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749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7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包括:钢背、摩擦片和螺栓,钢背上设有若干通孔,摩擦片上设有沉孔;摩擦片由摩擦面至非摩擦面依次包括安全部、预警部和极限部,安全部与预警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预警线,预警部与极限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极限线;沉孔包括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直通孔;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帽和螺杆均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螺帽的顶面固定有耐磨垫,耐磨垫的上方固定有金属片;金属片的顶面与预警线齐平,螺帽的顶面与极限线齐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牢固,防脱落能力强,且可以帮助车主了解摩擦片的磨损情况,提醒车主及时该更换刹车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的数量也在快速的增多,但是由于刹车失效而引起的车祸频发让人对其是又爱又恨。刹车片是汽车制动系中最主要的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全。现有的刹车片报警装置是安装在车轱辘上的,且不是在4个轱辘上都安装了的,通常是在2个前轱辘上有,有的车型只是在右前轮上装了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刹车片磨损的状况不能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完全指望报警,很可能造成刹车片都磨没了,有的甚至都把刹车盘磨坏了,报警装置也不会发出报警。刹车是关系到安全的,一辆车的刹车制动系统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安全。所以车主要准确了解到刹车片的厚度,避免因刹车片磨损严重造成制动不好,给车主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刹车片与钢背是直接粘连在一起的,牢固性较差,容易脱落,也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该刹车片可以帮助车主了解摩擦片的磨损情况,提醒车主何时该更换刹车片,且该刹车片中的摩擦片与钢背连接牢固,不易脱落。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包括:钢背、摩擦片和用于固定钢背和摩擦片的螺栓,钢背上设有若干通孔,摩擦片上设有沉孔且沉孔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一致;摩擦片由摩擦面至非摩擦面依次包括安全部、预警部和极限部,当摩擦片的厚度在预警部范围时,表示摩擦片需要尽快更换;当摩擦片的厚度在极限部时,表示摩擦片必须更换;安全部与预警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预警线,预警部与极限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极限线;沉孔包括内径由大到小依次递减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直通孔且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直通孔依次连通,第一阶梯孔的底面位于预警线的下方极限线的上方;第二阶梯孔的底面位于极限线的下方;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与螺杆连接,螺帽和螺杆均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螺帽的顶面固定有耐磨垫,耐磨垫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耐磨垫的上方固定有金属片;金属片位于第一阶梯孔中且金属片的顶面与预警线齐平,螺帽位于第二阶梯孔中且螺帽的顶面与极限线齐平,螺杆位于直通孔中并穿过钢背上的通孔。优选地,摩擦片在与钢背相对面上还设有与摩擦片一体成型的凸柱,凸柱的长度大于散热垫的厚度小于等于散热垫的厚度与钢背的厚度之和,凸柱位于沉孔的下方且被沉孔贯穿,凸柱的数量与沉孔的数量一致。优选地,预警部的厚度为0.5-3.5mm。优选地,极限部的厚度为2.5-4mm。本专利技术中,沉孔包括内径由大到小依次递减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直通孔且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直通孔依次连通,第一阶梯孔的底面位于预警线的下方,第二阶梯孔的底面位于极限线的下方;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与螺杆连接,螺帽和螺杆均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螺帽的顶面固定有耐磨垫,耐磨垫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耐磨垫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耐磨垫的上方固定有金属片;当螺栓在对摩擦片和钢背进行固定的时候,耐磨垫和金属片位于第一阶梯孔中且金属片的顶面与预警线齐平,螺帽位于第二阶梯孔中且螺帽的顶面与极限线齐平;当摩擦片磨损至预警线时,金属片会与制动鼓之间发生摩擦,第一次产生刺耳的金属摩擦的声音,表示摩擦片需要尽快更换;当金属片被完全磨损后,金属摩擦声音消失,此时是耐磨垫与制动鼓之间会产生摩擦,当耐磨垫被完全磨损后,此时,摩擦片磨损至预警线,螺帽会与制动鼓之间发生摩擦,再次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音,此时则表示摩擦片必须更换。本专利技术结构牢固,防脱落能力强,且可以帮助车主了解摩擦片的磨损情况,提醒车主及时该更换刹车片,避免了因磨损严重造成制动不好,给车主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包括:钢背1、摩擦片2和螺栓3,钢背1上设有若干通孔11,摩擦片2上设有沉孔21且沉孔21的数量与通孔11的数量一致,摩擦片2在与钢背1相对面上还设有与摩擦片2一体成型的凸柱22,凸柱22的长度等于钢背1的厚度,凸柱22位于21的下方且被沉孔21贯穿,凸柱22的数量与沉孔21的数量一致,当摩擦片2与钢背1配合时,摩擦片2上的各沉孔21分别与钢背1上的各通孔11连通且凸柱22插入通孔11内并通过螺栓3和螺母4的配合进行固定;这种连接方式,连接牢固,防脱落能力强。摩擦片2由摩擦面至非摩擦面依次包括安全部、预警部和极限部,且预警部的厚度为3.5mm,极限部的厚度为2.5mm;当摩擦片2的厚度在预警部范围时,表示摩擦片2需要尽快更换;当摩擦片2的厚度在极限部时,表示摩擦片2必须更换;安全部与预警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预警线a,预警部与极限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极限线b;沉孔21包括内径由大到小依次递减的第一阶梯孔211、第二阶梯孔212和直通孔213且第一阶梯孔211、第二阶梯孔212和直通孔213依次连通,第一阶梯孔211的底面位于预警线a的下方极限线b的上方;第二阶梯孔212的底面位于极限线b的下方;螺栓3包括螺帽31和螺杆32,螺帽31与螺杆32连接,螺帽31和螺杆32均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螺帽31的顶面固定有耐磨垫5,耐磨垫5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耐磨垫5的上方固定有金属片6;金属片6位于第一阶梯孔211中且金属片6的顶面与预警线a齐平,当摩擦片2磨损至预警线a时,金属片6会与制动鼓之间发生摩擦,第一次产生刺耳的金属摩擦的声音,表示摩擦片2需要尽快更换。螺帽31位于第二阶梯孔212中且螺帽31顶面与极限线b齐平,螺杆32位于直通孔213中并穿过钢背1上的通孔11;当金属片6被完全磨损后,金属摩擦声音消失,此时是耐磨垫5与制动鼓之间会产生摩擦,当耐磨垫5被完全磨损时,此时,摩擦片2磨损至预警线b,螺帽31会与制动鼓之间发生摩擦,再次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音,此时则表示摩擦片2必须更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背(1)、摩擦片(2)和用于固定钢背(1)和摩擦片(2)的螺栓(3),其中,钢背(1)上设有若干通孔(11),摩擦片(2)上设有沉孔(21)且沉孔(21)的数量与通孔(11)的数量一致;摩擦片(2)由摩擦面至非摩擦面依次包括安全部、预警部和极限部,安全部与预警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预警线a,预警部与极限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极限线b;沉孔(21)包括内径由大到小依次递减的第一阶梯孔(211)、第二阶梯孔(212)和直通孔(213)且第一阶梯孔(211)、第二阶梯孔(212)和直通孔(213)依次连通,第一阶梯孔(211)的底面位于预警线a的下方极限线b的上方;第二阶梯孔(212)的底面位于极限线b的下方;螺栓(3)包括螺帽(31)和螺杆(32),螺帽(31)与螺杆(32)连接,螺帽(31)和螺杆(32)均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螺帽(31)的顶面固定有耐磨垫(5),耐磨垫(5)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耐磨垫(5)的上方固定有金属片(6);金属片(6)位于第一阶梯孔(211)中且金属片(6)的顶面与预警线a齐平,螺帽(31)位于第二阶梯孔(212)中且螺帽(31)的顶面与极限线b齐平,螺杆(32)位于直通孔(213)中并穿过钢背(1)上的通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报警刹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背(1)、摩擦片(2)和用于固定钢背(1)和摩擦片(2)的螺栓(3),其中,钢背(1)上设有若干通孔(11),摩擦片(2)上设有沉孔(21)且沉孔(21)的数量与通孔(11)的数量一致;摩擦片(2)由摩擦面至非摩擦面依次包括安全部、预警部和极限部,安全部与预警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预警线a,预警部与极限部之间的临界面设有极限线b;沉孔(21)包括内径由大到小依次递减的第一阶梯孔(211)、第二阶梯孔(212)和直通孔(213)且第一阶梯孔(211)、第二阶梯孔(212)和直通孔(213)依次连通,第一阶梯孔(211)的底面位于预警线a的下方极限线b的上方;第二阶梯孔(212)的底面位于极限线b的下方;螺栓(3)包括螺帽(31)和螺杆(32),螺帽(31)与螺杆(32)连接,螺帽(31)和螺杆(32)均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螺帽(31)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军张深华时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东正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