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8334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背光组件;液晶面板通过周边设置的粘贴胶块与背光组件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背光组件的周边设置粘贴胶块,代替塑胶框对液晶面板与背光组件进行连接,由于粘贴胶块的厚度较小,因此可以减小液晶模组的总体厚度,从而提高对液晶显示装置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设备以质量轻、低功耗和辐射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外观要求不断提高,液晶显示装置也需要制造的越来越薄。液晶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之一。传统的液晶模组由于采用材质较厚的塑胶框来对液晶面板与背光组件进行连接,导致液晶显示装置总体的厚度较大,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来解决传统液晶显示装置厚度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晶模组,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背光组件;液晶面板通过周边设置的粘贴胶块与背光组件连接。进一步的,背光组件包括背板,背板为玻璃背板,背板包括面向液晶面板的第一平面,以及与第一平面相背的第二平面;玻璃背板的第一平面设置有反射涂层。进一步的,粘贴胶块包括具有预设厚度的胶体,胶体包括与液晶面板相连的第一粘贴层,以及与背光组件相连的第二粘贴层。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导光板设置在背板与液晶面板之间,导光板上设有光学膜片。进一步的,导光板具体为具有反光网点的玻璃导光板。进一步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固定于背板周侧的光源,光源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进一步的,背光组件还包括固定于背板第二平面的散热模块,散热模块通过导热胶带与光源连接。进一步的,液晶模组还包括前框,前框包括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第一壁板与第二壁板夹持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进一步的,前框还包括第三壁板,第三壁板设置在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之间,用于固定背板。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模组和后盖,后盖与前框相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背光组件的周边设置粘贴胶块,代替塑胶框对液晶面板与背光组件进行连接,由于粘贴胶块的厚度较小,因此可以减小液晶模组的总体厚度,从而提尚对液晶显不装置的观看体验。【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粘贴胶块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模组的底侧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模组的左侧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模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以通过在背光组件的周边设置粘贴胶块,代替塑胶框对液晶面板与背光组件进行连接,由于粘贴胶块的厚度较小,因此可以减小液晶模组的总体厚度,从而提高对液晶显示装置的观看体验。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请参考图la,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I和背光组件2 ;液晶面板I通过周边设置的粘贴胶块3与背光组件2连接。由于粘贴胶块3厚度小且形状可变化,因此该粘贴胶块3可以被灵活设置在背光组件2的周边。相比于传统的塑胶框固定结构,采用粘贴胶块3固定结构的液晶模组能够减小总体厚度。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在背光组件的周边设置粘贴胶块,代替塑胶框对液晶面板与背光组件进行连接,由于粘贴胶块的厚度较小,因此可以减小液晶模组的总体厚度,从而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观看体验。请参考图lb,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粘贴胶块3包括具有预设厚度的胶体31,胶体31包括与液晶面板I相连的第一粘贴层311,以及与背光组件2相连的第二粘贴层312。该胶体31的厚度根据背光组件2中的部分结构厚度而定,实际应用中可选择硅胶材质制作胶体。请参考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模组的底侧截面示意图。其中,背光组件2包括背板21。背板21包括面向所述液晶面板I的第一平面211,以及与所述第一平面211相背的第二平面212 ;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背板21为玻璃背板21,该玻璃背板21的第一平面211为反射涂层。由于传统的背板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在与液晶面板I连接时,需要卡勾等固定件来辅助固定,因此金属背板的装配只能人工操作,无法使用自动化机械手完成,从而影响产品的装配效率。本实施例采用玻璃材料的背板可以通过胶粘方式连接液晶面板1,因此玻璃背板21在装配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动化机械手来完成,从而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另外,由于金属材质的背板表面不够平滑,因此若背光组件2采用金属材质的背板,还需要在背板的一面固定一层反射片,进行光学反射。上述金属背板加反射片的结构会造成背光组件2的总体厚度的增加。本实施例中,采用玻璃背板21后,由于玻璃材质相对于金属材质更加平滑,因此可以直接在玻璃背板21的第一平面211上设置用于光学反射的反射涂层,从而可以减小背光组件2的总体厚度。图2中,背光组件2还可以包括导光板22,导光板22位于背板和液晶面板之间,在导光板22上设有光学膜片23。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光板22具体为具有反光网点的玻璃导光板。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使用玻璃材料的导光板便于自动化装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通过激光或是印刷方式在导光板22表面设置反光网点,使出射光更加均匀,优化液晶显示效果。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背光组件2还包括固定于背板21周侧的光源24,光源24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22,以便于光源24射出的光线可以完全进入导光板22。由于光源24在开启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背光组件2还包括固定于背板21的第二平面212上的散热模块25。散热模块25通过导热胶带(图2中未示出)与光源24连接。散热模块25可以使用常规的散热片。导热胶带通常是由导热片和离型膜组成的,导热胶带的使用方法与普通胶带类似,在应用过程中起到散热的效果。光源24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该导热胶带传导到散热模块25上,从而可以降低光源24的温度,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另外,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背光组件2还可以包括固定在第二平面212上的PCB板26。PCB板26通过分段式的软排线27与液晶面板I相连,从而对液晶面板I进行显示控制。采用分段式的软排线可以减少排线的体积,更有利于液晶模组的结构布局,从而可以提高液晶模组的装配集成度。请参考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模组的左侧截面示意图。其中,液晶模组还可以包括用于固定液晶面板I和背光组件2的前框4。前框4可以包括第一壁板41和第二壁板42,第一壁板41与第二壁板42夹持液晶面板I和背光组件2,以保证液晶面板I与背光组件2的相对位置稳定。进一步的,前框4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壁板41和第二壁板42之间的第三壁板43,第三壁板43和第二壁板42用于固定背板21。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壁板43和第二壁板42相对的壁面上涂有双面胶层44,三壁板43和第二壁板42通过双面胶层44分别粘贴住背板21的第一平面2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背光组件;所述液晶面板通过周边设置的粘贴胶块与所述背光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张金南叶芳岱
申请(专利权)人: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