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荣专利>正文

汽车制动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88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液压系统的改进。在汽车原制动总泵2之后并位于制动分泵5之前,与离合器泵8后且位于离合器液压连杆组9前的液压系统油路上,用油管4连接导通,油管4与制动液压系统油路的连接端装有制动离合阀。实现只需脚踩一次,切断动力、刹车同步进行。正常行车时,可照旧操纵离合器踏板7,实现原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车祸减少50%左右,能减少制动时的机器磨损,为汽车安全行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液压系统的改进。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其功能,按操作规程,驾驶员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需先脚踩离合器踏板带动离合器泵,其液压系统实现切断动力,紧接着再踏下制动踏板启动制动总泵从而带动四个制动分泵制动四个正运转的车轮刹车。这种液压制动系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所谓反应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从脚踩离合器踏板带动离合器泵切断动力的时间,乘以这段时间的行驶速度;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启动制动总泵再带动四个制动分泵制动车轮停驶的时间,乘以这段时间滑行的速度。目前,即是技术高超的驾驶员也无法克服这两种距离,因此,造成事故很难避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反应距离,能使车祸率减少50%左右的,能为驾驶人员安全行驶创造良好条件的制动离合装置。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将汽车的原液压系统进行改进,即在汽车原制动总泵之后并位于制动分泵前,与离合器泵后位于离合器液压连杆组前的液压系统油路上用油管连接导通,在此油管与制动液压系统油路的连接端装有制动离合阀。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制动离合阀剖面图图中所标数字分别表示如下1制动踏板2制动总泵3制动离合阀4油管5制动分泵6制动蹄片7离合器踏板8离合器泵9离合器液压连杆组10三通管接头11滚珠12弹簧实施例本技术在制动总泵2的后端并于制动分泵5之前,与离合器泵8的后端且于离合器液压连杆组9之前的液压系统油路上连接有油管4,油管4在与制动液压系统油路的连接端装有制动离合阀3,离合阀3由三通管接头10、滚珠11和弹簧12等组成。本技术工作原理是当汽车驾驶人员发现险情只需立即脚踩下制动踏板1,启动制动总泵2工作,由于在制动总泵2的后端并于制动分泵5之前,与离合器泵8的后端且于离合器液压连杆组9前的液压系统油路上连接有油管4,此时油管4在与制动液压系统油路连接端的制动离合阀3内的滚珠11,在制动总泵2油压的作用下压下弹簧12,油管4油路导通,因此,实现油压通过离合器液压连杆组9切断动力与启动四个制动分泵5、制动蹄片6来制动正运转车轮刹车同步工作。在正常行车中如需变速换档脱档滑行,驾驶人员可仍然用脚踩离合踏板7实现其需要。因为,当脚踩下离合器踏板7离合器泵8工作,在此泵的油压作用下,制动离合阀3关闭,制动系统不受任何影响,整个离合液压系统按公知方法运行。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汽车驾驶人员在遇到险情时,只需操纵一次,切断动力、刹车同步进行,消除了反应距离,使车祸减少了50%左右,同时,能减少制动时的机器磨损,减轻驾驶人员驾车时脑力疲劳,为汽车驾驶人员安全行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权利要求1.汽车制动离合装置,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汽车原制动总泵2之后并位于制动分泵5之前,与离合器泵8后且位于离合器液压连杆组9前的液压系统油路上,用油管4连接导通,油管4与制动液压系统油路的连接端装有制动离合阀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合阀3由三通管接头10、滚珠11和弹簧12 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液压系统的改进。在汽车原制动总泵2之后并位于制动分泵5之前,与离合器泵8后且位于离合器液压连杆组9前的液压系统油路上,用油管4连接导通,油管4与制动液压系统油路的连接端装有制动离合阀。实现只需脚踩一次,切断动力、刹车同步进行。正常行车时,可照旧操纵离合器踏板7,实现原功能。本技术可使车祸减少50%左右,能减少制动时的机器磨损,为汽车安全行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档编号B60T13/10GK2101000SQ9122037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王建荣 申请人:王建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制动离合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汽车原制动总泵2之后并位于制动分泵5之前,与离合器泵8后且位于离合器液压连杆组9前的液压系统油路上,用油管4连接导通,油管4与制动液压系统油路的连接端装有制动离合阀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