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鸿镇专利>正文

组合式车辆电子识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27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车辆电子识别灯,主要由稳压恒流电路、显示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光芯片直接接在印制电路正面,再用散射剂和光学环氧树脂覆盖密封,表面敷设丝网印刷画面构成发光显示窗口,主要用于公交车辆线路标志识别和旅客列车席别标志识别。(*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显示
,尤其涉及车辆标志识别显示装置。目前铁路旅客列车席别灯窗和公共交通车辆线路识别标志窗均用书写字体加灯光显示,因车辆用电多为直流电,灯泡灯丝参数恒定,而电压高低不稳,高时易损灯泡、低时灯泡不亮,故多数不能发挥作用,在晚间行车时,旅客不能得到有效指示。还有一些车辆为避免上述情况造成的晚间识别难的问题,采用发光二极管拼接排列成字,但因分立二极管的离散性大等缺陷导致缺笔少划而不易分辨字型,同样不能起到标志窗设立的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车辆电子识别灯,它能有效地显示旅客列车的席别和公交车辆的线路标志。本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发光芯片陈列焊接在印制电路板正面,其正、负极与背面引出接线脚正、负极对应,用散射剂和光学环氧树脂混合将发光芯片复盖密封,表面敷设丝印画面构成发光平面,安装在工程塑料制成的显示器外壳中,发光平面为显示器正面,背面设置铝质散热片和背板,一个显示窗为一个汉字单元,使用时按需串接组合,稳压电路中三极恒流管的基极接在稳压管负极与分压电阻之间,发射极输出端接反馈偏压电阻,集电极接显示器负极。稳压电路也为独立线路,使用时按需要串接即可。当旅客列车、公交客车等车辆电流为直流时,该显示器可直接连接,当车站站牌、宾馆等固定场所使用交流电时该显示器时,按规格外接交直流变换电源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效果优点在于一、可靠性高。本识别灯光块填充主料为光学用环氧树脂,用它浇注一体,外形成发光平面,内形成坚固机壳,加之电路采用的少而精的成熟元件与技术,大大降低了故障率,所以无论从性能上或结构上,都大幅度提高了可靠性;二、功能强。本产品两大部分是完全针对现有技术设备存在的缺陷,设计研制而成,多次对此技术方案产品的试验测试证明,电路中决定亮度的IF可随意控制,ΔIF易于控制在允许范围,色调也可以随意选择,交直流变换有现成的成熟技术和元件,丝网印刷的正面又非常新颖清晰,且采用积木组合式的标准化系列,使用方便。本技术的附图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显示器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显示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显示器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稳压电路图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用进一步描述。该识别灯主要由稳压恒流电路,显示器2两部分组成,稳压恒流电路1的正极加在显示器2的正极,另分压经电阻3加在稳压管5的负极和恒流管7的基极,恒流管7的集电极与显示器2的负极连接,发射集接反馈偏压电阻6的一端,偏压电阻6的另一端与稳压管5和二极管4的正极联接构成回路,完成稳压恒流功能,当车辆供电为直流时,可直接连接使用,若车站、宾馆等场合使用交流电时,外接交直流变换电源即可,该显示器2为一特制器件,将发光芯片12的正负极陈列焊接在印制板9正面的对应极点上,与背面引出脚针13的正负极对应,再用散射剂与光学环氧树脂的混合物复盖在印制板9上将发光芯片12密封起来,表面敷设丝网印制画面构成发光平面11,将其安装在显示器外壳10中,由于显示器工作时间长易发热故在显示器外壳10中装有铝质散热器8,该显示器为单字独立线路设计,使用时按需要随意迭加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车辆电子识别灯,主要由稳压恒流电路、显示器外壳、发光芯片、印制电路、散热器、发光平面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光芯片(12)陈列焊接在印制电路板(9)的正面,其正、负极与引出脚正、负极对应,再用散射剂和光学环氧树脂复盖密封,表面敷设丝网印刷画面构成发光平面(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车辆电子识别灯,其特征在于稳压电路(1)中的恒流三极管(7)的集电极接显示器(2)的负极,发射极接电阻(6)的一端,基极接在稳压管(5)负极与分压电阻(3)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车辆电子识别灯,主要由稳压恒流电路、显示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光芯片直接接在印制电路正面,再用散射剂和光学环氧树脂覆盖密封,表面敷设丝网印刷画面构成发光显示窗口,主要用于公交车辆线路标志识别和旅客列车席别标志识别。文档编号B60Q1/26GK2242199SQ9524237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叶鸿镇 申请人:叶鸿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车辆电子识别灯,主要由稳压恒流电路、显示器外壳、发光芯片、印制电路、散热器、发光平面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光芯片(12)陈列焊接在印制电路板(9)的正面,其正、负极与引出脚正、负极对应,再用散射剂和光学环氧树脂复盖密封,表面敷设丝网印刷画面构成发光平面(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鸿镇
申请(专利权)人:叶鸿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