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超然专利>正文

汽车手制动杆位置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84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手制动杆位置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当驾驶员离车时,检测手制动杆位置,如发现车辆未处于制动状态时能发出报警声响提示驾驶员注意的汽车手制动杆位置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检测头、音频震荡电路和报警器,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头包括永磁体和与之配合的磁敏元件,永磁体设置于手制动杆上,磁敏元件对应设置于车体上接地,电源控制模块向检测头和报警器输出高电位,检测头输出电信号至音频发生器,再由音频发生器输出信号至报警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手制动杆位置检测器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由于驾驶员未拉汽车手制动杆造成车辆滑行导致事故屡见不鲜,尚未发现有专门检测汽车手制动杆位置的检测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当驾驶员离车时,检测手制动杆位置,如发现车辆未处于制动状态时能发出报警声响提示驾驶员注意的汽车手制动杆位置检测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检测头、音频震荡电路和报警器,其特点是所述检测头包括永磁体和与之配合的磁敏元件,永磁体设置于手制动杆上,磁敏元件对应设置于车体上接地,电源控制模块向检测头和报警器输出高电位,检测头输出电信号至音频发生器,再由音频发生器输出信号至报警器。本技术实现了当驾驶人员关闭发动机离车时对手制动器的位置进行检测,如发现手制动杆未处于制动位则发声报警有益效果。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含有三极管Q1,其具有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其集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其基极通过电阻R3与电源正极连接,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开关K2连接,压力开关K2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K1连接,电源开关K1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还含有集成稳压器Ic1,其具有三只管脚,其中管脚21与三级管Q1的发射极连接,管脚22与扬声器连接,还有管脚23接地,磁敏元件输入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磁敏元件输出端输出信号至音频震荡电路,在手制动杆处于刹车位置时永磁体与磁敏元件相互作用,磁敏元件输出高电位信号,在手制动杆未处于刹车位置时永磁体与磁敏元件不相互作用,磁敏元件输出负电位信号,实现由电源向检测报警电路的稳压输出。所述开关为位于驾驶员座椅坐垫下的压力开关,实现了根据工作需要对电源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所述音频震荡电路含有集成门电路IC2,电阻R1、R2、R6,电容C1和三极管Q2,磁敏元件输出端与电阻R6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集成门电路IC2-1输入端连接,集成门电路IC2-1输出端与集成门电路IC2-2输入端连接,集成门电路IC2-2输出端与集成门电路IC2-3输入端连接,电阻R1一端与电阻R6输出端连接,电阻R2一端与集成门电路IC2-1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集成门电路IC2-2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和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产生约800Hz振荡信号。所述音频振荡电路为四与非门集成电路CD4011,可提高整个电路的集成度,减少组件数量。所述报警器包括扬声器Y、电阻R4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具有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其基极通过电阻R4与集成门电路IC2-3输出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扬声器Y连接,实现将振荡信号放大,使扬声器发声报警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检测头中永磁体和磁敏元件工作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具体电路图;图4为四与非门集成电路CD4011管脚示意图;图中,11、手制动操纵杆,12、永磁体,13、磁敏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检测头、音频震荡电路和报警器,所述检测头包括永磁体12和与之配合的磁敏元件13,永磁体12设置于手制动杆11上适宜位置,磁敏元件13对应设置于车体上,电源控制模块向检测头和报警器输出高电位,检测头输出电信号至音频发生器,再由音频发生器输出信号至报警器。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含有三极管Q1,其具有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其集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其基极通过电阻R3与电源正极连接,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开关K2连接,开关K2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K1连接,电源开关K1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还含有集成稳压器Ic1,其具有三只管脚,其中管脚21与三级管Q1的发射极连接,管脚22与扬声器Y连接,管脚23接地,集成稳压器Ic1可选用稳压值为15伏,输出电流大于500毫安的集成稳压器,如LM7815。磁敏元件13输入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磁敏元件13输出端输出信号至音频震荡电路,在手制动杆11处于刹车位置时永磁体12与磁敏元件13相互作用,磁敏元件13输出高电位信号,在手制动杆11未处于刹车位置时永磁体12与磁敏元件13不相互作用,磁敏元件13输出负电位信号。所述开关K2为位于驾驶员座椅坐垫下的压力开关,该压力开关可选用压力定值为30kg的压力开关。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位于驾驶员座椅下的压力开关K2连接,压力开关K2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K1连接,电源开关K1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驾驶员坐在座椅上时压力开关K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当汽车电源开关K1导通时,三极管Q1不工作,电源控制模块不工作;当电源开关K1断开时,三极管Q1导通输出电信号。驾驶员离开座椅时压力开关K2处于关断状态,则无论电源开关是否导通,三极管Q1均导通输出电信号。所述音频震荡电路含有集成门电路IC2、电阻、电容和三极管,集成门电路IC2中的IC2-1、IC2-2、IC2-3可选用反相集成电路、各种门电路或者计数器集成电路,磁敏元件13输出端与电阻R6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集成门电路IC2-1输入端连接,集成门电路IC2-1输出端与集成门电路IC2-2输入端连接,集成门电路IC2-2输出端与集成门电路IC2-3输入端连接,电阻R1一端与电阻R6输出端连接,电阻R2一端与集成门电路IC2-1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集成门电路IC2-2输出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和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其中IC2-1的1、2两只管脚短接、IC2-2的4、5两只管脚短接、IC2-3的8、9两只管脚短接。如图4所示,所述音频振荡电路为4与非门集成电路CD4011。所述报警器包括扬声器Y、电阻R4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具有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其基极通过电阻R4与集成门电路IC2-3输出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扬声器连接。磁敏元件13输出的负电位信号通过电阻R6送入集成门电路Ic2-1使之导通,集成门电路Ic2-1输出信号经集成门电路Ic2-2和集成门电路Ic2-3后产生震荡信号,该震荡信号经电阻R4送入三极管Q2放大后送入扬声器Y,发声报警,磁敏元件3输出高电位信号使集成门电路Ic2-1截止,音频震荡电路不工作,无震荡信号产生,扬声器不报警。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可选用小功率NPN型晶体三极管。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手制动杆位置检测器,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检测头、音频震荡电路和报警器,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头包括永磁体(12)和与之配合的磁敏元件(13),永磁体(12)设置于手制动杆(11)上,磁敏元件(13)对应设置于车体上,电源控制模块向检测头和报警器输出高电位,检测头输出电信号至音频发生器,再由音频发生器输出信号至报警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制动杆位置检测器,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含有三极管(Q1),其具有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其集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其基极通过电阻(R3)与电源正极连接,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开关(K2)连接,开关(K2)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K1)连接,电源开关(K1)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还含有稳压集成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手制动杆位置检测器,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检测头、音频震荡电路和报警器,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头包括永磁体(12)和与之配合的磁敏元件(13),永磁体(12)设置于手制动杆(11)上,磁敏元件(13)对应设置于车体上,电源控制模块向检测头和报警器输出高电位,检测头输出电信号至音频发生器,再由音频发生器输出信号至报警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超然
申请(专利权)人:秦超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