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少夫专利>正文

分体式转辙机缺口监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81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转辙机缺口监测器,由上下两个缺口监测器组成,各缺口监测器的本体上均设有固定孔、弹性触发器、报警信号引线及定位槽,固定孔为开设在每个单体缺口监测器上的垂直通孔,上下两个缺口监测器的固定孔相互错开,下缺口监测器由螺栓穿过其固定孔安装在转辙机上,上缺口监测器由螺栓穿过其固定孔安装在下缺口监测器上。该装置能自动监测表示杆缺口的位移误差,当表示杆缺口变化量超出限定值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维修人员及时处理,具有性能可靠、运行稳定、安装方便、监测精度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测预警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自动监测铁 路电动转辙机表示缺口变化的预警装置。技术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铁路大提速的不断深入,在日益繁忙的铁路运 营线上,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其中电动转辙机更是被大量运用,各种列 车在进出站时所开通的方向, 一般都是由电动转辙机带动道岔来实现的, 而道岔是否按要求及规定时间内转换到所需要的位置,并能正确回执显示 道岔位置(道岔表示)完成道岔转换过程,都是由设在电动转辙机内的检 查柱来进行检査、监测并提供道岔位置表示,在道岔转换到所规定位置时检査柱进入检查块缺口中心位置,其两侧留有间隙,如S700K型转辙机 的每侧间隙为1.5mm±0.5,在此范围内则说明位置正确、表示正常,但 为了保证这一标准的实施,铁路电务维修人员不得不经常打开转辙机或用 标记检査缺口的变化,查看间隙是否符合这一标准,以判断间隙是否处于 标准状态,这不仅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且带来了人为肉眼观测的误 差,不能实现实时监测,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因道岔 缺口位移变化无表示导致列车信号不能开放而造成列车脱轨的重大事故, 也曾出现过因道岔缺口移位造成信号不能正常开放而影响列车的事故,针 对这一问题,国内多家企研制开发了多种类型的监测器,这类产品均为一体式监测器,同时监测定反位的缺口变化,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缺口 监测器安装在转辙机原有用于固定检测尺的水平面位置上,按转辙机设计 要求此平面应与转辙机的定反位表示杆的纵向部分垂直即横向平行,但是 由于机械加工造成的各种误差,使这一垂直关系很难得到保证;②在道岔 安装施工中由于安装定位的原因,表示杆的定位及反位缺口有时不能完全 按规定标准调试,造成一个杆的缺口向伸出方向偏离,而另一个杆向拉入 方向偏离,这时如果采用一体式监测器将不能正常工作;③一体式监测器 不能准确的安装定位,其结果会产生错误报警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 转辙机缺口监测器。该装置能自动监测表示杆缺口的位移误差,当表示杆 缺口变化量超出限定值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转辙机缺口监测器,由上下两个缺口监测器组成,各缺口 监测器的本体上均设有固定孔、弹性触发器、报警信号引线及定位槽,所 述固定孔为开设在每个单体缺口监测器上的垂直通孔,上下两个缺口监测 器的固定孔相互错开,下缺口监测器由螺栓穿过其固定孔安装在转辙机 上,上缺口监测器由螺栓穿过其固定孔安装在下缺口监测器上。所述两个缺口监测器的本体上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沉头孔。所述下缺口监测器的本体上设有与上缺口监测器固定孔相对应的螺 纹孔,上缺口监测器的本体上设有与下缺口监测器固定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弹性触发器包括套体、弹性件和伸縮触头,各缺口监测器的本体 上均开设有安装套体的横向通孔,套体内由后至前依次安装报警信号引 线、封堵件、弹性件和伸縮触头,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封堵件、伸縮触头相 抵,封堵件将套体后开口密封,套体前端开口具有用于保持伸縮触头的结 构,伸縮触头呈球形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外探出一定距离。所述套体前端开口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沿,该环形凸沿的直径小于伸 縮触头,形成保持伸縮触头的结构,环形凸沿与伸縮触头相抵靠的一侧呈 便于伸縮触头滚动的弧形。所述套体截面呈矩形或圆形,由尼龙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所述定位槽为豁通的开口,设在各缺口监测器本体的上表面,与弹性 触发器的伸縮触头相对应。所述各缺口监测器的本体为矩形体。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单独调整定位或反位缺口位移的监测, 弹性的机械接触结构使其不像模拟测量装置那样容易受温度、湿度的影 响,适应性极强,在较为恶劣的户外环境中能长期使用,报警及时且准确 无误,能显著提高铁路的运能、运效,与传统监测器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 性能可靠、运行稳定;2. 制造成本低;3. 安装方便,对运输无干扰,不受温度、湿度环境的限制;4. 免维修,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5. 精度高,报警准确无误,可大大降低转辙故障率,提高安全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固定孔2、 2'3——螺纹孔4、 4'5——通孔6——7——套体8——9——伸縮触头10——11——封堵件12——13——定位槽-下缺口监测器 -上缺口监测器如图1、图2、图3所示,该分体式转辙机缺口监测器特别适用于S700K 型电动转辙机,主要由上下两个缺口监测器组成,其矩形本体上各开设有 两个相互错开的沉头型固定孔1,下缺口监测器2的本体上设有与上缺口 监测器固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3,上缺口监测器4的本体上设有与下缺口 监测器固定孔相对应的通孔5,下缺口监测器2由螺栓穿过其固定孔安装 在转辙机6原有检测尺的位置上,上缺口监测器4由螺栓穿过其固定孔安 装在下缺口监测器2上,由于上下两个监测器的固定孔位置不同,安装时首先要把下缺口监测器2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安装,再安装上缺口监测器4, 之后才能正常使用。各缺口监测器的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弹性触发器的垂直通孔,弹 性触发器由套体7、弹簧8和伸縮触头9组成,套体7呈圆柱形,由尼龙 绝缘材料制成,其内由后至前依次安装报警信号引线10、封堵件ll、弹 簧8和伸縮触头9,报警信号引线10与缺口监测分机12联接,弹簧8的 两端分别与封堵件11、伸縮触头9相抵,封堵件11将套体7的后开口密 封,套体7前端开口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沿,该环形凸沿的直径略小于伸 縮触头,从而形成保持伸縮触头的结构,环形凸沿与伸縮触头相抵靠的一 侧呈便于伸縮触头滚动的弧形,伸縮触头9呈球形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 探出一定距离,可自由滚动并沿通孔横向伸縮,用于探入转辙机的表示杆 缺口监测其位移变化量,定位槽13为豁通的矩形开口,设在各缺口监测 器本体的上表面,与弹性触发器的伸缩触头9相对应,用于安装调试时确 定缺口监测器的准确位置,可作红色标记以便于视觉观察。使用时先把转辙机原有标尺卸掉,再把下缺口监测器通过固定孔安装 在原标尺的位置上,并按标准程序进行调试、固定,从而将弹性触发器探 入下表示杆的缺口内,伸縮触头左右两侧距表示杆缺口最近距离为转辙机 表示杆位移规定值,弹性触发器及表示杆缺口均与报警器电联接,形成报 警器相对的两个触发电极,当表示杆缺口在规定值内移动时,伸縮触头与 表示杆缺口未接触,报警器不报警,当缺口超限移位时,便接通报警器立 即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电务维修人员立即检修,从而实现对表示缺口超限 位移变化的自动监测,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上缺口监测器固定在先前安装的下缺口监测器上,其安装、调试、固定方法及工作原理与下缺口监测器 相同,从而可以对一台转辙机的定、反位缺口同时进行监测。如图4所示,该分体式转辙机缺口监测器的上缺口监测器4'只开设有两个固定孔而没有其它通孔,下缺口监测器2'上开设有两个与上缺口监测器固定孔相对应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转辙机缺口监测器,其特征在于,由上下两个缺口监测器组成,各缺口监测器的本体上均设有固定孔、弹性触发器、报警信号引线及定位槽,所述固定孔为开设在每个单体缺口监测器上的垂直通孔,上下两个缺口监测器的固定孔相互错开,下缺口监测器由螺栓穿过其固定孔安装在转辙机上,上缺口监测器由螺栓穿过其固定孔安装在下缺口监测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夫
申请(专利权)人:张少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