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立东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列车用制动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312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路列车用制动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通过设于车底制动轴上的一组摩擦轮、制动器及若干传接杠杆件和闸瓦,使现行列车制动时集中于车轮踏面上的热能,通过与车轮踏面呈动态触及的摩擦轮的传递,分出一部分功能传至制动器,并在制动器工作过程中化为热能消散,列车则可在闸瓦和制动器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安全有效制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列车用制动方法及装置,属列车制动方法及制动装置类。目前我国列车所用的制动器有两类,一为闸瓦制动器,二为闸瓦、盘形制动混合式制动器。多年来的使用实践表明上述两制动结构,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及不足,闸瓦型制动器仅用于货车,由于其起制动作用时的热功率集中在车轮处,所以使制动倍率受到限制,否则会因热能过大引起车轮产生热裂缝,造成制动失败殃及行车安全。而对用于客车的由闸瓦和盘形制动相结合的混合式制动结构来讲,由于制动盘安装在车轴上,不仅使簧下重量增加,消耗列车一定牵引功率;影响列车运行的动力学性能;同时也由于将轮轴作为主要承载件增加其受力,极易对轮轴的强度及使用寿命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该种结构也不利于检修维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更适应列车运行的制动方法及制动装置,希望其能在满足列车高速、重载运行的前提下,不仅能实现安全制动距离内的有效制动,而且又能做到既不增加簧下重量,同时热能消散位置也不集中在车轮踏面上。上述目的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这种铁路列车用制动方法及装置,其制动方法为通过安装在车底制动轴上的一组摩擦轮(5)和制动器(6),使运行列车在刹车制动时,能将该摩擦轮(5)压在车轮路面上,使动能制动时转换的热能分一部份不在车轮踏面上散发,而是把动能传于与该摩擦轮配套的制动器(6)上,由所速的闸瓦(10)及摩擦轮(5)则同时与车轮路面接触产生制动。所述的列车用制动装置,由机架(11)、闸瓦(10)、制动器(6)、摩擦轮(5)、制动轴(4)、制动传力杆(1)、杠杆(9)、传力杆(7)、分力杠杆(8)和固定杠杆(3)组成,其中所速制动轴(4)设于机架(11)上,且与车轮轴同向,该制动轴(4)的两边各设一组制动用的制动器(6)和摩擦轮(5),机架(11)的下方则设置着一组与摩擦轮(5)及车轮路面配套的闸瓦(10);所述的制动器(6)经制动传力杆(1)、固定杠杆(3)、传力杆(7)、与分力杠杆(8)联接,并又通过机架(11)与闸瓦相关联。根据以上方法和设计方案设计的列车用制动装置,与目前惯用的列车制动装置相比,做到了既不增加簧下重量,同时又使热能消散位置不集中在车轮踏面上,使列车能在实现高速、重载的前提下、实现安全有效制动距离内的有效制动,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图。图中各部份构件名称如下1、制动传力杆,2、制动拉杆,3、固定杠杆,4、制动轴,5、摩擦轮,6制动器,7、传力杆,8、分力杠杆,9、杠杆,10、闸瓦,11、机架。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并给出实施例。附图2实际上也是本专利技术的实际工作原理图。图中箭头所指为列车风缸来力传递方向。在风缸输出力的作用下,固定杠杆(3)、传力杆(7)、分力杠杆(8)、制动传力杆(1)依次产生联动;与此同时杠杆(9)牵动机架(11)动作,此时闸瓦(1)和摩擦轮(5)压上车轮踏面,制动器(6)与闸瓦(11)同时产生制动作用。采用以上方法和装置制动列车时,在制动前的一瞬间,由于列车前行动能的一部份,通过设于制动轴(4)外端、并与车轮踏面接触的摩擦轮(5)及与该摩擦轮(5)同轴的制动器(6)同步旋转,也即把部份动能传递到了制动器(6)上;由于众多杠杆的共同努力,并在机架(11)的作用下,当制动传力杆(1)通过抱闸装置,抱紧制动器(6)时,这经摩擦轮(5)传递到制动器(6)上的动能即以热能形式消散在制动器(6)上;而与此同时,闸瓦(10)也与运动的车轮产生接触,这分离以后的部份功能,也在闸瓦(10)的作用下以热能散发的形式消散在闸瓦(10)与车轮踏面的接触界面。由于功能的分离,部份热能的消散,所以能有效地保护列车车轮。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列车用制动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制动方法是通过安置在车底制动轴(4)上的一组摩擦轮(5)和制动器(6),使运行列车在刹车制动时,能将该摩擦轮(5)压在车轮踏面上,使动能制动时转换的热能分一部份不在车轮路面上散发,而是动能传于和该摩擦轮(5)配套的另一组制动器(6)上,所述的闸瓦(10)及摩擦轮(5)则同时与车轮踏面接触产生制动;B、所速的列车用制动装置,由机架(11)、闸瓦(10)、制动器(6)、摩擦轮(5)、制动轴(4)、制动传力杆(1)、杠杆(9)、传力杆(7)、分力杠杆(8)和固定杠杆(3)组成;其中所速制动轴(4)设于机架(11)上,且与车轮轴同向,该制动轴(4)的两边各设一组制动用的制动器(6)和摩擦轮(5),机架(11)的下方则设置着一组与摩擦轮(5)及车轮路面配套的闸瓦(10);所述的制动器(6)经制动传力杆(1)、固定杠杆(3)、传力杆(7)与分力杠杆(8)联接,并又通过机架(11)与闸瓦(10)相关联。全文摘要一种铁路列车用制动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通过设于车底制动轴上的一组摩擦轮、制动器及若干传接杠杆件和闸瓦,使现行列车制动时集中于车轮踏面上的热能,通过与车轮踏面呈动态触及的摩擦轮的传递,分出一部分功能传至制动器,并在制动器工作过程中化为热能消散,列车则可在闸瓦和制动器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安全有效制动。文档编号B61H1/00GK1230497SQ9811241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易立东, 章卫国, 邓建华 申请人:易立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列车用制动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制动方法是通过安置在车底制动轴(4)上的一组摩擦轮(5)和制动器(6),使运行列车在刹车制动时,能将该摩擦轮(5)压在车轮踏面上,使动能制动时转换的热能分一部份不在车轮踏面上散发,而是动能传于和该摩擦轮(5)配套的另一组制动器(6)上,所述的闸瓦(10)及摩擦轮(5)则同时与车轮踏面接触产生制动;B、所述的列车用制动装置,由机架(11)、闸瓦(10)、制动器(6)、摩擦轮(5)、制动轴(4)、制动传力杆(1)、杠杆(9)、传力杆(7)、分力杠杆(8)和固定杠杆(3)组成;其中所述制动轴(4)设于机架(11)上,且与车轮轴同向,该制动轴(4)的两边各设一组制动用的制动器(6)和摩擦轮(5),机架(11)的下方则设置着一组与摩擦轮(5)及车轮踏面配套的闸瓦(10);所述的制动器(6)经制动传力杆(1)、固定杠杆(3)、传力杆(7)与分力杠杆(8)联接,并又通过机架(11)与闸瓦(10)相关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立东章卫国邓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易立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