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32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用配件,尤其是适合于各种铁道车辆用的下心盘垫板。下心盘垫板采用竹胶合板作为基体,其关键技术是在竹胶合板基体上开有2-8个通孔,在通孔中置入支撑体。该下心盘垫板抗压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满足了铁道车辆使用要求,保证了铁道车辆行车安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用配件,尤其是适合于各种铁道车辆用的 下心盘垫板。(二)
技术介绍
铁道车辆用下心盘垫板以往采用硬木制作。由于木材抗压性能差,垫板使用寿命极短。1990年后,铁道车辆用下心盘垫板采用CNZL88102689《竹胶 积成板的制作方法》提供的方法制作,垫板密度0.9 — 1.2g/cm3,垫板性能有 所提高,基本满足了当时铁道车辆使用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竹胶积成板下心盘垫板已不能适应铁路高速、重载的 要求。据统计,现有运用货车车辆中,由于下心盘垫板压縮、干縮、裂损造 成心盘螺栓折断的车辆占抽查车辆数量的56.4%。CNZL89203618. 4《网芯式复合材质铁路车辆心盘垫板》提出了一种在普 通纤维板中加钢丝网的加强方案。但由于未实际增加产品的抗压性能、工艺 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一直未得到用户认可。为解决下心盘螺栓折断问题,铁路部门已将心盘螺栓换用为拉挤铆钉。 现在铁道部门迫切需要一种与拉挤铆钉相适应的高抗压性能的下心盘垫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抗压性能高的下 心盘垫板。其技术方案如下它采用竹胶合板作为基体,其关键技术是在竹胶合板基体上开有2 — 8 个通孔,在通孔中置入支撑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在竹胶合板基体上开有通孔,在通孔中置入支撑体的复合型下心盘垫 板,其抗压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满足了铁道车辆使用要求,保证了铁道车辆 行车安全。2、 在下心盘垫板的四周涂覆有涂层,防止水分出入,进而防止该垫板干縮。3、下心盘垫板纤维方向为车体的长度方向,防止该垫板裂损。(四) 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结构二示意图3,是图2 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2、图3,它是采用竹胶合板作为基体,竹胶合板的密度为1. 15 一1.30g/cm3,含水率《10%,在竹胶合板基体1上开有8个拉挤铆钉孔和1 个中心销孔,其关键技术是在下心盘垫板的四周涂覆有酚醛漆层或沥青漆层 2,涂层的厚度为0. l — 0.2mm。下心盘垫板上开有2-8个通孔3,在通孔3 中对应置入支撑体4。通孔3和支撑体4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其它几 何形状;支撑体4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实施例二参见图2,它是采用竹胶合板作为基体,竹胶合板的密度为1.15 — 1.30g/cm3,含水率《10%,在竹胶合板基体1上开有8个拉挤铆钉孔和1个 中心销孔,在下心盘垫板的四周涂覆有酚醛漆层或沥青漆层2,涂层的厚度 为0. l—O. 2腿。以上竹胶合板基体l的纤维方向为车体的长度方向。也就是说垫板以竹 胶合板基体1上设置的拉挤铆钉孔定位安装在铁道车辆上使用时,该垫板的 纤维方向是车体的长度方向。竹胶合板基体的纤维方向是指竹胶合板在铺装 时的竹篾条纵向。本技术的竹胶合板是选用去青、去节竹篾,干燥后用改性的酚醛树 脂胶浸渍,再经低温干燥后,全纵向铺装、热压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采用竹胶合板作为基体(1),其特征是在竹胶合板基体(1)上开有2-8个通孔(3),在通孔(3)中置入支撑体(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其特征是在下心 盘垫板的四周涂覆有涂层(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其特征是涂层(2) 为酚醛漆层或沥青漆层。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其特征是竹 胶合板基体(1)的纤维方向为车体的长度方向。专利摘要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用配件,尤其是适合于各种铁道车辆用的下心盘垫板。下心盘垫板采用竹胶合板作为基体,其关键技术是在竹胶合板基体上开有2-8个通孔,在通孔中置入支撑体。该下心盘垫板抗压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满足了铁道车辆使用要求,保证了铁道车辆行车安全。文档编号B61F5/12GK201056213SQ20072007929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秋 兰, 刘天才, 宏 徐, 秦天忠 申请人:眉山车辆厂工业有限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道车辆用高强度下心盘垫板,采用竹胶合板作为基体(1),其特征是在竹胶合板基体(1)上开有2-8个通孔(3),在通孔(3)中置入支撑体(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秦天忠刘天才兰秋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车辆厂工业有限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