气泵管部分恢复气体流动的使用。本技术包括所述的硬质管壁片(4)、软质管壁条(5)为弹性材料。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合理,实用。【附图说明】本技术图1是一种气泵管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气泵管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气泵管本体(I)的管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所述气泵管本体(I)管壁上设有若干支架(2),支架(2)固定在气泵管(2)管壁上,支架(2)之间相互独立,支架(2)呈圈状。如图2所示,本技术在所述支架(2)呈弹性连接。如图3所示,本技术在所述的气泵管本体(I)的管壁为硬质管壁片(4),硬质管壁片(4)之间设置软质管壁条(5),硬质管壁片(4)与软质管壁条(5)相互连接。【主权项】1.一种气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管本体(I)、支架(2)、弹性圈(3)、硬质管壁片(4)、软质管壁条(5),在所述气泵管本体(I)上设有若干所述支架(2),所述的支架(2)固定在所述的气泵管本体⑴管壁上,所述的支架(2)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的支架(2)呈圈状、或呈菱形状、或呈保持一定管径截面空间的其它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为所述弹性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之间相互呈弹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泵管支架,其特征在所述的气泵管本体(I)的管壁为所述硬质管壁片(4),所述的硬质管壁片(4)之间设置所述软质管壁条(5),所述的硬质管壁片(4)与所述的软质管壁条(5)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泵管支架,其特征在所述的硬质管壁片(4)、软质管壁条(5)为弹性材料。【专利摘要】一种气泵管支架,涉及汽车配套系列产品-一种汽车罩的生产
包括气泵管本体(1)、支架(2)、弹性圈(3)、硬质管壁片(4)、软质管壁条(5),在所述气泵管本体(1)上设有若干所述支架(2),所述的支架(2)固定在所述的气泵管本体(1)管壁上,所述的支架(2)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的气泵管支架(2)呈圈状、或呈菱形状、或呈保持一定管径截面空间的其它形状,达到受压变扁气泵管部分恢复气体流动的使用。【IPC分类】F16L11-00【公开号】CN204420366【申请号】CN201420838309【专利技术人】周倜 【申请人】周倜【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泵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管本体(1)、支架(2)、弹性圈(3)、硬质管壁片(4)、软质管壁条(5),在所述气泵管本体(1)上设有若干所述支架(2),所述的支架(2)固定在所述的气泵管本体(1)管壁上,所述的支架(2)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的支架(2)呈圈状、或呈菱形状、或呈保持一定管径截面空间的其它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倜,
申请(专利权)人:周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