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式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66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该气压式助力装置包括:一个动力活塞,它将壳体内部隔成一个常压室和一个变压室,在常压室的内部保持一个近似的常压,使工作气体进入变压室,动力活塞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可移动的隔板装置,阀体伸到壳体的外面,可移动隔板装置将壳体内部隔开,它的内圆周边固定在阀体上;一个装在阀体内的阀,它根据与一个制动踏板相连的一个输入轴相对阀体移动,使工作气体进入变压室;一个装在从壳体中伸出的阀体部分的外面的盖,它与壳体一起支承阀体和形成一个工作气体室;一个产生工作气体的气体源,和一个使工作气体从气体流进入工作气体室的通路。(*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用于在车辆或类似机械中输出一个增大的制动力。通常,利用负压和压缩气压间的大的压差来增大制动力的气压式助力装置是已知的在发动机作为负压源和需要一个大的制动力的车辆中使用的那种助力装置。利用空气压和压缩气压间的大的压差来增大制动力的气压式助力装置被认为是在发动机不作为负压源和需要一个大的制动力的车辆如柴油驱动的车辆、电动车辆或类似机械中使用的气压式助力装置。这种气压式助力装置的一个实例公开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2-6260中。这种气压式助力装置包括将壳体的内部隔成了负压源连通的常压室和室的可移动隔板,装在可移动隔板上的从常压的反向侧将压缩空气引入其中的一个阀体,装在装有阀体的常压室侧中的输出轴和复位弹簧,装在装有阀体的常压室侧的反向侧中的输入轴和一个阀塞,它具有常压室端和输入轴端,常压室端用于接受来自输出轴的反作用力,输入轴端在阀体上具有密封的可滑动部分,其中,阀塞可滑动地装在阀体内内并与输入轴啮合,阀塞的常压室反向侧对着压缩空气。第一阀座设置在阀塞上,第二阀座设置在阀体上。阀芯设置在阀塞上。使阀芯与第一阀座接触的力由一个施力件加在阀芯上使阀芯压在第一阀座上,可将变压室和压缩空气源间的通路切断;使阀芯压在第二阀座上,可将常压室和变压室间的通路切断。在输入轴和阀体之间装有阀塞复位弹簧,借助输入轴和与输入轴啮合的阀塞的帮助,复位弹簧施加一个力,使阀芯离开第二阀座。当制动踏板没有输入力施加时,阀塞在施力件所施加的力作用下与阀芯接触,将变压室和压缩空气源间的通路切断,阀芯在阀塞复位弹簧所施力的作用下离开阀体,使变压室与常压室连通。在上述状态下,来自压缩空气源的大的压缩气压施加在常压室反向侧的阀塞上。因此,阀塞复位弹簧产生的力很大,以便抵抗压缩气体压力使阀芯与阀体分开。所以便产生了阀塞复位弹簧占据的空间大从而使助力装置的整体尺寸大的问题。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便产生了本专利技术。由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的气压式助力装置,它能减少阀塞复位弹簧产生的力,并能用作两种气压式助力装置,在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中,使压缩气体进入变压室,以便在负压和压缩气体的压力之间产生一个大的压差,在另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中,使压缩气体进入变压室,因为发动机不能作为负压源。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气压式助力装置包括一个活塞,它把壳体内部隔成一个常压室和一个变压室,在常压室内保持一个近似的常压,使工作气体进入变压室,其中,动力活塞包括一个伸到壳体外面的阀体和一个将壳体的内部隔开的可移动隔板装置,隔板装置的内圆周边固定在阀体上一个装在阀体内的阀,它根据与制动踏板相连的输入轴相对阀体的移动使工作气体径一个通道进入变压室;一个装在从壳体伸出的阀体部分的外面的盖,它与壳体一起支承阀体并形成能够储存工作气体的一个工作气体室一个产生工作气体的气体源和使工作气体从气体源进入工作气体室的通路。常压室最好与吸气总管或空气连通。阀体最好呈近似的圆筒形,它的的与常压室相反的一侧对着空气,该助力装置还包括一个装在阀体的常压室侧内的输出轴;一个装在阀体的常压室反向侧内的输入轴;一个在输入轴的方向给阀体和可移动的隔板装置施加一个力的复位弹簧一个阀塞,它可滑动地装在阀体内,阀塞在常压室的反向侧对着空气与输入轴啮合,在阀体内可滑动的阀塞部分在输入轴侧是被密封的,阀塞在常压室侧受到输出轴的反作用力;一个通道,通道的一个端孔位于阀塞上相对阀体滑动的范围内,通道的另一个端孔与压缩气源连通;一个用于与阀塞内的这个通道连通的连通通路设置在阀塞上的第一阀座;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二阀座;一个阀芯,在它压在第一阀座上的情况下,切断变压室和连通通道之间的连通,在它压在第二阀座上的情况下,切断常压室和变压室之间的连通;一个给阀芯施加一个力的使阀芯压在第一阀座上的件;一个给阀塞施加一个力的使阀塞离开第二阀座的阀塞复位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气压式助力装置中,当没有输入的力施加在制动踏上时,由于阀塞借助阀塞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压在阀塞的第一阀座上的阀芯离开阀体上的第二阀座,变压室和阀塞内的连通通道之间的连通被切断,与空气或负压室相通的的常压室与变压室连通。因此,压缩空气经其一个端孔位于阀塞上相对阀体滑动的范围内其另一端孔与压缩气源相通的通道进入连通通道,但压缩气体不进入变压室。因此,在可移动的隔板上并不产生压差。由于压缩气体进入阀塞内的连通通道,压缩气压不全部用来作为推动阀塞的力,因此,空气压作用在常压室的反向侧,与压缩气体全部作用在常压室反向侧的阀塞上的助力装置相比,它可减小阀塞作用在常压室方向上的力,同样可减小在常压室的反向上给阀件施加一个力以便使阀件离开阀体的阀塞复位弹簧的力。因而能提供一种小型的气压式助力装置,这种气压式助力装置能够作为两种助力装置来使用,在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中,使压缩气体进入变压室,以便在常压室15和变压室16之间产生一个大的压差,在另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中,使压缩气体进入变压室,因为发动机不能作为负压源。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围绕这两个轴的中心轴线,在连通变压室和工作气体室的连通通道的中间有一个使工作气体进入变压室的阀。在于具有这种结构的阀的助力装置,不必使阀体径向伸出。因此,可减小气压室对阀体的作用力,从而减小复位弹簧的弹力。最好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作气体室中的压力,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一个控制部分可控制工作气体的供给,以便使工作气室中的压力总保持在一个近似的预定值。对于具有这种结构的助力装置,总能够获得一个适当的恒定增大的制动力。阀塞最好具有位于输入轴侧的一个大直径部分和预定直径比大直径部分的预定直径小的小直径部分,其中,这两部分可滑动地装在阀体的中心孔内,在阀塞的靠近大小直径部分的交界处有一个与工作气体室连通的插入孔,该插入孔与阀塞的轴线垂直。对于具有这种结构的助力装置,由于阀塞的小直径部分的直径ΦD1比大直径部分的直径ΦD2小,所以施加在阀塞上的压力作用在非输出方向上。因此,可进一步减少阀塞复位弹簧的力。常压室最好与吸气总管连通,该助力装置包括一个阀,通过使在阀体内与制动踏板相连的操纵杆相对阀体移动,该阀使空气进入变压室;和一个开关阀,当输入轴相对阀体在输出方向上的移动长度超过一个预定值是,该阀被打开,使加了压的工作气体从工作气体室进入变压室。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气压式助力装置中,当将车辆的制动踏板下压以便获得一个正常的制动和与制动踏板相连的操纵杆相对阀体在输出方向移动时,提动阀使空气进入变压室,在动力活塞上产生一个压差,因而,助力装置使操纵杆的输出增大,并将它输出。在制动操作或非制动操作后,当用一个大的力将制动踏板大大地下压以便获得一个突然制动时,操纵杆相对阀体在输出方向上的移动长度超过一个预定值,例如,操纵杆相对移动靠近限制位置,开关阀被打开,压缩空气从产生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源经通道进入变压室。因此,在动力活塞上产生的压差比使普通空气进入时要快。在变压室的压力近似地等于大气压,当将制动踏板大大地下压时,操纵杆相对阀体在输出方向上移动的长度超过一个预定值,例如,操纵杆移动靠近它的限制位置,因而开关阀被打开,压缩气体从产生压缩气体的压缩气体源经通道进入变压室。因此,变压室的压力大于大气压,一个大的压差便作用在动力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式助力装置包括: 一个动力活塞,它把壳体的内部隔成一个常压室和一个变压室,在常压室内部保持一个近似的常压,使工作气体进入变压室,其中动力活塞包括一个伸到壳体外面的阀体和一个将壳体的内部隔开的可移动的隔板装置,隔板装置的内圆周边固定在阀体上; 一个阀,它根据装在阀体内的与一个制动踏板相连的输入轴相对阀体的移动使工作气体经一个连通通道进入变压室; 一个装在从壳体中伸出的阀体部分的外面的盖,它与壳体一起支承该阀体和形成一个能够储存工作气体的工作气体室; 一个产生工作气体的气源;和 使工作气体从工作气体源进入工作气体室的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博美大坂畅磨甘利泰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机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