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6738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包括换轨车车架、动力控制系统、顶升装置和旧轨抓轨装置,旧轨换轨车还包括随动装置,随动装置包括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分别与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连接的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转动连接有车轮,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随动装置还包括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分别通过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使得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的两个油口均与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从而实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和随动支架二的车轮分别沿两侧的新轨移动的随动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发生掉道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轨车,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属于钢轨更换

技术介绍
在更换新轨前,需先将旧轨拆除。目前,在旧轨拆除作业时,如图1所示,作业方式一般采用的是将新轨I摆放于旧轨2旁的碎碴石3上并拆除旧轨2的大部分扣件后,通过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行走在新轨I上,从而将旧轨2逐段连续的从轨枕5上的承轨槽6内搬离出去,在这种作业方式中,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的车轮在新轨I上走行,此时的新轨I处于未被扣件紧固状态,虽然在较小的新轨I长度范围内,新轨I还是呈直线状,但是实际上,由于受到新轨I自身属性的影响,从整段新轨I来看,如图2所示从俯视看,新轨I在沿轨道长度方向上是处于左右波动的曲线形状的,并不是直线状,这样,在实际作业时,当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的车轮行走在新轨I上时,经常会发生掉道现象,即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的车轮会从新轨I上掉落下来。当现有的旧轨换轨车4发生掉道现象后,后续处理工作极其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换轨作业的工作效率。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旧轨换轨车,使其能避免发生掉道现象,提高工作效率。授权公告号为CN2510526Y,授权公告日为2002年9月11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换轨车,包括带行走轮的车架,车架左右两侧主梁上面设有钢轨吊装机构,车架主梁前部上面安装有新轨入口,车架主梁前部上面、新轨入口前安装有丁字摇台,有一两端部上下面安装有新旧轨龙口的横梁通过升降装置与摇台联接。授权公告号为CN 201620315 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1月3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施工机械护轨器,它设置于铁路施工机械行走机构的车体下,它包括垂直于车体行进方向设置的长条形支撑体、将支撑体固定悬置于车体下的护轨吊架和控制支撑体运动的控制装置,所述的支撑体下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用于夹持钢轨的护轨组件,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使支撑体相对于车体上下运动的两个可伸缩护轨竖向油缸、使支撑体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运动的可伸缩的护轨整体摆动油缸,所述的护轨整体摆动油缸一端固定于护轨吊架的支座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的护轨吊架设置有两根下伸支柱分别由二根护轨撑杆与支撑体的两端铰接。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装置,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掉道现象的发生,但是其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其能保证在换轨作业时,旧轨换轨车不会发生掉道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其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包括换轨车车架、动力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上的顶升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上且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的旧轨抓轨装置,所述旧轨换轨车还包括随动装置,所述随动装置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分别与所述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接的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 ;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所述随动装置还包括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所述随动油缸一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一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一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所述随动油缸二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二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二上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从而实现所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和随动支架二的车轮分别沿两侧的新轨移动的随动状态。优选的,所述随动支架一包括随动支架本体一和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的车轮支架一,所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端,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通过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随动支架一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所述随动支架二包括随动支架本体二和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的车轮支架二,所述随动支架二的车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端,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上部转动连接有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通过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上部导向轮和下部导向轮分别与所述换轨车车架的顶面和底面相接触使得所述随动支架二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优选的,所述车轮支架一固定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所述车轮支架二固定连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优选的,所述车轮支架一铰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下部;所述车轮支架二铰接在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下部。优选的,所述车轮支架一包括两侧的侧边一和设置在所述两侧侧边一之间的两个限位板一;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下部穿入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侧侧边一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一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一的下部与所述车轮支架一的两侧侧边一铰接;所述车轮支架二包括两侧的侧边二和设置在所述两侧侧边二之间的两个限位板二;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下部穿入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侧侧边二之间且位于所述两个限位板二之间的位置,所述随动支架本体二的下部与所述车轮支架二的两侧侧边二铰接。优选的,所述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均采用手动四位六通的多路换向阀。优选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沿轨道高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顶升油缸一和顶升油缸二、沿轨道高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导向杆一和导向杆二、沿轨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所述导向杆一和导向杆二均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且其能沿所述换轨车车架上下来回移动,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的导向杆一的一端和顶升油缸一的活塞杆端均与所述支撑板一铰接,穿过所述换轨车车架的导向杆二的一端和顶升油缸二的活塞杆端均与所述支撑板二铰接。优选的,所述旧轨抓轨装置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抓轨移动油缸一和抓轨移动油缸二、分别与所述抓轨移动油缸一和抓轨移动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接的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分别设置在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上的抓取机构一和抓取机构二 ;所述抓轨移动支架一和抓轨移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优选的,在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上均设置有驱动所述车轮走行的液压马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结构设计,使得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是随着新轨在沿轨道宽度方向上的左右波动曲线形状来左右移动的,从而通过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的随动状态,保证了在作业时,旧轨换轨车不会发生掉道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多路换向阀和随动油缸的配合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旧轨换轨车两侧车轮之间的距离,使之与不同新轨之间的宽度相对应,实用性强,另外,通过多路换向阀可以使随动油缸在主动工作状态和随动状态之间来回切换,操作简单;通过将所述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设置成转动结构,使得车轮支架一和车轮支架二处于一种能随着新轨在沿轨道高度方向上的上下波动曲线形状一起动作的随动状态从而保证了多个车轮在工作过程中都能始终与新轨相接触,这样保证了旧轨换轨车车身不会发生倾斜,保证了作业时的安全性,当操作人员站在旧轨换轨车车上进行工作时,也会比较舒适,不会有颠簸的感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随动装置的旧轨换轨车,包括换轨车车架、动力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上的顶升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换轨车车架上且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的旧轨抓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轨换轨车还包括随动装置,所述随动装置包括沿轨道宽度方向设置在换轨车车架上的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分别与所述随动油缸一和随动油缸二的活塞杆连接的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随动支架一和随动支架二均能在轨道宽度方向上沿所述换轨车车架来回移动,所述随动装置还包括多路换向阀一和多路换向阀二,所述随动油缸一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一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一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所述随动油缸二通过所述多路换向阀二使得所述随动油缸二上的两个油口均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油箱相连通,从而实现所述随动支架一的车轮和随动支架二的车轮分别沿两侧的新轨移动的随动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勇贺正祥邓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旭阳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