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聚氨酯泡沫的真空辅助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4186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2:17
提供了一种制备聚氨酯泡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所述组分A包含多元醇组分A1,还包含物理发泡剂T;(b)结合至少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和异氰酸酯组分B,由此获得聚氨酯反应混合物;(c)在空腔中提供所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d)将空腔中的压力降低至低于环境压力的压力;以及(e)在达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之前,将空腔通风至环境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聚氨酯泡沫的真空辅助式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聚氨酯泡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所述组分A包含多元醇组分A1,还包含物理发泡剂T;结合至少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和异氰酸酯组分B,由此获得聚氨酯反应混合物;在空腔中提供所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以及,将空腔中的压力降低至低于环境压力的压力。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聚氨酯泡沫。已报道在物理发泡剂的存在下,在用异氰酸酯组分和多元醇组分制备聚氨酯泡沫的过程中,如果发泡剂作为细液滴分散在多元醇组分中,则可实现改进的隔热。其原因是这些液滴在发泡过程中形成成核位点。存在的液滴越多,则获得的泡沫中的泡孔越多并且——最重要的是——越小。这导致泡沫更低的导热系数。EP0905160A1涉及含聚醚醇的乳液,其用于制备基于异氰酸酯的硬质泡沫以改进泡沫的温度稳定性。在制备基于异氰酸酯的硬质泡沫时,所用的储存稳定的不含卤素的乳液包含:(a)含有对异氰酸酯基团呈反应性的氢原子的化合物;(b)水;(c)不含卤素的推进剂;以及任选的(d)常用的助剂和/或添加剂;(a)的用量为0.2至80重量%,且具有大于1.5的官能度和10至10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备聚氨酯泡沫的真空辅助式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所述组分A包含多元醇组分A1,还包含物理发泡剂T;‑结合至少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和异氰酸酯组分B,由此获得聚氨酯反应混合物;‑在空腔(11)中提供所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以及‑将空腔(11)中的压力降低至低于环境压力的压力;其特征在于,在达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之前,将空腔(11)通风至环境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所述组分A包含多元醇组分A1,还包含物理发泡剂T;-结合至少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和异氰酸酯组分B,由此获得聚氨酯反应混合物;-在空腔(11)中提供所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以及-将空腔(11)中的压力降低至低于环境压力的压力;其特征在于,在达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之前,将空腔(11)通风至环境压力,并且物理发泡剂T和多元醇组分A1以乳液的形式存在于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A中,其中所述多元醇组分A1构成乳液的连续相,且所述物理发泡剂T的液滴构成乳液的分散相,其中物理发泡剂T的液滴的平均尺寸为≥0.1μm至≤20μm,所述液滴的尺寸通过使用在明场透射模式下运行的光学显微镜而测定,其中所述多元醇组分A1包含:A1a:羟值为≥15mgKOH/g至≤550mgKOH/g且官能度为≥1.5至≤6.0的聚醚多元醇,其通过将环氧化物加成到一个或多个选自碳水化合物和/或至少双官能的醇的起始化合物上而获得,A1b:羟值为≥100mgKOH/g至≤550mgKOH/g且官能度为≥1.5至≤5.0的聚醚多元醇,其通过将环氧化物加成到芳族胺上而获得,和/或A1c:羟值为≥100mgKOH/g至≤450mgKOH/g且官能度为≥1.5至≤3.0的聚酯聚醚多元醇,其通过将环氧化物加成到芳族二羧酸衍生物和至少双官能的醇的酯化产物上而获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11)中提供聚氨酯反应混合物之前,降低空腔(11)中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力降低了≥1mbar至最高达≤900mbar。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力降低了≥20mbar至≤600mbar。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力降低了≥50mbar至≤300mbar。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达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的60至99%时,将空腔(11)通风至环境压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达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的70至95%时,将空腔(11)通风至环境压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达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的75至90%时,将空腔(11)通风至环境压力。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为≤50秒。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为≤40秒。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胶凝时间为≤35秒。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风至环境压力之前,进行将空腔(11)中的压力降低至低于环境压力的压力的步骤,使得在将压力初始降低至所需水平之后,由于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膨胀,压力能够升高。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风至环境压力之前,进行将空腔(11)中的压力降低至低于环境压力的压力的步骤,使得在将压力初始降低至所需水平之后,由于聚氨酯反应混合物的膨胀,压力能够升高直至到达环境压力。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风至环境压力之前,考虑到技术上不可避免的泄漏,所述降低的压力几乎保持不变。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风至环境压力之前,考虑到空腔(11)的泄漏,所述降低的压力几乎保持不变。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空腔区域(11a、11b)内,将空腔(11)中的压力调节至不同的水平。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空腔区域(11a、11b)内,通过使用两套单独操作的真空系统,其中至少两个不同的空腔区域(11a、11b)之间的压力差至少为50mbar,将空腔(11)中的压力调节至不同的水平。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空腔区域(11a、11b)内,通过使用两套单独操作的真空系统,其中至少两个不同的空腔区域(11a、11b)之间的压力差至少为100mbar,将空腔(11)中的压力调节至不同的水平。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不同的空腔区域(11a、11b)内的压力水平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阿伯斯T·海涅曼S·沃格尔M·卢夫顾志宏浦野淳司石详祚赵士虎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