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610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2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包括设置在砂箱内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两个制动鼓成型模,两制动鼓成型模的同一侧设有第一横浇道成型模,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设有若干条与制动鼓成型模相切设置的内浇道成型模;第一横浇道成型模的下方设有第二横浇道成型模,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与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之间设有纤维过滤网;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设有两阻流槽,两阻流槽之间形成集渣包成型模。铁水浇入时会产生切向力,推动铁水不断旋转,避免了冲砂现象的发生,保证了铁水的混合均匀性;浇入完成后铁水同时冷却凝固,降低了产品的硬度差,保证了动平衡性,解决了加工余量差别大的问题;且提高了工艺出品率和成品率以及铸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铸造双制动鼓用的模具一般包括:制动鼓成型模和横浇道成型模,横浇道成型模与制动鼓成型模之间设有若干内浇道成型模,每个内浇道成型模均朝向制动鼓成型模的中心(即:每个内浇道成型模的中心线均经过制动鼓成型模的中心,也可称:内浇道成型模向心设置),从而在铸造生产中,将模具放置的砂箱内并经射砂工艺形成砂型模后,将模具取出,在制动鼓成型模位置形成制动鼓成型腔,在横浇道成型模位置形成横浇道,在内浇道成型模位置形成内浇道;之后进行浇注铁水,铁水依次经横浇道、内浇道进入制动鼓成型腔,冷却后形成制动鼓铸件。由于内浇道向心设置,不仅会造成内浇道集中设置,不利于铁水的进入,而且在铁水经内浇道进入制动鼓成型腔的过程中,铁水会垂直浇入制动鼓成型腔,进而造成冲砂现象,且铁水混合性差;同时,采用该浇入方式,铁水凝固的时间还不一致,前后冷却温差较大,不仅会造成产品的硬度差大,而且会造成动平衡性差,进而会导致加工余量差别大;此外,该浇入方式还会影响工艺出品率和成品率。而且,现有的模具必须要设置冒口,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保证铸件品质的一致性,实现产品硬度差小、动平衡好、加工余量差别小以及提高工艺出品率和成品率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包括设置在砂箱内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两个制动鼓成型模,位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的同一侧设有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均设有若干条内浇道成型模,每个所述内浇道成型模均与所述制动鼓成型模相切设置;位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之间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的下方设有第二横浇道成型模,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直浇道成型模;位于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两侧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均设有阻流槽,所述阻流槽凹进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内,两所述阻流槽之间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形成集渣包成型模;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与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之间设有纤维过滤网。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浇道成型模包括与所述制动鼓成型模连接的第一道体和与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连接的第二道体,所述第一道体和所述第二道体设为一体;所述第二道体自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向所述第一道体倾斜过渡且横截面积逐渐变小。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设为弧形。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与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向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方向延伸;所述直浇道成型模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一端的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每个内浇道成型模均与制动鼓成型模相切设置,从而在铁水经内浇道(由内浇道成型模在砂型模内形成)进入制动鼓成型腔(由制动鼓成型模在砂型模内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切向力,推动铁水旋转,直至完成整个浇入过程,最后冷却形成铸件,与传统相比,不仅避免了冲砂现象的发生,而且保证了各个内浇道铁水的混合均匀性;由于整个浇入过程铁水一直是持续旋转的,从而浇入过程完成后铁水会一起冷却,实现同时凝固,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硬度差,铁水平稳充型避免了铸件局部涨砂,保证了动平衡性,解决了加工余量差别大的问题;同时,采用该浇入方式,大大提高了工艺出品率和成品率以及铸件的品质。由于两阻流槽之间的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形成集渣包成型模,且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与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之间设有纤维过滤网,从而在砂型模上阻流槽位置形成阻挡部,在集渣包成型模位置形成集渣包,进而在铁水浇入的过程中,通过纤维过滤网进行过滤并进行阻挡杂质,之后通过阻挡部进行挡渣,并通过集渣包进行集渣,达到无需设置冒口的目的,简化了模具本体的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由于第二道体自第一横浇道成型模向第一道体倾斜过渡且横截面积逐渐变小,从而保证铁水进入制动鼓成型腔内的持续性、稳定性、旋转性和流动性,进而进一步保证了各个内浇道铁水的均匀混合效果,避免了局部过热现象的发生,为实现铁水同时凝固奠定了基础。由于与两制动鼓成型模对应位置的第一横浇道成型模设为弧形,从而通过弧形结构有效减少内浇道成型模的长度,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了成本。由于第二横浇道成型模向两制动鼓成型模方向延伸,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有效降低了该模具本体的空间占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C-C的剖视图;图中,1-模具本体;2-制动鼓成型模;3-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1-阻流槽;32-集渣包成型模;4-内浇道成型模;41-第一道体;42-第二道体;43-第三道体;5-第二横浇道成型模;6-直浇道成型模;7-纤维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该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包括设置在砂箱内的模具本体1,该模具本体1包括两个制动鼓成型模2,位于两制动鼓成型模2的同一侧设有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与两制动鼓成型模2对应位置的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上均设有若干条内浇道成型模4,每个内浇道成型模4均与制动鼓成型模2相切设置;与每个制动鼓成型模2相切设置的若干内浇道成型模4均以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的中点为基准对称设置,且内浇道成型模4的与制动鼓成型模2的相切方向均按照铁水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位于两制动鼓成型模2之间的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的下方设有第二横浇道成型模5,该第二横浇道成型模5与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垂直设置,且第二横浇道成型模5向两制动鼓成型模2方向延伸;远离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一端的第二横浇道成型模5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直浇道成型模6。位于第二横浇道成型模5两侧的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上均设有梯形结构的阻流槽31,该阻流槽31凹进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内,两阻流槽31之间的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上形成集渣包成型模32,该集渣包成型模32在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上所处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上其他位置的高度。该第二横浇道成型模5与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之间设有耐高温的纤维过滤网7。该内浇道成型模4包括与制动鼓成型模2连接的第一道体41和与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连接的第二道体42,该第二道体42自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向第一道体41倾斜过渡且横截面积逐渐变小,也就是说,该第一道体4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横截面积是不变的,该第二道体42的横截面为梯形,靠近第一道体41一端的横截面积小,远离第一道体41一端的横截面积大;该第二道体42与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之间设有第三道体43,该第三道体43的横截面积与第二道体42远离第一道体41一端的横截面积一致,该第三道体43与第一道体41和第二道体42设为一体。与两制动鼓成型模2对应位置的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设为弧形;该第一横浇道成型模3的截面形状为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

【技术保护点】
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包括设置在砂箱内的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两个制动鼓成型模,位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的同一侧设有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均设有若干条内浇道成型模,每个所述内浇道成型模均与所述制动鼓成型模相切设置;位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之间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的下方设有第二横浇道成型模,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直浇道成型模;位于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两侧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均设有阻流槽,所述阻流槽凹进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内,两所述阻流槽之间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形成集渣包成型模;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与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之间设有纤维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包括设置在砂箱内的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两个制动鼓成型模,位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的同一侧设有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均设有若干条内浇道成型模,每个所述内浇道成型模均与所述制动鼓成型模相切设置;位于两所述制动鼓成型模之间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的下方设有第二横浇道成型模,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上设有竖向设置的直浇道成型模;位于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两侧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均设有阻流槽,所述阻流槽凹进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内,两所述阻流槽之间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上形成集渣包成型模;所述第二横浇道成型模与所述第一横浇道成型模之间设有纤维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双制动鼓旋转浇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超韩维波巨勐利刘玉宝弭希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迈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