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喷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52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脂喷脂器,由喷嘴、泵体、进油接头、进气接头、阀腔、柱塞以及复位弹簧组成,所述喷脂器泵体内设有排压管路,所述排压管路与阀腔和喷射管路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与喷嘴和阀腔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与喷嘴连通处设有止油雾化单向阀。采用上述油脂喷脂器,由于喷嘴与喷射管路连接处采用止油雾化单向阀设计,在喷射管路和喷嘴之间有一个截止渗漏油脂和使压缩气体与油脂在此得到充分混合雾化的单向阀,克服了原有的柱塞与阀腔在长时期滑动使用后,会因磨损而产生间隙,油脂通过此间隙渗漏到喷射管路后,从而在喷嘴处产生滴油现象。(*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轮轨润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轮轨润滑装置的油脂喷脂器
技术介绍
目前机车上安装使用轮轨润滑器喷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机务运输单位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有以下问题喷头材质较软,在装卸使用过程中,磕碰后容易损伤喷头和造成喷头体的变形。喷头的柱塞和柱塞套之间滑动密封采用通用O型密封圈,经常因O型圈老化变形和来回磨损造成柱塞滑动卡滞,同时增加了气压推动柱塞时的摩擦阻力。喷嘴使用铜质材料,在装卸使用过程中,因喷嘴口孔径小,时常因喷嘴口的碰撞而造成堵塞,以及喷嘴的碰弯和碰断现象产生。喷射管路由斜管道、直通管道和喷嘴直接连通,压缩空气和油脂混合后雾化效果较差,缺少两者混合后雾化的装置。喷头体的柱塞套采用铜合金材质,虽然在柱塞与柱塞套之间形成了铜钢摩擦副,提高了耐磨性,但同时经常造成铜质柱塞套因阀腔磨损带来的颗粒物和油脂不洁的颗粒物在柱塞套上的拉伤,大大降低了喷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压缩气体与油脂在喷射管路和喷嘴之间得到充分混合雾化,防止喷嘴处产生滴油现象的油脂喷脂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油脂喷脂器,由喷嘴、泵体、进油接头、进气接头、阀腔、柱塞以及复位弹簧组成,所述喷脂器泵体内设有排压管路,所述排压管路与阀腔和喷射管路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与喷嘴和阀腔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与喷嘴连通处设有止油雾化单向阀。采用上述油脂喷脂器,由于喷嘴与喷射管路连接处采用止油雾化单向阀设计,在喷射管路和喷嘴之间有一个截止渗漏油脂和使压缩气体与油脂在此得到充分混合雾化的单向阀,克服了原有的柱塞与阀腔在长时期滑动使用后,会因磨损而产生间隙,油脂通过此间隙渗漏到喷射管路后,从而在喷嘴处产生滴油现象。设置此装置后,不仅可解决该类问题,而且还可使压缩气体和油脂在此处经过短暂停留混合后,从锥状阀芯环形缝隙处形成均匀雾状的混合压缩气体,然后再由喷嘴喷射出去。这样压缩空气和油脂混合后雾化效果大大提高,而且延长了喷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油脂喷脂器,由喷嘴1与泵体2连接,泵体2整体采用CuCrMo合金铸铁材料。所述泵体2上设有进油管路5与进气接头7,所述进油管路5顶部连通有进油接头6,进油接头6一端通过耐压胶管与油脂罐连通,进油接头6另一端安装在喷脂器泵体2的进油管路5上端。所述通过进油管路5和进气接头7与阀腔14连通,所述阀腔14为一个直通的等截面腔体,所述阀腔14内设有柱塞8和复位弹簧11,所述阀腔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调压螺钉15和端头螺塞9,所述柱塞8采用GCr15轴承钢,经热处理后达到高耐磨性。在所述柱塞8上设有环状定量存油槽17,同时增设有多道储存不洁颗粒物的垃圾槽,所述阀腔14下部设有一个U型进气回转管路13,所述进气回转管路13在打开阀口时与等截面阀腔14相通。所述进气回转管路13底部设有一个堵头12。所述泵体2内设有排压管路3,所述排压管路3与阀腔14和喷射管路4连通,所述喷射管路4与喷嘴1和阀腔14连通,所述喷射管路4与喷嘴1连通处设有止油雾化单向阀16。当进气接头7的有压气体压力为零时,存油槽17与进油管路5对齐,喷脂器的柱塞8即处于充油的初始位置。当压缩气体通过进气接头7进入阀腔14内,在压气体的推动下,压缩气体经进气管路进入等截面阀腔14右侧,克服复位弹簧11的阻力,使柱塞8在压缩气体和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在阀腔14内作往复运动。油脂通过进油接头6和进油管路5注入到阀腔14内,油脂在有压气体的作用下被注入倒柱塞8上开有的存油槽17内,同时在有压气体作用下,推动柱塞8,打开进气回转管路13,使进油回转管路13与阀腔14连通,压缩气体和存油槽17中的油脂混合后,在有压气体的作用下带走存油槽17中的油脂至喷射管路4,在止油雾化阀16位置油脂与压缩空气进行充分混合和雾化后,并克服锥形阀芯的弹簧19的压力,通过锥形阀芯18的环状缝隙从喷嘴1喷射出去,实现对机车车轮轮缘的润滑作用。油脂喷脂器上设有三个安装孔10,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权利要求1.一种油脂喷脂器,由喷嘴(1)、泵体(2)、进油接头(6)、进气接头(7)、阀腔(14)、柱塞(8)以及复位弹簧(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脂器泵体(2)内设有排压管路(3),所述排压管路(3)与阀腔(14)和喷射管路(4)连通,所述喷射管路(4)与喷嘴(1)和阀腔(14)连通,所述喷射管路(4)与喷嘴(1)连通处设有止油雾化单向阀(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喷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4)下部设有一个U型进气回转管路(13),所述进气回转管路(13)在打开阀口时与等截面阀腔(14)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脂喷脂器,由喷嘴、泵体、进油接头、进气接头、阀腔、柱塞以及复位弹簧组成,所述喷脂器泵体内设有排压管路,所述排压管路与阀腔和喷射管路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与喷嘴和阀腔连通,所述喷射管路与喷嘴连通处设有止油雾化单向阀。采用上述油脂喷脂器,由于喷嘴与喷射管路连接处采用止油雾化单向阀设计,在喷射管路和喷嘴之间有一个截止渗漏油脂和使压缩气体与油脂在此得到充分混合雾化的单向阀,克服了原有的柱塞与阀腔在长时期滑动使用后,会因磨损而产生间隙,油脂通过此间隙渗漏到喷射管路后,从而在喷嘴处产生滴油现象。文档编号B61K3/00GK2883114SQ20062007862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王隆恩, 傅新民 申请人:兰州铁路实验工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脂喷脂器,由喷嘴(1)、泵体(2)、进油接头(6)、进气接头(7)、阀腔(14)、柱塞(8)以及复位弹簧(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脂器泵体(2)内设有排压管路(3),所述排压管路(3)与阀腔(14)和喷射管路(4)连通,所述喷射管路(4)与喷嘴(1)和阀腔(14)连通,所述喷射管路(4)与喷嘴(1)连通处设有止油雾化单向阀(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隆恩傅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铁路实验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