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81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20:20
一种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下方的支撑结构、控制箱、位于工作台上方的钻孔装置、位于钻孔装置右侧的夹具装置、位于工作台下方的气源组合、位于气源组合右侧的电磁阀及第一管道,夹具装置包括第一夹具、第二气缸、第二夹具、传感器、夹具切换装置、固定块、航空插头及气排组合,第二夹具的上表面设有一凹槽,第一夹具的下端收容于凹槽中,传感器上设有第一线缆,第一线缆的一端与传感器电性连接,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与航空插头电性连接,夹具切换装置包括支撑块、水平块、滑块、卡钩、挡止块及拉杆,滑块的一侧面与水平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滑块的另一侧面与第二夹具的侧面滑动连接,卡钩卡扣在挡止块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钻孔设备多为专用设备,主要用于为特定的零部件进行钻孔作业,从而该钻孔设备的使用范围较窄,当需要对多种零部件进行钻孔作业时,需要另外采购相应的钻孔设备,增加了生产成本,同于需要占用空间,很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所述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包括工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工作台左侧的控制箱、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钻孔装置、位于所述钻孔装置右侧的夹具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气源组合、位于所述气源组合右侧的电磁阀及第一管道,所述夹具装置包括第一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夹具前方的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夹具下方的第二夹具、位于所述第二夹具前方的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夹具左右两侧的夹具切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夹具下方的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一侧的航空插头及位于所述固定块另一侧的气排组合,所述第二夹具的上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一夹具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凹槽中,所述传感器上设有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航空插头电性连接,所述夹具切换装置包括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上方的水平块、位于所述水平块一侧的滑块、位于所述水平块上方的卡钩、位于所述卡钩一侧的挡止块及位于所述卡钩另一侧的拉杆,所述滑块的一侧面与所述水平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夹具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卡钩卡扣在所述挡止块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支撑脚、位于所述支撑脚之间的连接板及位于所述支撑脚下方的底座。所述钻孔装置包括支撑柱、位于所述支撑柱上方的矩形块、位于所述矩形块上方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的连接块、位于所述连接块下方的电机及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钻头。所述第一夹具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夹具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钩呈L型,所述卡钩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呈L型,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卡钩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凸杆,所述凸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夹具的下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凸杆收容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气排组合的下表面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排组合上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航空插头与所述固定块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航空插头设有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的一端与所述航空插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对传统专用的钻孔设备进行改造,使其夹具可以进行切换,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加工的零部件切换相应的夹具,使得钻孔设备可以顺利对其进行钻孔,增加了该设备的使用范围,同时无需另外采购钻孔设备,节约了成本,节省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包括工作台1、位于所述工作台I下方的支撑结构2、位于所述工作台I左侧的控制箱3、位于所述工作台I上方的钻孔装置4、位于所述钻孔装置4右侧的夹具装置5、位于所述工作台I下方的气源组合6、位于所述气源组合6右侧的电磁阀7及第一管道8。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工作台I呈长方体。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支撑脚21、位于所述支撑脚21之间的连接板22及位于所述支撑脚21下方的底座23。所述支撑脚2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脚21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2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2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板22呈水平状,所述连接板22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支撑脚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3呈长方体。所述控制箱3呈长方体,所述控制箱3的右表面与所述工作台I的左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钻孔装置4包括支撑柱41、位于所述支撑柱41上方的矩形块42、位于所述矩形块42上方的支撑杆43、位于所述支撑杆43下方的第一气缸44、位于所述第一气缸44下方的连接块45、位于所述连接块45下方的电机46及位于所述电机46下方的钻头47。所述支撑柱4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柱41的下表面与所述工作台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41的上表面与所述矩形块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42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3呈长条状,所述支撑杆4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气缸44与所述支撑杆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44位于所述矩形块42的右侧。所述连接块4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44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一气缸44的作用下所述连接块45上下移动。所述电机46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块4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钻头47的上端与所述电机46连接,从而在所述电机46的带动下,所述钻头47旋转。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夹具装置5包括第一夹具51、位于所述第一夹具51前方的第二气缸52、位于所述第一夹具51下方的第二夹具53、位于所述第二夹具53前方的传感器54、位于所述第二夹具53左右两侧的夹具切换装置55、位于所述第二夹具53下方的固定块56、位于所述固定块56 —侧的航空插头57及位于所述固定块56另一侧的气排组合58。所述第一夹具5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气缸52与所述第一夹具5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2相对放置,从而可以方便的夹持需要钻孔的物料。所述第二夹具5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夹具53的上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一夹具51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二夹具53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54与所述第二夹具5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54上设有一第一线缆541,所述第一线缆541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5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541的另一端与所述航空插头57电性连接。所述夹具切换装置55包括支撑块551、位于所述支撑块551上方的水平块552、位于所述水平块552 —侧的滑块553、位于所述水平块552上方的卡钩555、位于所述卡钩555 —侧的挡止块554及位于所述卡钩555另一侧的拉杆556。所述支撑块55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块551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5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块552呈长方体,所述水平块552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块5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53呈长方体,所述滑块553的一侧面与所述水平块55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53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夹具53的侧面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夹具53只能在上下方向上滑动。所述卡钩555大致呈倒的L型,所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夹具切换装置的钻孔设备包括工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工作台左侧的控制箱、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钻孔装置、位于所述钻孔装置右侧的夹具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气源组合、位于所述气源组合右侧的电磁阀及第一管道,所述夹具装置包括第一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夹具前方的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夹具下方的第二夹具、位于所述第二夹具前方的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夹具左右两侧的夹具切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夹具下方的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一侧的航空插头及位于所述固定块另一侧的气排组合,所述第二夹具的上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一夹具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凹槽中,所述传感器上设有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航空插头电性连接,所述夹具切换装置包括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上方的水平块、位于所述水平块一侧的滑块、位于所述水平块上方的卡钩、位于所述卡钩一侧的挡止块及位于所述卡钩另一侧的拉杆,所述滑块的一侧面与所述水平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夹具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卡钩卡扣在所述挡止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王勇邢思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