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303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器;及热交换器,其进水口与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口与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构成冷却水进出循环回路;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出水口与热交换器第一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单向电磁阀;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与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通过一比例调节阀连接,构成冷却液循环回路;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管道、膨胀水箱、比例调节阀、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管道、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管道、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水口管道和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液排空口管道,构成排污循环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试验必备的试验条件保障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试验中会进行瞬态工况、混合工况、排气分析等复杂工况试验,发动机功率的变化即发动机热负荷的变化很大,同时发动机的转速瞬间变化大,因此恒温系统中的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量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保证发动机参数测定的准确性,对试验过程冷却液进入发动机时温度必须进行恒定,以便在规定的范围内真实测量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参数,而发动机本身不具备温度的恒定控制功能,所以只能通过外部条件保障系统来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能够使发动机冷却液出口温度保持在一个设定值,比如80 ± 2°C,使温度产生较小的波动,并具有自动补充冷却水功能,使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冷却液在流过本装置后能够在一定允差范围内保持温度恒定,其中,冷却水循环水路使用自来水,发动机循环水路可以使用防冻液或自来水,使用冷却水和冷却液来区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具体方案: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及热交换器,其进水口与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水口与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构成冷却水进出循环回路;所述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出水口与热交换器第一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单向电磁阀;及比例调节阀;其中,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与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通过所述比例调节阀连接,构成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比例调节阀的出水口与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一温度传感器;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与比例调节阀的第三端口连接,其中,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管道、比例调节阀、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管道、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管道、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水口管道和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液排空口管道,构成排污循环回路;所述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与比例调节阀的第三端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电磁阀和膨胀水箱;所述第二单向电磁阀和膨胀水箱连接的管道还与热交换器的第四端口相连通。该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控制器相互通信的计算机单元;驱动保护电路,其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来驱动第一单向电磁阀和第二单向电磁阀的开闭;与控制器通讯的模拟量输出模块,用于转化温度传感器采集信号为模拟量输出至控制器;及与控制器相连的操作输入单元,用于膨胀水箱内的液位最低值和进入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预定值操作输入;以及文本显示器。所述膨胀水箱内设有检测膨胀水箱内的液位的浮球式液位开关。所述比例调节阀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用于实时观察冷却水循环回路的压力的第一压力表。所述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和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用于观察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压力的第二压力表。所述比例调节阀与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一循环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冷却液恒温装置性能稳定可靠,应对工况变化可以实现快速响应,稳态控制精度均达±2°C,温度波动小,并具有自动补充冷却液功能;(2)将比例调节阀放在了发动机内循环水路中,外循环路始终处于常开状态,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变化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比例调节阀的开度,实现热转冷工况的快速响应,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3)可针对不同发动机实现PID调节,如调节实际值与设定值的静差、温度波动幅度、温度稳定过程时间;(4)设计了排污回路实现水质变差或长期不用时的排污清空功能。【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结构内部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基本的冷却液和冷却水循环管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回路中包括循环泵和压力表的循环管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原理图。图中:1、控制器,2、膨胀水箱,3、热交换器,4、比例调节阀,5、第一单向电磁阀,6、第二单向电磁阀,7、温度传感器,8、液位开关,9、循环泵,10、第一压力表,11、第二压力表,12、支架;A、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B、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C、冷却水进水口,D、冷却水出水口,E、冷却液排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a)和图1b)所示,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3、膨胀水箱2、第一单向电磁阀5、第二单向电磁阀6、比例调节阀4、温度传感器7和控制器1,这些部件均设置在支架12上;该装置的五个进出口分别为: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 A,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 B,冷却水出水口 C,冷却冷却水进水口 D,冷却液排空口 E。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包括热交换器3,其进水口与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 C连接,第一出水口与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出水口 D连接,构成冷却水进出循环回路;所述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出水口 D与热交换器3第一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单向电磁阀5 ;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 A与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 B通过一比例调节阀4连接,构成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比例调节阀4的出水口与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 A连接的管道上设有一温度传感器7 ;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C 口与比例调节阀4的另一进水口连接,其连接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电磁阀6和膨胀水箱2 ;第二单向电磁阀6和膨胀水箱2连接的管道与热交换器3的第四端口相连通;其中,恒温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及热交换器,其进水口与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水口与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构成冷却水进出循环回路;所述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出水口与热交换器第一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一单向电磁阀;及比例调节阀;其中,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与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通过所述比例调节阀连接,构成冷却液循环回路;所述比例调节阀的出水口与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一温度传感器;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与比例调节阀的第三端口连接,其中,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管道、比例调节阀、发动机冷却液进水口管道、发动机冷却液出水口管道、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水口管道和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液排空口管道,构成排污循环回路;所述恒温控制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与比例调节阀的第三端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电磁阀和膨胀水箱;所述第二单向电磁阀和膨胀水箱连接的管道还与热交换器的第四端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建刘伟虔史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工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