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碧伦专利>正文

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37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其可装置于婴儿车的两后轮轴杆上,包含有一踏板、两调整杆及两组扣接装置,该踏板具有数转轮,扣接装置具各有一扣勾,以一具弹性的插杆作封闭该扣勾,该扣勾外包覆一外勾环,该外勾环设有大小不同的孔径,以适应婴儿车后轮轴杆外径,该两调整杆得以将两调整杆作平移定位;据此,以两调整杆顺应儿车后轮轴杆的宽度,以扣勾扣住后轮轴杆,插杆封闭及定位扣勾于后轮轴杆,达到可应用不同婴儿车后轮轴杆宽度、轴外径作调整与定位,及可以快速拆卸、快速组合附加载具于婴儿车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之附加载具(一)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尤其指可以装置于婴儿车后轮轴杆 上,并针对不同婴儿车后轮轴宽度、轴外径作调整,且供承载其它物品或儿童 站立,及可以快速拆卸、快速组合的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属于婴儿车配套 用具。(二)
技术介绍
本技术申请人曾申请名称为"婴儿车之附加载具",申请号为97249323.9,以及名称为"婴儿车之附加载具",申请号为01264492. 7的 技术专利,主要是在婴儿车的后轮轴杆或后支撑杆上装一附加载具,供儿 童站立或承载其它物品,以避免推着婴儿车,无法承载物品,或避免携带两个 小孩,无法全部都予以照顾周全的不便,因而分别获准技术专利;但目前使用者讲求快速拆卸与快速组合,且安全牢靠的结构,因而本申请 人,除了研发仍具有承载物品或儿童站立的装置外,尚积极努力开发、研究改 良,同时顺应现代婴儿车后部结构的改变,研制顺应各种不同婴儿车后轮轴宽 度、轴外径作快速拆卸与快速组合婴儿车之附加载具。(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以针对不同婴儿车 后轮轴杆宽度、轴外径作调整,快速拆卸与快速组合附加载具于婴儿车;同时 可供儿童站立或承载其它物品。本技术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其可以装置于婴儿车之两后轮轴杆 上,该附加载具包含有一踏板、两调整杆及两组扣接装置,该踏板底侧具有数 转轮,踏板前方接设两调整杆;其特征在于该扣接装置设于调整杆前端,具 有一扣勾,以一插杆封闭该扣勾,该两调整杆枢接于一轨道板内,得以将两调整杆平移定位;据此,以两调整杆顺应婴儿车后轮轴杆的宽度,以扣勾扣住后 轮轴杆,插杆封闭及定位扣勾于后轮轴杆,达到可应用不同婴儿车后轮轴杆杆 宽度、轴外径作调整与定位,及可以快速拆卸、快速组合附加载具于婴儿车的 目的。其中,该踏板前方接设一连接板,该连接板呈L形体,连接板前方枢接轨 道板。其中,该连接板前方设有上下排列的供轨道板作高低枢接的复数个定位孔。其中,该两调整杆各呈L形体,调整杆设有一滑孔,该滑孔与轨道板相枢接。其中,该调整杆下方设有一定位件,定位件为管状且内置一供插杆入于定位件内定位的弹簧。其中,该扣勾的两端各设有一供插杆插入定位的插孔。其中,该扣勾外包覆一外勾环,该外勾环设有大小不同的孔径。其中,该踏板底部有一勾环,勾环供一绳体系住,绳体上端再系于婴儿车的扶手。本技术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其优点及功效在于该附加载具可根 据不同婴儿车后轮轴杆杆宽度、轴外径作调整与定位,且可以快速拆卸、快速 组合,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向上掀收取于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外勾环的第二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外勾环的第三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中具体标号如下1 、婴儿车2、后轮轴杆3、扶手1 o 、附加载具11 、踏板111 、勾环1 2 、调整杆12 1 、滑孔122 、孔洞1 3 、扣接装置13 0 、扣勾131 、定位件1 3 2 、弹簧13 3 、插杆133 1 、孔洞13 4、插孔13 5 、插孔14、转轮1 5 、连接板15 1、定位孔16、轨道板16 1、螺柱16 2 、螺柱17、外勾环1 7a、外勾环17b、外勾环18、绳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如第图1至5所示,其可以装置于婴儿车1的两后轮轴杆2上,该附加载具1 0包含有一踏板1 1 、两调整杆1 2及 两组扣接装置1 3 ,该踏板1 1底侧具有两转轮1 4 ,踏板1 1底部有一勾环 1 1 1 (如图4),踏板l l前方接设一连接板l 5,该连接板l 5呈L形体, 连接板l 5前方再枢接一轨道板1 6,该连接板l 5前方设有上下排列的数个 定位孔15 1,定位孔1 5 1供轨道板1 6作高低的枢接,该轨道板1 6内有 一螺柱1 6 1与连接板1 5的一个定位孔1 5 1相接设,轨道板1 6两侧各有 螺柱l 6 2分别与一调整杆1 2相枢接,该调整杆l 2呈L形体,调整杆l 2 设有一滑孔12 1,该滑孔1 2 1与轨道板1 6的螺柱1 6 2相枢接,以便作 调整杆1 2的水平位移及定位;该扣接装置l 3设于调整杆1 2前端,扣接装置l 3具有一扣勾1 3 0, 该调整杆1 2下方设有一定位件13 1,定位件1 3 1为管状,定位件1 3 1 内定位一弹簧13 2,供一插杆1 3 3入于定位件1 3 1内,弹簧1 3 2 —端 定位于调整杆l 2的一个孔洞1 2 2,另一端定位于插杆l 3 3末端的孔洞 13 3 1,该扣勾1 3 0的两端各设有一插孔13 4、 135,两插孔134、 1 3 5供插杆1 3 3插入定位,以插杆1 3 3封闭该扣勾13 0,且插杆 1 3 3拉出后可以受弹簧1 3 2弹力而再度归位封闭该扣勾13 0,该扣勾1 3 0外包覆一外勾环1 7 ,该外勾环1 7内设有大小不同的孔径,以顺应婴儿车1后轮轴杆2的外径;利用上述的结构组装,本技术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附加载具1 o 组合于婴儿车1的后轮轴杆2上时,先调适两调整杆1 2 ,以顺应婴儿车后轮 轴杆2的宽度,另两调整杆l 2平移,再予以定位两调整杆l 2,且婴儿车l 的后轮轴杆2若高度较高或较低,都可经由轨道板l 6与连接板1 5的数个定 位孔l 5 l相调整接设,以适应后轮轴杆2的高、低,再将两个插杆l 3 3往 后拉,使两扣勾1 3 0可以勾于婴儿车1的后轮轴杆2 ,勾住婴儿车1的后轮 轴杆2后,手放开插杆l 3 3,插杆l 3 3受弹簧1 3 2弹力自动归位,插杆1 3 3入于扣勾1 3 0的插孔1 3 4定位,插杆1 3 3封闭该扣勾1 3 0 ,以 完成组装附加载具于婴儿车1的后轮轴杆2上,组装附加载具于婴儿车1的后 轮轴杆2前,可事先选择如第图3、 6、 7所示的外勾环1 7、 1 7a、 1 7b,该 外勾环17、 1 7a、 1 7b设有大小不同的孔径,使外勾环17、1 7a、1 7 b包覆后轮轴杆2 ,不致于松动,以适应婴儿车后1轮轴杆2外径作各种 搭配;如图5所示,若要收取附加载具l 0,无需作拆卸动作,只要以一绳体 1 8勾住踏板1 l底部的勾环l 1 1,将附加载具l 0后侧上掀,绳体l 8 上端再系于婴儿车l的扶手3,以作收取附加载具IO,不占空间;本技术以两调整杆1 2适应婴儿车1后轮轴杆2的宽度,以连接板 1 5的数定位孔1 5 1适应婴儿车1后轮轴杆2的高度,以扣勾1 3 0扣住后 轮轴杆2 ,外勾环17、 1 7 a、 17 b包覆后轮轴杆2 ,适应婴儿车1后轮轴 杆2外径作各种搭配,达到可应用不同婴儿车1后轮轴2杆宽度、轴外径作调 整与定位;又由于插杆l 3 3受弹簧1 3 2弹力自动归位,所以可以快速开启扣勾 1 3 0与快速封闭扣勾13 0,具有拆卸、快速组合附加载具1 0于婴儿车1 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其可以装置于婴儿车的两后轮轴杆上,该附加载具包含有一踏板、两调整杆及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之附加载具,其可以装置于婴儿车的两后轮轴杆上,该附加载具包含有一踏板、两调整杆及两组扣接装置,该踏板底侧具有数转轮,踏板前方接设两调整杆;其特征在于:该扣接装置设于调整杆前端,具有一扣勾,以一插杆封闭该扣勾,该两调整杆枢接于一可将两调整杆作平移定位的轨道板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碧伦
申请(专利权)人:张碧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