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炳昆专利>正文

斜管沉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97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器,包括支撑脚、和支撑脚连接的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储水箱,机架自左向右分别设有挡水板、稳流桶、溢流堰、斜管沉淀区,所述斜管沉淀区下方设有缓冲区和污泥处理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斜管沉淀器设有搅拌器可同时施行混凝处理,积泥可自动落入渣斗,便于排泥,降低了清渣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管沉淀器
技术介绍
斜管沉淀器的一种适用于广大农村、乡镇、农场、部队营房和中小企事业单位改善生活饮用水水质。但是一般的沉淀器污泥斜入渣斗后,造成排泥困难进而降低了清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有搅拌器可同时施行混凝处理的斜管沉淀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管沉淀器,包括至少2根支撑脚、和支撑脚连接的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自左向右分别设有挡水板、稳流桶、溢流堰、斜管沉淀区,所述斜管沉淀区下方设有缓冲区和污泥处理区;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的连接管和设置在储水箱内的稳流桶连接,所述稳流桶通过溢流堰连接排水管,该排水管末端设有一布水器,该布水器设在斜管沉淀区和缓冲区的交界处;稳流桶上方的两支撑脚之间连接有一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固定在电机底座上的电机,该电机通过联轴器和转动轴连接,通过转动轴带动设在污泥处理区的搅拌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上设有一集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区设在污泥处理区上方,并且缓冲区的体积大于污泥处理区的体积;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淀区和缓冲区之间设有一加热板;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处理区下方设有一导水漏斗和一导泥漏斗,所述导水漏斗和导泥漏斗之间通过导水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水漏斗和导泥漏斗上分别设有出水口和出泥口 ;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占.V.本技术的斜管沉淀器设有搅拌器可同时施行混凝处理,积泥可自动落入渣斗,便于排泥,降低了清渣劳动强度,可以连续排泥,排除泥巴含水率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斜管沉淀器结构示意图;支撑脚1、机架2、储水箱3、挡水板4、稳流桶5、溢流堰6、斜管沉淀区7,斜管沉淀区7、缓冲区8、污泥处理区9、进水口 10、连接管11、导水管12、排水管13、布水器14、支撑板15、电机底座16、电机17、联轴器18、转动轴19、搅拌轴20、集油口 21、加热板22、导水漏斗23、导泥漏斗24、出水口 25和出泥口 26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斜管沉淀器,包括4根支撑脚1、和支撑脚I连接的机架2、固定在机架2上的储水箱3,机架2自左向右分别设有挡水板4、稳流桶5、溢流堰6、斜管沉淀区7,斜管沉淀区7下方设有缓冲区8和污泥处理区9 ;储水箱3上设有进水口 10,该进水口 10的连接管11和设置在储水箱3内的稳流桶5连接,稳流桶5通过溢流堰6连接排水管13,该排水管13末端设有一布水器14,该布水器14设在斜管沉淀区7和缓冲区8的交界处;稳流桶12上方的两支撑脚I之间连接有一支撑板15,在支撑板15上设有固定在电机底座16上的电机17,该电机17通过联轴器18和转动轴19连接,通过转动轴19带动设在污泥处理区9的搅拌轴20转动。进一步的,溢流堰6上设有一集油口 21 ;进一步的,缓冲区8设在污泥处理区9上方,并且缓冲区8的体积大于污泥处理区9的体积;进一步的,斜管沉淀区7和缓冲区8之间设有一加热板22 ;进一步的,污泥处理区9下方设有通过导水管12连接的一导水漏斗23和一导泥漏24斗,在导水漏斗23和导泥漏斗24上分别设有出水口 25和出泥口 26 ;斜管沉淀器设有搅拌器可同时施行混凝处理,积泥可自动落入渣斗,便于排泥,降低了清渣劳动强度,可以连续排泥,排除泥巴含水率高。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斜管沉淀器,包括至少2根支撑脚、和支撑脚连接的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自左向右分别设有挡水板、稳流桶、溢流堰、斜管沉淀区,所述斜管沉淀区下方设有缓冲区和污泥处理区; 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的连接管和设置在储水箱内的稳流桶连接,所述稳流桶通过溢流堰连接排水管,该排水管末端设有一布水器,该布水器设在斜管沉淀区和缓冲区的交界处; 稳流桶上方的两支撑脚之间连接有一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固定在电机底座上的电机,该电机通过联轴器和转动轴连接,通过转动轴带动设在污泥处理区的搅拌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管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上设有一集油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管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设在污泥处理区上方,并且缓冲区的体积大于污泥处理区的体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管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区和缓冲区之间设有一加热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斜管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区下方设有一导水漏斗和一导泥漏斗,所述导水漏斗和导泥漏斗之间通过导水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斜管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漏斗和导泥漏斗上分别设有出水口和出泥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器,包括支撑脚、和支撑脚连接的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储水箱,机架自左向右分别设有挡水板、稳流桶、溢流堰、斜管沉淀区,所述斜管沉淀区下方设有缓冲区和污泥处理区,本技术的斜管沉淀器设有搅拌器可同时施行混凝处理,积泥可自动落入渣斗,便于排泥,降低了清渣劳动强度。【IPC分类】B01D21-28, B01D21-02, C02F1-52【公开号】CN204395543【申请号】CN201520026175【专利技术人】谢永宁, 林炳昆, 张国阳, 毛光安 【申请人】林炳昆【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管沉淀器,包括至少2根支撑脚、和支撑脚连接的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自左向右分别设有挡水板、稳流桶、溢流堰、斜管沉淀区,所述斜管沉淀区下方设有缓冲区和污泥处理区;储水箱上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的连接管和设置在储水箱内的稳流桶连接,所述稳流桶通过溢流堰连接排水管,该排水管末端设有一布水器,该布水器设在斜管沉淀区和缓冲区的交界处;稳流桶上方的两支撑脚之间连接有一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固定在电机底座上的电机,该电机通过联轴器和转动轴连接,通过转动轴带动设在污泥处理区的搅拌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宁林炳昆张国阳毛光安
申请(专利权)人:林炳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