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建新公司专利>正文

抗αβTCR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142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关于包含鼠类抗体BMA031的CDR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结合αβTCR.CD3复合物且具有改良的生物学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抗αβTCR抗体本专利技术涉及对αβT细胞受体(αβTCR)具有特异性之抗体。特定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源自鼠类单克隆抗体BMA031的人源化抗αβTCR抗体及该人源化抗体在免疫抑制疗法中之用途。介绍有大量文件证明免疫抑制剂在自身免疫疾病及器官移植疗法中之用途;然而该方法远非最佳。毒性、伺机性感染、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storm)及癌症风险增加在用这些药剂治疗之患者中普遍存在。在此情形下使用生物制剂已一定程度地改良患者结果,但这些副效应仍明显。就免疫抑制而言,使用针对淋巴细胞之多克隆抗血清是熟知的。然而,抗血清之产生极为费力,其显示在不同批次间有所变化之性质,且可使用多克隆抗血清获得之特异性是有限的。藉由杂交瘤技术产生单克隆抗体首先由及Milstein(Nature256:495-497(1975))描述。与多克隆抗血清相比,单克隆抗体(mAb)之特异性更高,且具有更一致性质。mAb已最频繁且成功地在临床器官移植中用于免疫抑制疗法。然而,用作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之免疫抑制剂及用于移植患者之大多数mAb具有宽免疫抑制能力,因此不合意地影响众多免疫细胞之功能,推测这些免疫细胞并非全部参与移植物排斥。针对T细胞表面受体抗原之小鼠单克隆抗体首先于1979年使用杂交瘤技术产生(Kung等(1979)Science206:347-349)。在由Kung等发现之三种单克隆抗体中,一种抗体命名为莫罗单抗(muromonab)-CD3(OKT3),其对T细胞之CD3受体具有经界定之特异性,与95%以上外周成熟T细胞反应而不影响未成熟胸腺细胞。OKT3与CD3复合物之结合引起CD3受体之内在化及从外周损失CD3阳性细胞。成功的OKT3治疗与CD3阳性T细胞自约60%迅速下降至小于5%相关。OKT3已广泛地用于治疗在肾移植后经受急性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之患者(Russell,P.S.、Colvin,R.B.、Cosimi,A.B.(1984)Annu.Rev.Med.35:63及Cosimi,A.B.、Burton,R.C.、Colvin,R.B.等(1981)Transplantation32:535)。而且,使用OKT3及兔补体自供体骨髓清除成熟T细胞以在同种异体骨髓移植中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Prentice,H.G.,Blacklock,H.A.,Janossy,G.等(1982)Lancet1:700及Blacklock,H.A.、Prentice,H.G.、Gilmore,M.J.等(1983)Exp.Hematol.11:37)。尽管OKT3治疗似乎在用于急性白血病之同种异体骨髓移植中预防GVHD是有效的,但在对严重组合免疫缺陷的治疗过程中,用OKT3进行组合体外/体内治疗无法预防GVHD(Hayward,A.R.等(1982)Clin.Lab.Observ.100:665)。用OKT3处理T细胞诱发若干与免疫抑制不一致之反应,包括T细胞活化、免疫介质之产生及T3调节。假定由CD3-mAb(例如,OKT3)识别之T3抗原复合物在T细胞活化期间起关键作用。α/βT淋巴细胞藉助统称为αβ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复合物之多聚蛋白总体识别肽-MHC配体。此结构由结合抗原之可变αβTCR二聚物及3个不变二聚物(CD3γε、δε及ζζ)构成,这些不变二聚物参与TCR·CD3表面输送、稳定及信号转导。αβT细胞受体(αβTCR)系在大多数(约95%)的T细胞上表达且经由展示于MHC上之抗原的接合在T细胞活化中具有关键作用。其余5%细胞是γδT细胞受体(γδTCR)阳性。γδTCR阳性细胞群体在针对细菌、病毒及真菌来源之伺机性感染进行防御之先天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γδT细胞在移植中之移植物排斥中不起作用。因此,靶向αβTCR阳性细胞群体及节约γδTCR阳性群体应允许显著治疗效果,同时维持针对伺机性感染之基线免疫保护。小鼠IgG2b单克隆抗体BMA031(Borst等(1990年11月)Hum.Immunol.29(3):175-88;EP0403156)对TCRα/β/CD3复合物上之共同决定簇具有特异性,且不结合γ-δTCR。BMA031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性且能经由活化诱导性细胞死亡(AICD)机制诱导经活化T细胞之细胞凋亡(Wesselborg等(1993年5月)J.Immunol.150(10):4338-4345)。其在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且其已在诸多实体器官移植情形中之移植物排斥之预防中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aGVHD)之治疗中显示初步临床效果(Kurrle等(1989年2月)TransplantProc.21(1):1017-1019)。BMA031不接合大多数人类群体中之人类Fcγ受体(FcγR)(约10%的人具有结合小鼠IgG2b同种型之FcγR)。由此,该抗体不会经由T细胞受体交联引起T细胞活化且因此,其不诱导T细胞活化或相关细胞因子释放。就此而言,其概貌(profile)相对于OKT3之概貌是高度优选的。然而,BMA031系鼠类抗体,且由此鉴于其在人类受试者中所引发之人类抗小鼠抗体(HAMA)反应而不适于重复在人类受试者中剂量给药。已描述BMA031之若干人源化形式(参见,EP0403156;亦参见Shearman等,(1991)J.Immunol.147:4366-4373)。如EP0403156中所述,仅有CDR移植并不能成功地保持抗原结合。一种具有显著框架修饰之克隆EUCIV3成功地结合T细胞;然而,如EP0403156中所述,与αβTCR之结合不如亲代BMA031抗体有效,如藉由流式细胞术竞争测定法所确定的。我们还显示,EuCIV3抑制体外免疫反应之能力与BMA031相比显著降低(参见图2)。此外,EuCIV3最初在仍保持FcγR结合之野生型人类IgG1或IgG4骨架上产生。因此,这些人源化抗体允许T细胞活化、增殖及伴随之细胞因子释放且由此显著不同于BMA031之原有性质。抗体糖基化的修饰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已知非糖基化抗体可具有经广泛修饰之功能;参见Boyd等(1996)Mol.Immunol.32:1311-1318。然而,先前尚未描述人源化BMA031之非糖基化形式或具有经修饰糖基化模式之衍生物。因此,本领域需要抗αβTCR人源化抗体,其改良EUCIV3之结合性质且有利地保持BMA031之免疫抑制性及非T细胞活化性质。
技术实现思路
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包含BMA031之CDR且保持BMA031对其同源抗原之结合亲和力。在第一实施方案中,该人源化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该重链可变区包含SEQIDNO:7、12或13中所述之CDR及SEQIDNO:17中所述之人类IGH3-23框架,其中框架位置6是供体残基;在替代实施方案中,框架位置18是供体残基。视情况,框架位置49和/或69是供体残基。在第二实施方案中,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该重链可变区包含SEQIDNO:15或16中所述之CDR及SEQIDNO:18中所述之人类IGHV1-3*01框架,其中框架位置38、44和/或48中之一或多者是供体残基;在替代实施方案中,框架位置44及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人类αβTCR/CD3复合物具有特异性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包含重链可变区,该重链可变区包含SEQ ID NO:7、12或13中所述的CDR及SEQ ID NO:17中所述的人类IGH3‑23框架,其中框架位置6是供体残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9.12 US 61/533,5101.一种对人类αβTCR/CD3复合物具有特异性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7、SEQIDNO:12、SEQIDNO:13、SEQIDNO:15和SEQIDNO:16,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SEQIDNO:14中所述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7、SEQIDNO:12和SEQIDNO:13。3.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15和SEQIDNO:16。4.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ID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5.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ID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斯内尔A曼拉德G拉科西亚S尚卡拉H邱C潘B克布尔
申请(专利权)人:建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