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5289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包括第一档板、第二挡板、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顶板;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开有滑道入口;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位于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并且位于滑道两侧,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侧边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两个侧边分别和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12)焊接在一起,所述顶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滑道入口位于所述滑道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炉外运输辊道的分钢问题,保证了钢坯入炉时不出现双支,提高钢坯装炉的小时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外运输辊道,具体说,涉及一种钢坯入炉分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步进式台架传动存在问题,常常不能保证单支下料的要求,两支钢经常在炉外运输辊道内卡阻难以单支运送,影响装炉效率,耽误出炉节奏,造成炉内空步距,产生事故时间。如果两支钢在炉外运输辊道内卡死还需要耙式吊配合分钢,这样对炉外运输辊道及辊道电机有很大的影响及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坯入炉分钢装置,解决了炉外运输辊道的分钢问题,保证了钢坯入炉时不出现双支,提高钢坯装炉的小时产量。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包括第一档板、第二挡板、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顶板;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开有滑道入口 ;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位于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并且位于滑道两侧,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侧边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两个侧边分别和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12焊接在一起,所述顶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滑道入口位于所述滑道两端。进一步:所述滑道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之间。进一步:所述顶板位于位于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宽度和高度为300mm,厚度为20mm ;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高度为200mm,宽度为120mm,厚度为20mm ;所述顶板的宽度为120mm,长度为140mm,厚度为20mm ;所述滑道入口的宽度为100mm,高度为2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效果包括:1、本技术解决了炉外运输辊道的分钢问题,保证了钢坯入炉时不出现双支,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便于操作,避免了分钢时钢坯翻滚对炉外运输辊道及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且本技术制作简单,使用的灵活性极强。2、本技术放置于炉外运输辊道与辊道挡板支架上,当钢坯需要分挡时,由操作人员将本技术推入炉外运输辊道,对准支架的中心刻度线即可。一方面杜绝了炉外运输辊道卡钢现象,同时也避免了耙式吊分钢时对称重辊道及辊道电机的损坏。既减少了大量的事故时间,也对炉外运输辊道、加热炉炉体等设备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装炉效率和加热炉的生产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钢坯入炉分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钢坯入炉分钢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钢坯入炉分钢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钢坯入炉分钢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钢坯入炉分钢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一档板11、第二挡板12、第一护板21、第二护板22、顶板31 ;其中,第一档板11和第二挡板12分别开有滑道入口 41 ;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位于第一档板11和第二挡板12之间,并且位于滑道两侧,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的侧边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上;顶板31位于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顶部,顶板31夹在第一档板11和第二挡板12之间,顶板31的两个侧边分别和第一档板11和第二挡板12焊接在一起,底面与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顶部焊接在一起。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之间为滑道,滑道入口 41位于滑道两端。第一档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宽度和高度为300mm,厚度为20mm ;第一护板21和第二护板22的高度为200mm,宽度为120mm,厚度为20mm ;顶板31的宽度为120mm,长度为140mm,厚度为20mm ;滑道入口 41的宽度为100mm,高度为200mm。有坯料需要分挡时,将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对准支架中心线并放入炉外运输辊道,当炉外运输辊道来料有两只坯料时,一支坯料进入滑道入口 41,穿过滑道顺利装炉,另一只坯料被第一档板11或者第二挡板12阻挡,杜绝了炉外运输辊道卡钢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档板、第二挡板、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顶板;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开有滑道入口 ;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位于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并且位于滑道两侧,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侧边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两个侧边分别和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12)焊接在一起,所述顶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滑道入口位于所述滑道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位于位于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宽度和高度为300mm,厚度为20mm ;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高度为200mm,宽度为120mm,厚度为20mm ;所述顶板的宽度为120mm,长度为140mm,厚度为20mm ;所述滑道入口的宽度为100mm,高度为20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包括第一档板、第二挡板、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顶板;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开有滑道入口;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位于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并且位于滑道两侧,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侧边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两个侧边分别和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12)焊接在一起,所述顶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滑道入口位于所述滑道两端。本技术解决了炉外运输辊道的分钢问题,保证了钢坯入炉时不出现双支,提高钢坯装炉的小时产量。【IPC分类】C21D9-70, F27D3-00【公开号】CN204369941【申请号】CN201420761874【专利技术人】杨健, 刘宗志, 王群 【申请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坯入炉分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档板、第二挡板、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顶板;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开有滑道入口;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位于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并且位于滑道两侧,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侧边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两个侧边分别和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挡板(12)焊接在一起,所述顶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滑道入口位于所述滑道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刘宗志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