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971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包括罐体、罐盖、搅拌杆,所述罐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罐盖为圆形,所述罐盖通过螺丝固定在罐体上,所述罐盖上设有视窗和真空接管,所述视窗中心为有机玻璃;所述真空接管上端设有两个接口,所述罐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装有涡轮电机;所述涡轮电机下部中心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搅拌杆上端,所述搅拌杆穿过罐盖延伸到罐体下端,所述搅拌杆下端设有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气罐,真空脱气充分彻底,能够通过视窗可观察罐内的脱泡情况,既可以方便直接地观察实时脱气效果,还可用于研究气泡规律,真空除气罐的标准化可进行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环氧树脂灌封材料预处理的真空压力除气罐。
技术介绍
真空灌封材料在制备过程、运输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混入空气及水汽,真空灌封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在灌封过程中,如果这些气体不能充分排出而被包封到器件内部形成的死空间,就会在器件内部形成灌封缺陷。这些灌封缺陷不仅影响产品外观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产品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这种缺陷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将产生局部放电,长期电晕将逐渐损坏灌封体绝缘性能,甚至最终导致绝缘失效。若是在空间应用时,由于死空间内外气压差会造成放气或逐步形成低气压进而引发高压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应对原料进行预热处理,除去其中含有的溶剂、水等易挥发物质,以防杂质挥发产生气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尤其是一种标准化、可视化、低成本、可靠性强的真空压力除气罐。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包括罐体、罐盖、搅拌杆,所述罐体为上部开口圆柱体,所述罐体底部呈漏斗状,所述罐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料口 ;所述罐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罐盖为圆形,所述罐盖通过螺丝固定在罐体上,所述罐盖上设有视窗和真空接管,所述视窗中心为有机玻璃,以便观察罐内的除气情况。所述真空接管上端设有两个接口,所述罐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装有涡轮电机;所述涡轮电机下部中心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搅拌杆上端,所述搅拌杆穿过罐盖延伸到罐体下端,所述搅拌杆下端设有搅拌叶。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为圆形开孔。进一步地,所述罐盖和罐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视窗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视窗有2个。进一步地,所述视窗上设有照明装置或CXD摄像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接管上设有真空阀。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接管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真空泵和空压机。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与罐盖交接处罐盖内设有杆支撑,所述搅拌杆穿过杆支撑,所述杆支撑底部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与搅拌杆上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除气罐,真空脱气充分彻底,为真空灌封做好了第一步工作。通过可视窗可观察罐内的脱泡情况,既可以方便直接地观察实时脱气效果,还可用于研究气泡规律。真空除气罐的标准化可进行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图;图2是本图1中B-B剖视图;图中,1-罐体,2-搅拌杆,3-密封圈,4-杆支撑,5-罐盖,6-真空接管,7-涡轮电机,8-电极支架,9-传动轴,10-出料口,11-紧固螺钉,12-进料口,13-视窗,14-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图2所示,真空压力除气罐包括罐体1、罐盖5、搅拌杆2,罐体I为上部开口圆柱体,罐体I底部呈漏斗状,罐体I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料口 10 ;罐体I上端设有进料口12,进料口 12为圆形开孔。罐盖5为圆形,罐盖5通过螺丝固定在罐体I上,罐盖5和罐体I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罐盖5上设有2个圆形视窗13和真空接管6,视窗13中心为有机玻璃,以便观察罐内的除气情况。所述真空接管6上设有真空阀。真空接管6上端设有两个接口,通过不同的口可同时与真空泵和空压机连接。罐盖5的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支架8,电机支架8上装有涡轮电机7。涡轮电机7下部中心设有传动轴9 ;传动轴9连接搅拌杆2上端,搅拌杆2穿过罐盖5延伸到罐体I下端,搅拌杆2下端设有搅拌叶。搅拌杆2与罐盖5交接处罐盖5内设有杆支撑4,搅拌杆2穿过杆支撑4,杆支撑4底部设有密封圈3。传动轴9与搅拌杆2上端通过紧固螺钉11固定。吸料时,罐体进料口通过吸料管和料桶连接,打开真空泵和真空接管上的真空阀,罐内形成真空,料液从料桶内被吸入罐内。真空除气时,先将罐体内真空度抽至设定值并一直保持在该值,启动涡轮电机,开始计时。在搅拌叶的搅拌下,料液形成扰动流,可将罐底的料液和沉积在罐底的料液颗粒刮起,使料液充分除气、料液与沉淀物充分均匀混合,起到增强料液的接触面积、强化混合的作用。经验值:当搅拌电机的速度在60-100rpm,搅拌叶与罐壁的距离为3_4mm时,搅拌效果最好。当两者之间的距离为3-4_时,搅拌叶与罐壁之间可形成刮膜,防止料液中有悬浮物或气体附着在罐壁上。搅拌时间到,停止搅拌,恢复常压。视窗可以方便直接地观察实时脱气效果,如果需要可以在其中一个视窗上安装照明装置,或是安装CCD摄像装置,通过计算机设备检测罐内脱气情况,也可用于研究真空中气泡形成规律。真空灌封前,先将真空除气罐内加压至0.2MPa,靠压力和料液自身的重力将料液推进计量泵。该罐已形成标准化(容积可分为10L、20L、30L、50L、100L、150L,其他野可根据厂家定做),可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包括罐体、罐盖、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上部开口圆柱体,所述罐体底部呈漏斗状,所述罐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料口 ;所述罐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罐盖为圆形,所述罐盖通过螺丝固定在罐体上,所述罐盖上设有视窗和真空接管,所述视窗中心为有机玻璃;所述真空接管上端设有两个接口,所述罐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装有涡轮电机;所述涡轮电机下部中心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搅拌杆上端,所述搅拌杆穿过罐盖延伸到罐体下端,所述搅拌杆下端设有搅拌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为圆形开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和罐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为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有2个。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上设有照明装置或CXD摄像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接管上设有真空阀。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接管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真空泵和空压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与罐盖交接处罐盖内设有杆支撑,所述搅拌杆穿过杆支撑,所述杆支撑底部设有密封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搅拌杆上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包括罐体、罐盖、搅拌杆,所述罐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罐盖为圆形,所述罐盖通过螺丝固定在罐体上,所述罐盖上设有视窗和真空接管,所述视窗中心为有机玻璃;所述真空接管上端设有两个接口,所述罐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装有涡轮电机;所述涡轮电机下部中心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搅拌杆上端,所述搅拌杆穿过罐盖延伸到罐体下端,所述搅拌杆下端设有搅拌叶。本技术除气罐,真空脱气充分彻底,能够通过视窗可观察罐内的脱泡情况,既可以方便直接地观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压力除气罐,包括罐体、罐盖、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上部开口圆柱体,所述罐体底部呈漏斗状,所述罐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罐盖为圆形,所述罐盖通过螺丝固定在罐体上,所述罐盖上设有视窗和真空接管,所述视窗中心为有机玻璃;所述真空接管上端设有两个接口,所述罐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装有涡轮电机;所述涡轮电机下部中心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搅拌杆上端,所述搅拌杆穿过罐盖延伸到罐体下端,所述搅拌杆下端设有搅拌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琴洪彬曹建军张雁翔马立江胡明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