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专利>正文

燃烧用具的节能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183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2:15
燃烧用具的节能壳体涉及一种节能设备,主要解决节能设备中燃气导热介质热胀冷缩不均、热效率不高、安装清洗不便等问题。在燃烧用具受热部位周围安装节能外壳,在节能外壳内部安装斜形螺旋导热导流片等导热介质,该导热导流片与节能外壳内壁垂直固定,与燃烧用具受热部位斜形贴合而不固定,利用斜形安装导热导流片自身弹性与受热部实现紧密贴合,解决了固定的导热介质热胀冷缩不均的问题,增加了吸热面积、减少散热面积,还利用燃气向上对流的特性来增加吸热效率。安装了该导热导流片的节能壳体为一种组合式壳体,可是分为数段,可有断开处,可有圈型导流槽、防溢防水档板、护板等设计,根据受热部位的不同,灵活选择节能外壳的设计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用具的节能壳体,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用具的组合式节能外壳。
技术介绍
当前燃烧用具的设计中,虽然对燃气用具的内壁或外壁进行了各式凹凸不平的处理,以增加吸收热量的面积,这种设计已经非常普遍,难以再有大的突破。还有一些在锅具周边增设燃烧腔室,腔室内部焊接各式各样的导热介质,但不能解决锅体与导热介质间热胀冷缩不一致的问题,常导致导热介质连接点出现开裂的情况,以及热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锅具周边增设燃烧腔室难以维护保养和灵活安装,对广大在售和使用中的燃烧用具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各种类型的燃烧用具,尤其是众多销售和使用中的燃烧用具,如何用简单、有效的办法来安装节能外壳,以及提升锅体与燃气接触时间、接触面积来提升热效率的同时,解决锅体与导热介质热胀冷缩不一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燃烧用具指利用热空气进行加热的元器件,在燃烧用具周边加装壳体,即为节能外壳,形状与燃烧用具受热部位的外形一致,以锅具为例,根据锅具的大小,节能外壳内壁距锅体1-5厘米左右,壳体与锅体之间形成中空的燃烧腔室,壳体外壁可加装各种环保耐火材料,减少使用中烧烫伤的发生概率,同时减少热散失。壳体内壁,进行镜面处理,如镀铬等材料,以减少热辐射。壳体靠进锅底处为燃气进气口,壳体在进气口处向下延伸,形成一圈护板,护板直接坐于炉具支架上,护板可以保护节能壳体的进气口,还能增加进气量。壳体内壁上均安装各种导热、导流介质,如三角形、棱形、截段状、长条状等各式导热导流片、导热瓦等。以四片或八片长条状导热导流片为例,将其通过焊接或一次成型等方式固定于壳体内壁上,固定了导热导流片的壳体内壁和锅体外壁共同组成了导热导流腔室,导热导流腔室对锅体外壁实现整体包绕,螺旋上升至锅具口沿处的排气口,螺旋状的导热导流片旋转角度在180度以上。节能壳体在靠近锅具口沿处向内部弯折,弯折的壳体与锅具外壁共同构成一圈型导流槽,将导热导流腔室的末端的排气口全部连接在此圈型导流槽内,圈型导流槽的开口固定位于锅把对面的两侦牝圈型导流槽的开口即为燃气的出口,圈型导流槽能避免使用中的烫伤或烧蚀其它用具,圈型导流槽燃气出口设上、下防溢挡板,避免溢出的食物进入导热导流腔室形成积碳和清洗时进水。进气口处的底部导热导流片安装于护板上缘,并向中央汇聚并逐渐减小,进行锅底导热和燃气的初级分流,对于锅底已经进行各种凹凸不平外观设计的锅具,底部导热导流片难以与锅底紧密贴合,起不到导热导流的作用,因此壳体的底部导热导流片在进气口处中止,不再向中央汇聚。壳体上安装的各种导热导流片与锅体是分离的,是通过压力的作用紧扣于锅体之上的,并且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呈开口朝向燃气来流方向的锐角,而与壳体呈90度直角,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的斜形设计,可以利用导热导流片本身的弹性来抵消锅体热胀冷缩造成的形变,明显减少了烹饪过程中锅具急骤冷却致使导热导流片被拉断或出现裂隙的可能。斜形导热导流片比垂直于锅体的导热导流片宽度增加,吸热面积有所加大。斜形导热导流片与锅体接触的面积也有所增加,当斜形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呈开口朝向锅底的45度角时,导热的面积比垂直于壳体的导热导流片增加41%,也就是说斜形导热导流片与锅体的导热面积比与垂直于壳体的导热导流片的散热面积大41%。另外,由于燃气向上对流的特性,在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相交的锐角处汇聚的燃气就多一些,发生的热交换也多一些,在导热导流片与壳体相交的直角处热交换就要少些,从而增加了锅体的燃气利用率。因此,本技术将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斜形接触,而垂直安装于之节能壳体内壁之上。实际制作过程中斜形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接触的面积可以再增加,如弧型、加粗、弯折等改变,垂直导热导流片与壳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可以适当减少。当然,对于一些新生产的锅具,在燃气十分纯净不会有积炭、燃烧用具及节能壳体热膨胀系数达标情况下,螺旋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也可斜形固定连接。安装锅具节能壳体,只需将壳体及内部的导热导流片紧密地压在锅具外壁上,用扣件进行连接固定,不与锅具外壁完全焊死固定,因为燃烧用具大多是耐用消费品,对于众多销售、使用中的锅具进行节能壳体的固定式安装,工作量将是巨大的。而且许多燃烧用具外形不规则,是难以实现节能外壳与锅体即能分离、又能贴合使用。家用锅具如高压锅、水壶、烫煲等消耗燃气较多,在使用过程搬动却较少,因此将节能外壳固定于这类锅具上,不会对使用造成太大不便,特别是集体使用的大型炒锅,节能壳体的经济价值更高。对燃煤锅炉,积碳严重,清洗频率高。由于此燃烧用具的节能外壳不是固定式安装,平时清洗、损坏更换、保养维修都很方便。当然,对于部分新生产的燃烧用具,根据燃气的质量、燃烧用具的材质,节能壳体内壁固定的斜形螺旋导热导流片与燃烧用具外壁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对于直桶状锅具如高压锅、蒸锅等,其节能外壳也为桶状,可直接进行套叠安装,由于节能外壳内壁上的导热导流片呈斜形,因此具有一定弹性,安装时可以在导热导流片上纵向放置几片薄塑料条,沿着薄塑料条就可以将锅具推入节能外壳内,拔出薄塑料条即可,而不损伤导热导流片,也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对节能外壳进行加热再将锅具安装到位。对于一些锅体比较平坦的锅具如部分炒锅,在其节能外壳对应锅耳和把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开口区域,在节能外壳上这些开口区域的上方安装扣件,将锅体严密地压在节能外壳上,到位后再用这些扣件固定住锅耳和把手即可。对于烫锅、烫煲、水壶等不规则锅具,需将节能外壳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直接套在锅具上,下部分安装方法与直桶锅相同,安装中到位后将上下两部分对齐用扣件进行固定,或将上下两部分留出重叠区域,扣住相互重叠区域内的卡槽即可。对于没有锅耳和把手的特大型炒锅,如集体、单位使用的大型炒锅,其节能外壳在靠近锅具的口沿处向外侧延伸,延伸的部分挂于灶台上,再将大型炒锅放置于节能外壳上,利用大型炒锅自身的重量就可以实现与节能外壳内部导热导流片的压紧贴合,此类型锅具不搬动,也无需将节能外壳与锅具进行固定。大型炒锅、锅炉等燃烧用具的节能壳体可分为数段,安装时将各部分对齐用扣件进行固定,也可将上下或左右相邻数个部分留出重叠区域,相互套住重叠区域内的卡槽即可。对于锅炉内的水封导热管,可将斜形的螺旋导热导流片安装于水封导热管内部。对于燃气热水器以及各种工业燃烧用具安装的节能外壳,其形状与受热部件的外形一致,内部斜形螺旋导热导流片的形状、安装方式等与圆柱状锅具相同,节能外壳的安装可以用扣件、壳体内卡槽等方式进行组装,也可以是整体式节能外壳。这些安装中用于固定的扣件带有强力弹簧、钢片、钢索等,并能够调整卡扣的位置,可以将节能壳体拉紧压实。对于销售或使用中的燃烧用具,可以直接获取其规格或组织人员现场集中测量燃烧用具形状的数据。对于积碳较多的使用中的燃烧用具,可进行物理、化学除碳、除垢后再采集数据,将数据信息发回到数控机床,直接组织生产、快递运送、自行安装。锅具的节能外壳配合真空锅盖(由消费者自行赎买)使用,节能效果更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现有的技术为提高热效率,在燃烧用具周边加装一些隔热板,但又没有向锅具导热和延长燃气作用时间的功能。还有的虽然在锅具周边加装了燃烧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燃烧用具的节能壳体包括:圆柱状锅具节能外壳壳体(1)、节能外壳护板(2)、圈形导流槽(3)、节能外壳燃气出口(4)、上防溢挡板和下防水挡板(5)、护板上缘(7)、壳体内壁螺旋上行的导热导流片(10)、壳体底部组合式导热导流片(11)、相邻导热导流片之间的进气口(13)、导热导流片之间的排气口(14),螺旋导热导流片横断面(15)、锅体外壁(16)、节能壳体内壁(17)、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形成的锐角(18)、导热导流片与壳体内壁的直角(19)、斜形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的接触面积(21)、垂直导热导流片与壳体内壁的接触面积(22),其特征在于,燃烧用具节能壳体与锅体外壁共同构成导热导流片腔室,导热导流片腔室内均安装有所述螺旋导热导流片(10),所述螺旋导热导流片横断面(15)与所述锅体外壁(16)的夹角为开口朝向燃气来流方向的锐角,所述螺旋导热导流片横断面(15)在靠近所述壳体内壁(17)处,形成所述导热导流片与壳体内壁的直角(19),所述斜形导热导流片与锅体外壁的接触面积(21),大于所述垂直导热导流片与壳体内壁的接触面积(22),所述螺旋导热导流片横断面(15)与所述节能壳体内壁(17)垂直且固定、与所述锅体外壁(16)斜形贴合且不固定;所述螺旋导热导流片横断面(15)与所述锅体外壁(16)斜形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