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清文专利>正文

带支撑装置的婴儿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000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支撑装置的婴儿车,包括:一架体、二个前轮架、二个后轮架、一座椅、一扶手架、一关节装置及一支撑装置;前轮架与后轮架枢设在架体上,扶手架底端枢设在前轮架顶端,座椅两侧设置在扶手架上,两后轮架间设有一横架,关节装置设在扶手架与前轮架间;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套管及至少一个支撑脚架,支撑脚架一端枢设于架体上,另一端轴向贯穿套管;套管设在两后轮架或两后轮架间的横架上,套管相对后轮架或横架呈一角度倾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尤指一种可在婴儿车折叠后用以支撑婴儿车的带支撑装置的婴儿车。一般为方便携带、搬运,婴儿车通常可折叠,使婴儿在外出时能随时乘坐,以减低父母亲抱小孩的辛劳,传统可折叠式的婴儿车主要是于扶手架与轮架间上设置关节装置,在解除关节装置的卡扣关系后,便可使扶手架与轮架相对转动,以便使婴儿车呈可折合状态,一以缩小婴儿车的体积,增加婴儿车搬运及收藏的方便性。然而,传统的婴儿车在折叠后并无可供支撑婴儿车稳固站立的装置,婴儿车在折叠后,往往需靠立于墙边或其他物体上,方能使婴儿车呈直立状站立,否则便需将折叠后的婴儿车平放于地面上,如此便会造成婴儿车在收折后放置及收藏上的不便,有予以改进的必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脚架,可利用支撑脚架配合车轮来稳固支撑婴儿车,使婴儿车能自行站立置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措施本技术的带支撑装置的婴儿车,包括一架体、二个前轮架、二个后轮架、一座椅、一扶手架及一关节装置;前轮架与后轮架枢设在架体上,扶手架底端枢设在前轮架的顶端,座椅两侧设置在扶手架上,两后轮架间设有一横架,关节装置设置在扶手架与前轮架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套管,固设于所述后轮架处;至少一个支撑脚架,其一端枢设于所述架体上,另一端轴向贯穿套管。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二个所述套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后轮架上,套管相对后轮架呈一角度倾斜。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套管设置在两后轮架间的横架上,套管相对横架呈一角度倾斜。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是圆管体,圆管体的一端枢设于所述架体上,另一端贯穿所述套管,底端设置有靠垫。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两端向上弯折,其两端贯穿所述套管,并分别枢设于所述架体的两侧。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的弯折部上设置有靠垫。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架的弯折部上弯折形成有弯折凸部。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两侧各设置有一枢套,枢套形成有一用以夹制所述架体且截面呈C形开口的夹部,夹部上形成有两平行间隔的枢片,所述支撑脚架的一端套入两枢片间,并设置贯穿枢片及支撑脚架的枢轴。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主要是包括有一呈C形开口的夹部,并于夹部一侧形成有可供支撑脚架贯穿其中的套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由于本技术在婴儿车10的架体16上枢设有可贯穿设置于后轮架15上套管20的支撑脚架22、24、26,如此可使支撑脚架22、24、26在婴儿车10折叠收合时,相对套管20的轴向穿伸移动,且使支撑脚架22、24、26抵靠于地面上,使支撑脚架22、24、26与婴儿车10的车轮共同提供可稳固支撑婴儿车10的支撑力量,使婴儿车10在折叠后可独自站立,能提高婴儿车10的使用、放置、搬运及收藏时的方便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装置特征。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带有支撑装置的婴儿车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本技术婴儿车收折后的立体图。图5本技术婴儿车收折后的正视示意图。图6本技术中另一种支撑脚架的立体分解图。图7本技术又一种支撑脚架的立体分解图。图8本技术再一种支撑脚架的局部立体图。图9本技术再一种支撑脚架的立体分解图。请配合参看图1、图2,本技术的婴儿车10主要是于座椅两侧设置有可供使用者推动婴儿车10的扶手架12,并设置有与扶手架12相对且底端设置有车轮的前轮架14,扶手架12与前轮架14间设置有关节装置18,以此使扶手架12与前轮架14能稳固定位,使婴儿车10得稳固保持于展开的使用状态,扶手架12两侧底端亦设置有车轮的后轮架15,两后轮架15间可设置一横架17,前轮架14与后轮架15间另共同枢设一架体16,如此当使用者解除关节装置18的卡扣关系后,可使扶手架12与前轮架14相对弯折,并利用架体16的连动,使整个婴儿车10折叠收合,来缩小婴儿车10的整体体积,以利使用者的搬运与收藏。本技术所设置的支撑脚架装置主要是于婴儿车10两侧的后轮架15上各设置有一圆管形的套管20,请配合参看图1、图3,并且套管20是相对后轮架15呈一倾斜角度,又于婴儿车10的架体16上枢设有贯穿套管20的支撑脚架22,其中支撑脚架22可为两圆管体所组成,两圆管体的顶端是枢设于架体16的两侧,而底端则是轴向贯穿相对的套管20,同时支撑脚架22底端可套设由橡胶或塑料所制成的靠垫;当在解除婴儿车10关节装置18的卡扣状态,且将婴儿车10折叠收合时,请参看如图4、图5所示,可使支撑脚架22在婴儿车10折叠时,随架体16的转动折叠而转动,此时因支撑脚架22的一端是套入倾斜设置于后轮架15的套管20中,所以支撑脚架22在随架体16转动时,会沿套管20的轴向相对后轮架15倾斜伸缩移动,并使支撑脚架22在婴儿车10完成折叠动作后,令其底端抵靠于地面,如此便可利用支撑脚架22与后轮架15上的车轮,共同形成可使婴儿车10折叠后稳固站立的支撑作用,使婴儿车10在不需靠于其他物体的情况下,得独自稳固站立,以此便可提高婴儿车10在折叠后收藏与放置时的方便性。当然,依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仅需在单一侧后轮架15上设置一相对后轮架15呈一倾斜角度的圆管形套管20,于婴儿车10的架体16上枢设有贯穿套管20的支撑脚架22,即可在婴儿车10折叠收合时令支撑脚架22底端抵靠于地面,如此便可利用支撑脚架22与后轮架15上的车轮,共同形成可使婴儿车10折叠后稳固站立的支撑作用(如图五所示),使婴儿车10在不需靠于其他物体的情况下,得独自稳固站立,以此便可提高婴儿车10在折叠后收藏与放置时的方便性。支撑脚架22的设置除可是如图3所示呈两圆管体独立设置的形状外,支撑脚架24、26亦可如图6、图7的设置状态,其中支撑架脚24、26两端可略向上弯折,将支撑脚架24、26两自由端由套管20底端套入后,与架体16的两侧相互枢设,亦可使支撑脚架24、26随架体16连动,婴儿车10折叠时,相对套管20穿伸,而使其弯折部抵靠于地面上,来提供婴儿车10折叠收合后稳固支撑的作用,另外,支撑脚架24的弯折部上可设置靠垫242,如图6所示,或者于支撑脚架26的弯折部弯折形成有数个略呈波浪状的抵靠凸部262,如图7所示,均可加强支撑脚架24、26与地面接触支撑的稳固性,来提高婴身车10独自站立时的稳定性。另外,套管20亦可设置于两后轮架15间的横架17上,如图1所示,以提供另一种支撑脚架22的设置方式,又支撑脚架22与架体16间的枢设方式,除可以枢轴直接贯穿架体16及支撑脚架22外,亦可如图8、图9所示的状态,其主要是于架体16的两侧各设置有枢套30,其中枢套30形成有一截面呈C形开口,且可用以夹制于架体16的夹部32,夹部32上形成有两平行间隔的枢片34、342,以此可将支撑脚架24的一端套入两枢片34、342中,再以枢轴贯穿枢片34、342及支撑脚架24,以此可将支撑脚架24通过枢套30枢设于架体16上。于两后轮架15或横架17上所设置的套管20亦可由一套管座40所取代,如图8、图9所示,其中套管座40是包含有一呈C形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支撑装置的婴儿车,包括:一架体、二个前轮架、二个后轮架、一座椅、一扶手架及一关节装置;前轮架与后轮架枢设在架体上,扶手架底端枢设在前轮架的顶端,座椅两侧设置在扶手架上,两后轮架间设有一横架,关节装置设置在扶手架与前轮架间;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一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套管,固设于所述后轮架处;至少一个支撑脚架,其一端枢设于所述架体上,另一端轴向贯穿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清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