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心鱼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652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心鱼丸,包括有外裹层和位于外裹层中心的内陷。所述外裹层内环绕内陷均匀嵌设有若干个调味软胶囊,其中,所述调味软胶囊呈球状,包括有一胶囊壳和密封包裹在所述胶囊壳内的调味酱;外裹层底部还设有一接汁托盘,所述接汁托盘呈凹弧球面,其内壁底部竖直向上凸设有一支撑柱,支撑柱上端插设到外裹层内且不与调味软胶囊接触;接汁托盘外壁上还对称设有两个供筷子横向穿设的夹持环。本结构的调味软胶囊在受热后融化流浆并均匀渗透外裹层,起到良好的调味作用,无需另外蘸酱;且能够接盛咬开后流出的汤汁,避免汤汁滴漏造成弄脏和浪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品深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心鱼丸
技术介绍
包心鱼丸是一种采用鱼浆原料加工形成的胶状食品,主要包括鱼浆制成的外裹层和嵌设于其中心的内陷,富含大量的肌纤维蛋白。而且由于包裹的内陷各不相同,具有丰富的口感和多重选择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在食用火锅时成为必点佳品。其中,外裹层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注重保持鱼糜本身的味道,通常只添加食盐等简单调料,口感较为清淡。因此,偏好重口味的消费者通常在煮熟后喜欢蘸取调味酱后再食用,但酱汁通常只能包裹在鱼丸最外侧而无法渗透到内部。另一方面,内陷在烹煮受热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汤汁。咬食过程中,内陷汤汁和外部蘸取的酱汁均有可能沿着筷子流下,极易弄脏双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内嵌调味酱且能避免汤汁、酱汁滴漏的包心鱼丸,酱汁均匀渗透,可以迎合偏好重口味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无需另外蘸酱,且可以盛接食用时流淌下的汤汁、酱汁以防止弄脏或烫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包心鱼丸,包括有外裹层和位于外裹层中心的内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裹层内环绕内陷均匀嵌设有若干个调味软胶囊,其中,所述调味软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心鱼丸,包括有外裹层和位于外裹层中心的内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裹层内环绕内陷均匀嵌设有若干个调味软胶囊,其中,所述调味软胶囊呈球状,包括有一胶囊壳和密封包裹在所述胶囊壳内的调味酱;所述外裹层底部还设有一接汁托盘,所述接汁托盘呈凹弧球面,其内壁底部竖直向上凸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插设到外裹层内且不与调味软胶囊接触;所述接汁托盘外壁上还对称设有两个供筷子横向穿设的夹持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波张华斌王文洲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方圆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