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高压输电线路山区施工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390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山区施工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包括起始端支架1、终端支架10、安装在始端支架和终端支架上的U型导轨4、承载索和/或返空索2、固定在承载索上的行走车8、连接在行走车8上的牵引索3等,在起始端支架1和终端支架10之间架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架6,在所述中间支架6上安装有两个转角支撑器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向循环货运索道由于架设有中间支架,在中间支架上安装有转角支撑器,具有8°以内的折线运输能力,其运输线路长度可达4~6km,运送单件塔材能力达到1-2吨,特别适用于电力建设系统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架设高压输电线路时的材料运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输货物的架空索道
,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循环货 运索道。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线路建设的发展,架空输电线路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丘岭、山区地 带,而山区地形复杂多变,在施工过程中,铁塔基础所需材料及塔料的运输问 题就非常突出,送变电行业在以往的线路施工中, 一般采用修筑车辆运输便道 的方法。当无法修筑车辆便道时,往往只好用人工抬运,工人劳动强度非常大, 工作效率却很低,费工费时。即使修筑车辆运输便道,也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 力,砍伐大量的树木,搬运大量的土石方,费用高,用时长,严重影响了输电 线路建设的速度,并且对环境的破坏也很大。尽管目前己有一些有关货运索道的公开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2263609,名称为"一种双向循环货运索道装置" 和公开号为CN201033858,名称为"塔架高度可调的双承载索货运索道"的中 国专利,然而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所有现有技术,都只能实现短距离的直线运 输。也就是说,如果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实现索道运输,只能采取一段一段 的直线索道来分次或分段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力建设系统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 架设高压输电线路时使用的临时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并能够实现长距离折线运 输。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高压输电线路山区施工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包括起始端支架、终端支架、安装在始端支架和终端支架上的U型导轨、承载 索和/或返空索、固定在承载索上的行走车、连接在行走车上的牵引索等,在起 始端支架和终端支架之间架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架,在所述中间支架上安装有 两个转角支撑器。所述转角支撑器是由与中间支架连接的支撑杆和安装在该支撑杆上的一对 水平滚轮、 一对竖直滚轮和一个星形滚轮组成。水平滚轮分为上、下水平滚轮, 分别位于支撑杆的同一侧壁的同一垂线上,其销轴固定在支撑杆上;两个竖直 滚轮分别位于支撑杆两侧和两个水平滚轮的销轴之间,其销轴也固定在支撑杆 上;星形滚轮位于水平滚轮的同一侧面上,其中心轴紧挨着下水平滚轮的下面 并固定在支撑杆上。在星形滚轮上有5-9个支角,所有支角位于同一个面上, 每个支角上各有一个滚轮,所有滚轮中心位于同一个圆周上,支角上的滚轮处 于两个水平滚轮的正面外侧。上述转角支撑器上的水平滚轮、竖直滚轮和星形滚轮围成了承载索在转角 处的限位孔,承载索能够平稳、顺畅地在转角支撑器的不同方位的滚轮上行走。本技术双向循环货运索道由于架设有中间支架,在中间支架上安装有 转角支撑器,具有8°以内的折线运输能力,其运输线路长度可达4 6km,运 送单件塔材能力达到1-2吨,特别适用于电力建设系统在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 架设高压输电线路时的材料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中间支架和转角支撑器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转角支撑器的正面构造示意图。图4是转角支撑器的侧面构造示意图。图5是转角支撑器的立体参考图。图中1.始端支架,2.承载索(返空索),3.牵引索,4. U型导轨,5.拉 线,6.中间支架,7.转角支撑器,8.行走小车,9.塔材,10.终端支架, 11.补强组件,61.立柱,62.横梁,71.支撑杆,72.水平滚轮,73.立式 滚轮,74.星形滚轮,75.滚轮,76.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高压输电线路山区施工双向循环货运索道 的起始端支架1和终端支架10分别设置在索道的装货场和卸货场上,两端支架 上安装有U型导轨4,连接着承载索和/或返空索2,以实现双向循环运输。由 于是在山区架设高压输电线路,往往因地形、线路走向的需要,或者跨度太大 等原因,必须在索道途中设立一个或两个,有时甚至是三个中间支架6,以实现 长距离运输。全部支架均采用门型全钢框架式结构,每个支架都通过拉线5与 地锚连接固定。中间支架的设立应选择索道折线角度在8。以内,而且在每个中 间支架上固定有两个转角支撑器7,以保证承载索和/或返空索2在内、外转角 处能够平稳、顺畅地通过。两个转角支撑器分别安装在中间支架的左右上方,滚轮部位向外。安装时, 转角支撑器的支撑杆71上部直接与中间支架的横梁62固定连接,其下部通过 补强组件11与中间支架的立柱61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如图3—5所示,转角支撑器7是由支撑杆71和安装在该支撑杆上的一对 水平滚轮72、 一对竖直滚轮73和一个星形滚轮74组成。水平滚轮72分为上、 下水平滚轮,分别位于支撑杆71的同一侧壁的同一垂线上,其销轴固定在支撑 杆71上;两个竖直滚轮73分别位于支撑杆71两侧和两个水平滚轮72的销轴之间,其销轴也固定在支撑杆71上;星形滚轮74位于水平滚轮72的同一侧面 上,其中心轴76紧挨着下水平滚轮的下面并固定在支撑杆71上。在星形滚轮 74上有5个支角,所有支角位于同一个面上,每个支角上各有一个滚轮75,所 有滚轮72中心位于同一个圆周上,支角上的滚轮75处于两个水平滚轮72的正 面外侧。当承载索或返空索2向外角折走时,上、下水平滚轮72协同左右竖直滚轮 73将承载索或返空索限制在竖直滚轮73的滚轮槽内行走;当承载索或返空索2 向内角折走时,上、下水平滚轮72协同星形滚轮74将承载索或返空索限制在 星形滚轮74的一个高点滚轮75的槽内行走。当承载索或返空索上的行走小车8 通过星形滚轮74时,行走小车8的连接杆会自动拨转星形滚轮74,使下一个滚 轮75转动到高点,接替前一个高点滚轮75。权利要求1.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山区施工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包括起始端支架(1)、终端支架(10)、安装在始端支架和终端支架上的U型导轨(4)、承载索和/或返空索(2)、固定在承载索上的行走车(8)、连接在行走车(8)上的牵引索(3),其特征在于在起始端支架(1)和终端支架(10)之间架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架(6),在所述中间支架(6)上安装有两个转角支撑器(7)。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支撑 器(7)是由支撑杆(71)和安装在该支撑杆上的一对水平滚轮(72)、 一对竖 直滚轮(73)和一个星形滚轮(74)组成,水平滚轮(72)位于支撑杆(71) 的同一侧壁的同一垂线上,其销轴固定在支撑杆上;竖直滚轮(73)分别位于 支撑杆(71)的两侧和两个水平滚轮(72)的销轴之间,其销轴也固定在支撑 杆(71)上;星形滚轮(74)位于水平滚轮(72)的同一侧面上,其中心轴(76) 固定在水平滚轮下面的支撑杆(71)上,在星形滚轮上有5-9个支角,所有支 角位于同一个面上,每个支角上各有一个滚轮(75),所有滚轮(75)的中心位 于同一个圆周上,支角上的滚轮(75)处于两个水平滚轮(72)的正面外侧。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滚轮 (74)上的支角是5个,每个支角上各有一个滚轮(7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山区施工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包括起始端支架1、终端支架10、安装在始端支架和终端支架上的U型导轨4、承载索和/或返空索2、固定在承载索上的行走车8、连接在行走车8上的牵引索3等,在起始端支架1和终端支架10之间架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架6,在所述中间支架6上安装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山区施工双向循环货运索道,包括起始端支架(1)、终端支架(10)、安装在始端支架和终端支架上的U型导轨(4)、承载索和/或返空索(2)、固定在承载索上的行走车(8)、连接在行走车(8)上的牵引索(3),其特征在于:在起始端支架(1)和终端支架(10)之间架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架(6),在所述中间支架(6)上安装有两个转角支撑器(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甘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