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选礼专利>正文

轨道交通系统及其滑动轨道网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869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滑动轨道网,轨道车,轨道站,以及支撑,所述滑动轨道网由轨道构成,所述支撑将轨道支撑形成一定坡度,轨道车利用地球引力在轨道上滑行,轨道站用于停靠轨道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系统利用地球引力,通过人工制造的下滑轨道,使交通工具实现零动力运行,基本实现零污染,节省大量投资,节省能源和资源,建设周期短,效率高,不会造成塞车,彻底解决交通拥堵,无需上下班错峰,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污染,基本杜绝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尤其是关于一种利用重力,使用交通工具实现零动力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城市陆上交通主要有三种类型地面交通、高架轻轨、地铁。地面交通占道空间较大,行车速度慢,环境污染较重;而高架轻轨工程造价较高,不易推广,尤其是中小城市。地铁由于要在地下运行,需要在地表下开挖隧道,这就需要大量投资,且建设周期长。而且,地铁运行之中的维护,防渗水、防洪、防毒气、防火、空气净化、照明,也需要一大笔开支。另外,地铁系统,需要电动机车提供动力。轻轨技术是在空中架设电缆,需要消耗能源和资源,而且,机车在运行中以及电力在输送过程中,也需要消耗能源,轻轨运输旅客,需要电力和内燃机车提供动力,而制造机车,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轻轨交通的车流密度受限。而现有的城巴系统虽然成本较低,但交通拥堵,上下班需错峰,交通污染大,易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能源、资源消耗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易发生交通事故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滑动轨道网,轨道车,轨道站,以及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网由轨道构成,所述支撑将轨道支撑形成一定坡度,轨道车利用地球引力在轨道上滑行,轨道站用于停靠轨道车。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升降电梯,用于承载轨道车至预定轨道。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为立柱,所述轨道分为直达线与非直达线,直达线为主线,非直达线为副线,主线为一站式到达,副线为多站到达,所述轨道站包括总站和分站。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坡度结构为“U”字型,其起点站处下降坡度大于或等于30度俯角,进入终点站前上升坡度大于或等于20度仰角,进入轨道站后,轨道按5度或大于5度俯角铺设。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轨道车的自身制动系统以及升降电梯与轨道车间的锁定装置。轨道总站包括候车室、所述升降电梯、进出乘客通道、停车轨道、停车库、及轨道车运行监控系统。一种轨道交通系统的滑动轨道网,包括至少一条轨道,所述轨道由若干支撑来支撑形成一定坡度,轨道车利用地球引力在轨道上滑行。轨道车与升降电梯间通过自动锁定装置锁紧,当电梯上升到指定位置后,电梯门开启,自动锁定装置解除。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交通系统,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系统利用地球引力,通过人工制造的下滑轨道,使交通工具实现零动力运行,基本实现零污染,节省大量投资,节省能源和资源,建设周期短,效率高,不会造成塞车,彻底解决交通拥堵,无需上下班错峰,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污染,基本杜绝交通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图2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滑动轨道示意图。图3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滑轨网示意图。图4是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车结构示意图。图5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总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系统由滑动轨道网、轨道车、轨道站、电梯、立柱、自动控制和监控中心等七大子系统组成。请参阅图2所示的滑动轨道网10,该滑动轨道网10,是利用地球垂直引力,由滑动轨道(以下简称滑轨)线组成的一种无需行驶动力、无污染、无塞车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其中,滑轨是指按每千米下降高程10至20米,铺设的架空“工”字型铁轨。滑轨线分为直达线11与非直达线12。直达线为主线,非直达线为副线。主线为一站式到达,不进入中途轨道站停靠;副线为多站式到达,逢站必停。滑轨高程可根据人流密度、地形、环境景观的要求,线路特点——譬如机场、火轨道站、商场、建筑物等,优化高程选择。滑轨的坡度结构为“u”字型。为获得较高的初速和减缓终点刹车时的惯性,起点站始30米内,下降坡度大于或等于30度俯角;进入终点站前30米,上升坡度大于或等于20度仰角。进入轨道站后,轨道按5度或大于5度俯角铺设,以实现解除制动后,无动力滑行。滑轨网10可根据城市布局,铺设成蜘蛛网状结构,也可采取栅格式结构,还可采取星状,即放射状结构(分别见图3(a),(b),(c))。图4所示的轨道车20,其外车厢21可采用普通钢材建造,车轮22,可用钢轮制造。刹车装置23,采取较为成熟的气动刹车技术。车身上还设有车窗24。车身可设计成长4米、宽高各2米,载57至40人。由于采取滑轨,因而无需动力部分。请同时参阅图2,轨道车为循环运行。即,从第一总站51、53滑行至第二总站52、54,然后,再从第二总站52、54乘电梯升高,自动滑行至第一总站51、53。轨道车的运行速度,主要取决于滑轨线的坡度。根据时速要求,可相应调整滑轨线坡度值。当电梯到达指定位置后,电梯一侧门自动打开。轨道车制动系统解除,轨道车沿倾斜轨道滑出电梯,并继续向前滑行。升降电梯30(见图5),是一个前后开门的半敞开式结构。轨道车20从车库58经由一滑动轨道57驶进升降电梯30内。本实施例中,滑动轨道57具有一定坡度,轨道车20可借助地球引力自行滑行至电梯30。当轨道车20进入升降电梯30并停稳后,电磁锁定装置(未图示)启动,将轨道车20与电梯轨道锁紧,从而将轨道车20与电梯30锁定。当电梯30上升到指定位置后,电梯门开启,自动锁定装置解除。该电磁自动锁定装置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支撑立柱40(见图2)可采取独立式、双塔式、建筑物式等各种已知结构,用于竖直支撑滑轨11、12,使滑轨11、12形成一定坡度,这样,轨道车20依靠地球引力在滑轨11、12上自动滑行。沿城市交通干道,每500米建造一个支撑立柱。轨道梁(未图示),采取预制标准件,用于水平支撑滑轨11、12。一旦发生损毁,可立即予以更换。请再次参照图2,轨道站50分为总站51,52,53,54和若干分站55。每千米,或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一座轨道分站55。每十公里或二十公里,设立一座轨道总站。从第一总站51、53到第二总站52、54之间,设立N个分站55。请同时参照图5所示,轨道总站51,52,53,54设有候车室56、升降电梯30、进出乘客通道(未图示)、轨道57、停车库58、轨道车运行监控系统(未图示)。轨道分站55与轨道总站设置大致相同,只是面积较小,不设停车库58和轨道车运行监控系统。乘客进入候车室56,在进站口可采用电子刷卡登记乘车。根据所到达的目的站,是一站式直达,还是分站式到达,分别进入主线或副线上的轨道车。乘客到达指定轨道站后,在出站口再行刷卡,以确认行驶路程及消费金额。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系统的自动控制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轨道车20的手动和自动制动装置,防撞雷达遥控装置,以及电梯间与轨道车的电磁锁定装置。轨道车20具有手动和自动制动装置,因此具有双重制动,双重保险。其手动制动装置为现有技术的手动制动,如气体制动装置。轨道车20的防撞雷达遥控装置。当车运行中,雷达发现前面车辆相距较近距离,如20米,且处于静止位置时,自动制动装置启动,以使轨道车减速或刹车。轨道车20自身制动系统,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当轨道车20到达分站55或总站51-54后,通过电磁感应,自动制动系统启动,实现刹车停靠;轨道车接到运行指令后,手动和自动制动解除,轨道车沿滑轨自动运行。轨道车20自动控制与自动运行的过程为当轨道车20进入电梯停30稳后,自动制动系统启动。然后,电梯门、轨道车门打开。乘客和货物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滑动轨道网,轨道车,轨道站,以及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网由轨道构成,所述支撑将轨道支撑形成一定坡度,轨道车利用地球引力在轨道上滑行,轨道站用于停靠轨道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选礼
申请(专利权)人:徐选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